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15日,法国法庭判处“胡狼”卡洛斯终身监禁,并规定他服刑至少18年后才能申请假释。他被控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法国制造4起炸弹袭击,造成11死150伤。检方此前一直要求法庭对“胡狼”卡洛斯作出最长刑期的判决。
在国际“恐怖界”,“胡狼”和本·拉丹派别不同。“基地”组织是借宗教之名,而“胡狼”则借革命之名。本·拉丹富可敌国却深居简出,凡有重大行动,总在幕后运筹帷幄。而“胡狼”则高调潇洒得多,他足迹遍及欧亚非,频频出现在恐怖活动第一线。因此,他的人生轨迹要清晰得多……
绰号源自小说
“胡狼”卡洛斯其实不是这名恐怖分子的本名,当他1949年在委内瑞拉出生时,他的父亲——一个热忱的马克思主义者,立刻给长子起了个非常革命的名字——伊里奇·拉米雷兹·桑切斯。后来家里又有了两个小孩,分别叫列宁和弗拉基米尔,3兄弟加在一起正好是革命前辈的名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后来由于他干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才有人用英国小说家福赛斯的《胡狼的日子》中一个主角的绰号“胡狼”称呼他。在这部小说中,“胡狼”是个职业杀手,受雇于“秘密军组织”前去刺杀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作者笔下的“胡狼”,冷静、睿智、缜密,杀戴高乐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成竹在胸。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写“胡狼”的准备工作。他准备了4个假身份,从大学生到退伍老兵,并用这些身份成功地达到他的目的——在广场的窗户上用狙击枪对着戴高乐的脑袋射击。这把狙击枪也是他自己设计的,世界上独一无二,可以藏在拐杖里而完全看不出破绽。
作为一个“富二代”,现实中的“胡狼”从小就有自己的家庭教师。为了把儿子培养成共产主义接班人,除了法律,伊里奇什么都学。为何排斥法律?他那律师出身的父亲自有一套理论:“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公平的法律,一切审判都是从某个阶级的自身立场出发,目的仅是维护制定者的利益。”
1966年1月,众多亚非拉国家派代表参加古巴召开第三届三大洲会议,会上成立了“亚非拉人民团结组织”,伊里奇和父亲一起参加了那次大会。同年夏天,他在古巴情报组织下边的游击战培训学校“马坦萨斯营”受训。年底,父母亲离婚,3个孩子跟母亲去了伦敦,他们都在英国上学。
1968年,在父亲授意下,伊里奇和弟弟进入位于莫斯科的帕特里斯·卢蒙巴大学学习,这是苏联为第三世界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由于课程紧张,管理严格,伊里奇非常不适应。1970年末,因为参与“反苏学生运动”他被学校开除。离开苏联后,伊里奇来到黎巴嫩的贝鲁特,投身到瓦蒂·哈塔德领导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简称“巴解人阵”),在训练营里磨练本事,被大剂量地灌输“革命思想”。其间他被派到约旦学习游击战术,参加了解放阿曼和约旦的斗争。约旦内战之后,伊里奇离开了约旦前往伦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份校友录里,他的名字赫然在焉。肯尼迪、李光耀、徐志摩、索罗斯和蔡英文等人,竟然跟这个举世闻名的恐怖分子是校友。
1972年,“巴解人阵”连续实施恐怖袭击,他们甚至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制造了绑架人质事件。但当时的“胡狼”卡洛斯还算一个新手,他只能站在边上观看,心理上也极不平衡。
绑架11国石油部长
1973年,“巴解人阵”领导人布迪亚被以色列特工暗杀。卡洛斯参加了一次刺杀犹太复国协会副会长的报复行动,后来行动失败,卡洛斯来到法国巴黎。
刚到巴黎的时候,“胡狼”就带着手下跑到机场,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行动失败后,巴黎警察加强了戒备。仅仅过了4天,卡洛斯居然带着更多手下卷土重来,“根本没把穿制服的放在眼里”。每次活动时,心狠手辣的“胡狼”都会冲锋在前,不仅精心选择目标,还亲手把炸弹投送到位。有一次,上司把定时炸弹的引爆时间定在凌晨,卡洛斯私下嘟嘟囔囔:“这样一来,死伤人数会大打折扣!”
千万不要据此以为“胡狼”就是个“傻大胆”,他精明着呢。一次,卡洛斯和上级奉命与法国政府私下接触,打算捞一个恐怖分子出狱。谈判进行得不顺利,上级一筹莫展。卡洛斯谁都没有请示,悄悄把一包炸药塞到巴黎最著名的“双偶咖啡馆”座位底下。两天以后,法国政府用飞机把这名恐怖分子礼送出境,并按卡洛斯的意思附送一笔30万美元的“压惊费”。从此,PFLP领袖哈塔德对这个新入行的小伙子高看一眼。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则是1975年12月21日的绑架案。当天,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在维也纳总部开会,“胡狼”组织了6人小队闯入部长会议,挟持了超过60名人质,杀死了一名奥地利警察、一名伊拉克雇员和一名利比亚代表团成员。他要求奥地利当局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每隔两小时朗读一封关于巴勒斯坦解放的公报,否则每隔15分钟杀死一名人质。当局同意了。12月22日,他们带着42名人质飞去了阿尔及尔。随后,他们围着巴格达、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尔等地绕了一圈,所有人质分别在这几个地方被释放,“胡狼”因此获得政治庇护。
因为没有按计划处死两名人质——伊朗财政部长和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很可能侵占了人质赎金,卡洛斯被逐出了“巴解人阵”。随后,他组织了自己的“武装斗争组织”。这段时间,卡洛斯和克格勃也有联系,1981年勃列日涅夫出访西德时,克格勃就提前跟他打过招呼。此后他还在1982年用火箭袭击法国的核电站、袭击慕尼黑“自由欧洲电台”。
欧洲开始追杀卡洛斯,压力之下东欧国家也开始疏远他。之前跟他关系较好的伊拉克、利比亚和古巴也不愿再帮他,最后他辗转来到叙利亚。1991年9月,叙利亚政府又下达了逐客令,卡洛斯前往苏丹喀土穆定居。这段时间内,卡洛斯与结发妻子离婚,娶了个约旦的妙龄女郎。
1994年的一天,他的保镖趁他睡觉给他打了镇定剂,等候多时的法国警方人员立即将他牢牢铐住。当卡洛斯在飞机上醒来时,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巴黎上空,当飞机在巴黎降落,他才无奈地蹦出一句:“干得真漂亮!”卡洛斯被押送到久违的巴黎,起诉的罪名是在1975年杀害两名警察和警方线人穆哈巴尔。
扭曲的“革命者”落网
2011年,检察官再次指控他在1982年策划数起针对法国本土的恐怖袭击,一共造成11人死亡,近200人受伤。在12月15日的法庭上,“胡狼”在法庭上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独白,他的言论刻薄而尖锐,称自己是“活着的殉难者”,是一个“革命家”。
卡洛斯经常戴着格瓦拉式的贝雷帽,留着络腮胡,摆出一副遭受压迫的第三世界革命领袖的形象。后来,在狱中的他出版了作品集《革命的伊斯兰》,试图以“阶级冲突”为由来合理化恐怖暴力活动。本·拉丹和萨达姆在他眼里,竟然是“最后的阿拉伯骑士”。当初为了投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卡洛斯皈依了伊斯兰教,但是在亡命天涯的最后岁月,这个身份居然成了他重婚再娶的正当理由。在被警方带回法国受审时,卡洛斯找来了专门为恐怖分子打官司、有“魔鬼代言人”之称的法国女律师伊莎贝尔为自己辩护,但最后仍然被判处无期徒刑。2001年,伊莎贝尔与丈夫离婚,尚有妻子的卡洛斯和她举行了一场穆斯林婚礼。
在被捕之前,“胡狼”卡洛斯先后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叙利亚情报机构、匈牙利政府官员、拉美革命学生、日本赤军成员、东德秘密警察、苏丹当权者等发生过关系,足迹遍布欧亚非。极高的曝光率,或许能满足他寻求刺激的快感。事实上,恐怖活动决不能过于高调。当年维也纳行动时“胡狼”的副指挥阿尼斯·纳卡奇,直到20多年后才被人们知晓,之前任何一本关于卡洛斯的传记都没提到过他。纳卡奇说:“我是个战斗人员,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于是那次行动后我悄然脱身,在黎巴嫩南部训练战斗人员,这些人后来成为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基础军事力量……而卡洛斯一直处于聚光灯下,那又给他带来了什么?”
恐怖分子看不上他的高调,可在欧洲左派心目中的卡洛斯也是扭曲的。那代人在“五月风暴”时代长大,他们相信革命已经到来,暴力斗争不可避免。2007年萨科齐一上台,就对1968年那场风暴的后遗症表示谴责,而“胡狼”卡洛斯正是这种后遗症的典型。
其实卡洛斯并非全无知音,就在这次被判刑前一个星期,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还出来力挺他:“法国方面需要在审理期间尊重拉米雷兹的权利。”此前查韦斯曾说“胡狼”卡洛斯是“革命战士”,并不认为他是恐怖分子。而他的弟弟弗拉基米尔·拉米雷兹说,他也不指望哥哥会受到公正审理。
“我的名字,叫伊里奇,和列宁同名。”在巴黎重罪法庭,年过六旬的“胡狼”卡洛斯大腹便便,头发花白,毛茸茸的胡子让他看来和蔼可亲,很难和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联系起来。但是媒体上呈现出的卡洛斯的形象,让人觉得他像是某种理论家,涉及某些高层政治理论,但事实上那从来就不是他所热衷的。他只是个武装暴力分子,不断地重复着一些口号,这些口号越来越单薄。
“胡狼”的恐怖时代其实早在1994年就终结了,而法国在苏联解体20周年时审判他,正如他的弟弟弗拉基米尔所说:“这只是一场官方仪式……他们最终会让伊里奇在监狱里再待30年,让他死在那里。”
在国际“恐怖界”,“胡狼”和本·拉丹派别不同。“基地”组织是借宗教之名,而“胡狼”则借革命之名。本·拉丹富可敌国却深居简出,凡有重大行动,总在幕后运筹帷幄。而“胡狼”则高调潇洒得多,他足迹遍及欧亚非,频频出现在恐怖活动第一线。因此,他的人生轨迹要清晰得多……
绰号源自小说
“胡狼”卡洛斯其实不是这名恐怖分子的本名,当他1949年在委内瑞拉出生时,他的父亲——一个热忱的马克思主义者,立刻给长子起了个非常革命的名字——伊里奇·拉米雷兹·桑切斯。后来家里又有了两个小孩,分别叫列宁和弗拉基米尔,3兄弟加在一起正好是革命前辈的名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后来由于他干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才有人用英国小说家福赛斯的《胡狼的日子》中一个主角的绰号“胡狼”称呼他。在这部小说中,“胡狼”是个职业杀手,受雇于“秘密军组织”前去刺杀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作者笔下的“胡狼”,冷静、睿智、缜密,杀戴高乐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成竹在胸。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写“胡狼”的准备工作。他准备了4个假身份,从大学生到退伍老兵,并用这些身份成功地达到他的目的——在广场的窗户上用狙击枪对着戴高乐的脑袋射击。这把狙击枪也是他自己设计的,世界上独一无二,可以藏在拐杖里而完全看不出破绽。
作为一个“富二代”,现实中的“胡狼”从小就有自己的家庭教师。为了把儿子培养成共产主义接班人,除了法律,伊里奇什么都学。为何排斥法律?他那律师出身的父亲自有一套理论:“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公平的法律,一切审判都是从某个阶级的自身立场出发,目的仅是维护制定者的利益。”
1966年1月,众多亚非拉国家派代表参加古巴召开第三届三大洲会议,会上成立了“亚非拉人民团结组织”,伊里奇和父亲一起参加了那次大会。同年夏天,他在古巴情报组织下边的游击战培训学校“马坦萨斯营”受训。年底,父母亲离婚,3个孩子跟母亲去了伦敦,他们都在英国上学。
1968年,在父亲授意下,伊里奇和弟弟进入位于莫斯科的帕特里斯·卢蒙巴大学学习,这是苏联为第三世界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由于课程紧张,管理严格,伊里奇非常不适应。1970年末,因为参与“反苏学生运动”他被学校开除。离开苏联后,伊里奇来到黎巴嫩的贝鲁特,投身到瓦蒂·哈塔德领导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简称“巴解人阵”),在训练营里磨练本事,被大剂量地灌输“革命思想”。其间他被派到约旦学习游击战术,参加了解放阿曼和约旦的斗争。约旦内战之后,伊里奇离开了约旦前往伦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份校友录里,他的名字赫然在焉。肯尼迪、李光耀、徐志摩、索罗斯和蔡英文等人,竟然跟这个举世闻名的恐怖分子是校友。
1972年,“巴解人阵”连续实施恐怖袭击,他们甚至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制造了绑架人质事件。但当时的“胡狼”卡洛斯还算一个新手,他只能站在边上观看,心理上也极不平衡。
绑架11国石油部长
1973年,“巴解人阵”领导人布迪亚被以色列特工暗杀。卡洛斯参加了一次刺杀犹太复国协会副会长的报复行动,后来行动失败,卡洛斯来到法国巴黎。
刚到巴黎的时候,“胡狼”就带着手下跑到机场,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行动失败后,巴黎警察加强了戒备。仅仅过了4天,卡洛斯居然带着更多手下卷土重来,“根本没把穿制服的放在眼里”。每次活动时,心狠手辣的“胡狼”都会冲锋在前,不仅精心选择目标,还亲手把炸弹投送到位。有一次,上司把定时炸弹的引爆时间定在凌晨,卡洛斯私下嘟嘟囔囔:“这样一来,死伤人数会大打折扣!”
千万不要据此以为“胡狼”就是个“傻大胆”,他精明着呢。一次,卡洛斯和上级奉命与法国政府私下接触,打算捞一个恐怖分子出狱。谈判进行得不顺利,上级一筹莫展。卡洛斯谁都没有请示,悄悄把一包炸药塞到巴黎最著名的“双偶咖啡馆”座位底下。两天以后,法国政府用飞机把这名恐怖分子礼送出境,并按卡洛斯的意思附送一笔30万美元的“压惊费”。从此,PFLP领袖哈塔德对这个新入行的小伙子高看一眼。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则是1975年12月21日的绑架案。当天,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在维也纳总部开会,“胡狼”组织了6人小队闯入部长会议,挟持了超过60名人质,杀死了一名奥地利警察、一名伊拉克雇员和一名利比亚代表团成员。他要求奥地利当局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每隔两小时朗读一封关于巴勒斯坦解放的公报,否则每隔15分钟杀死一名人质。当局同意了。12月22日,他们带着42名人质飞去了阿尔及尔。随后,他们围着巴格达、的黎波里和阿尔及尔等地绕了一圈,所有人质分别在这几个地方被释放,“胡狼”因此获得政治庇护。
因为没有按计划处死两名人质——伊朗财政部长和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很可能侵占了人质赎金,卡洛斯被逐出了“巴解人阵”。随后,他组织了自己的“武装斗争组织”。这段时间,卡洛斯和克格勃也有联系,1981年勃列日涅夫出访西德时,克格勃就提前跟他打过招呼。此后他还在1982年用火箭袭击法国的核电站、袭击慕尼黑“自由欧洲电台”。
欧洲开始追杀卡洛斯,压力之下东欧国家也开始疏远他。之前跟他关系较好的伊拉克、利比亚和古巴也不愿再帮他,最后他辗转来到叙利亚。1991年9月,叙利亚政府又下达了逐客令,卡洛斯前往苏丹喀土穆定居。这段时间内,卡洛斯与结发妻子离婚,娶了个约旦的妙龄女郎。
1994年的一天,他的保镖趁他睡觉给他打了镇定剂,等候多时的法国警方人员立即将他牢牢铐住。当卡洛斯在飞机上醒来时,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巴黎上空,当飞机在巴黎降落,他才无奈地蹦出一句:“干得真漂亮!”卡洛斯被押送到久违的巴黎,起诉的罪名是在1975年杀害两名警察和警方线人穆哈巴尔。
扭曲的“革命者”落网
2011年,检察官再次指控他在1982年策划数起针对法国本土的恐怖袭击,一共造成11人死亡,近200人受伤。在12月15日的法庭上,“胡狼”在法庭上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独白,他的言论刻薄而尖锐,称自己是“活着的殉难者”,是一个“革命家”。
卡洛斯经常戴着格瓦拉式的贝雷帽,留着络腮胡,摆出一副遭受压迫的第三世界革命领袖的形象。后来,在狱中的他出版了作品集《革命的伊斯兰》,试图以“阶级冲突”为由来合理化恐怖暴力活动。本·拉丹和萨达姆在他眼里,竟然是“最后的阿拉伯骑士”。当初为了投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卡洛斯皈依了伊斯兰教,但是在亡命天涯的最后岁月,这个身份居然成了他重婚再娶的正当理由。在被警方带回法国受审时,卡洛斯找来了专门为恐怖分子打官司、有“魔鬼代言人”之称的法国女律师伊莎贝尔为自己辩护,但最后仍然被判处无期徒刑。2001年,伊莎贝尔与丈夫离婚,尚有妻子的卡洛斯和她举行了一场穆斯林婚礼。
在被捕之前,“胡狼”卡洛斯先后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叙利亚情报机构、匈牙利政府官员、拉美革命学生、日本赤军成员、东德秘密警察、苏丹当权者等发生过关系,足迹遍布欧亚非。极高的曝光率,或许能满足他寻求刺激的快感。事实上,恐怖活动决不能过于高调。当年维也纳行动时“胡狼”的副指挥阿尼斯·纳卡奇,直到20多年后才被人们知晓,之前任何一本关于卡洛斯的传记都没提到过他。纳卡奇说:“我是个战斗人员,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于是那次行动后我悄然脱身,在黎巴嫩南部训练战斗人员,这些人后来成为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基础军事力量……而卡洛斯一直处于聚光灯下,那又给他带来了什么?”
恐怖分子看不上他的高调,可在欧洲左派心目中的卡洛斯也是扭曲的。那代人在“五月风暴”时代长大,他们相信革命已经到来,暴力斗争不可避免。2007年萨科齐一上台,就对1968年那场风暴的后遗症表示谴责,而“胡狼”卡洛斯正是这种后遗症的典型。
其实卡洛斯并非全无知音,就在这次被判刑前一个星期,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还出来力挺他:“法国方面需要在审理期间尊重拉米雷兹的权利。”此前查韦斯曾说“胡狼”卡洛斯是“革命战士”,并不认为他是恐怖分子。而他的弟弟弗拉基米尔·拉米雷兹说,他也不指望哥哥会受到公正审理。
“我的名字,叫伊里奇,和列宁同名。”在巴黎重罪法庭,年过六旬的“胡狼”卡洛斯大腹便便,头发花白,毛茸茸的胡子让他看来和蔼可亲,很难和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联系起来。但是媒体上呈现出的卡洛斯的形象,让人觉得他像是某种理论家,涉及某些高层政治理论,但事实上那从来就不是他所热衷的。他只是个武装暴力分子,不断地重复着一些口号,这些口号越来越单薄。
“胡狼”的恐怖时代其实早在1994年就终结了,而法国在苏联解体20周年时审判他,正如他的弟弟弗拉基米尔所说:“这只是一场官方仪式……他们最终会让伊里奇在监狱里再待30年,让他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