一次性施肥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应用与环境效应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过量施肥、氮肥利用率低和农业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讨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环境效应的影响,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简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系统分析了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三大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针对一次性施肥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一次性施肥是一种生产轻便、节本增效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模式。当前农业生产中,通过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氮肥减量施用技术以及化学调控技术均可以实现三大粮食作物的一次性施肥。与农民传统施肥方式相比,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1%—31.7%、6.2%—86.6%;显著减少农田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分别减少18.1%—81.3%、22.4%—73.4%、0—53.0%和0—43.2%。氮肥减量施用技术可在减少20%—37%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维持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不降低,提高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2.3%—20.4%,以及降低氮素的损失。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使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5%—20.1%、5.0%—78.3%,使氧化亚氮排放显著降低22.1%—51.0%;添加脲酶抑制剂显著提高三大粮食作物产量5.8%—22.8%,显著提高玉米、小麦氮肥利用率25.4%—40.7%,同时显著降低三大作物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46.1%—51.2%、11.9%—45.2%。在全国主要粮食主产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技术既实现了作物稳产高产、氮肥高效和氮损失减少,又节省了农业劳动力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因而,一次性施肥技术协同实现了作物高产、养分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解决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是适宜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
其他文献
设计一种一站式宫颈扩张和宫腔内通液装置,适用于人工流产/刮宫及宫腔镜的扩宫准备,输卵管及宫腔通液造影。该装置可以一次性将宫颈扩张至需要宽度,同时亦可以通水通液,测量宫腔宫
案件回放  小茜是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一名市场经营户,通过跟丈夫的努力打拼,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7年7月15日,小茜被拉入了一个名为“T5鑫乐兼职投资”的QQ群,里面成员畅所欲言地分享着“投资经验”,不过小茜对此并不感兴趣。  刚进群不久,一个自称是杨老师的人和小茜进行了私聊,并天花乱坠地介绍起了手头的博彩计划,“他当时说能弄到开奖的号码,八九不离十,稳赚不赔。”几番劝说后,小茜抱着试一试
观察了甘利欣配伍丹参在肝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甘利欣配伍丹参能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恢复肝功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
采用激光喷丸强化技术在镍铝青铜合金(NAB)表面形成细晶层,采用XRD、SEM、EBSD、TEM等方法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研究激光喷丸处理对于NAB合金耐腐蚀性能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
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杜绝因输出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对19792份血液制品进行了HBSAg、HCV-IgG、HIV-IgG和梅毒复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14人(0.07%),HCV-IgG阳性11人(0.06%),
【目的】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通过对大豆WRKY转录因子基因GmWRKY148的克隆及在大豆发状根中过表达后对疫霉根腐病抗性的分析,探究大豆与大豆
本想大赚一笔 数千元买来了轮胎“废品”  7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辖区男子李某报警称,自己通过网上购买轮胎,被骗走5500元。  原来,2019年6月初,在平罗县城关镇某村经营轮胎生意的李某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陌生人为好友,陌生人邀请李某加入一个销售轮胎的微信群,称加入后对李某今后的生意大有帮助。李某听后,觉得陌生人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加了群。  进群后,李某不仅认识了
采用喷射气流分散结合高压电晕静电分选手段,对二次铝工业中主要副产物细粒黑铝灰中铝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现代图像处理及扫描电镜分析方法验证分散后样品中铝与盐组分的分离
在阐述矿山开采模式历程、非爆连续开采和智能化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硬岩矿山开采方法变革与智能化矿山构建。基于深部开采矿岩受力特征、秉承"变害为利"的思想,构建了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