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自噬的影响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free9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电针"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对DGP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再配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制备DGP模型。所有大鼠经二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胃复安组,10只/组,每周测量血糖值。电针组在"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处行电针治疗,并且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mL/100g),胃复安组予1.7%胃复安药液灌胃(1 mL/100g),空白组与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mL/100g)。用酚红灌胃来计算胃肠推进率,Elisa检测胃窦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Weston blot测胃窦部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水平。结果 (1)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血糖值显著升高,胃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电针组大鼠血糖值明显降低,胃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胃复安组大鼠胃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组与胃复安组大鼠血糖值和胃肠推进率无明显差异(P>0.05)。(2)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IGF-1、LC3-Ⅱ/LC3-Ⅰ的含量明显升高,EGF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电针组与胃复安组大鼠胃窦组织中IGF-1、LC3-Ⅱ/LC3-Ⅰ含量明显下降,EGF含量显著上升(P<0.05或P<0.01);电针组与胃复安组大鼠胃窦组织中的IGF-1、EGF、LC3-Ⅱ/LC3-Ⅰ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组大鼠胃窦ICC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自噬结构;模型组大鼠胃窦ICC损伤严重,有1个自噬体;电针组大鼠胃窦ICC损伤情况较模型组好转,有2个自噬溶酶体;胃复安组大鼠胃窦ICC损伤情况较模型组好转,有2个自噬泡。结论 (1)DGP大鼠发生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其胃窦ICC损伤,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受阻,自噬通量受损有关。(2)电针"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能够改善DGP大鼠症状,降低血糖,促进胃肠排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胃窦LC3-Ⅱ/LC3-Ⅰ、IGF-1、EGF含量,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从而改善自噬通量,最终改善大鼠胃肠运动,其作用与胃复安相比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