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的《诗经·采薇》探析

来源 :大众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诗经·采薇》这首诗可以从美育的真、善、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追问其中的知识细节之真;辨析其中对于战争的理性认识之善;从诗歌的形式、诗歌意象、诗歌意境来充分体悟其中的复杂情感之美,从而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从课程的角度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学生情操的培养和心灵的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城乡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我国对农村的教学也提高了重视程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低年级教学.低年级教学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启蒙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对亲子共读提高重视程度.因此,主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低年级亲子共读实践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自西徂东》是德国新教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影响最大的汉语著作,书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文明,描绘了晚清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与西方的差距,其中塑造的晚清中国形象图谱可以总结为: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的政治形象,日就贫弱、贫富悬殊的经济形象和治安不良、陋习严重的社会形象.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知识的阶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培养逐渐成为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及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以及探究意识,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等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文章通过清代中国传统园林图像在约翰?伯格观看理论中的群体性与个体性观看角度的分析,阐明中国清代园林图像在群体性与个体性观看中的各自的特点,使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清代园林.阐明约翰?伯格这种以观者角度出发的理论为中国清代园林艺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分析清代园林.
黑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刻人文内涵和艺术底蕴.随着社会发展,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消费观念悄然改变,黑陶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梳理了黑陶的背景并对其应用现状加以分析,以首饰为切入点扩大黑陶产品的应用范围,将现代设计理念与黑陶产品进行融合,推陈出新,加强黑陶文化的普及,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立足小学数学课程活动视野,就互动式微课如何引领儿童解题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高校钢琴必修课主要用于培养高校生的音乐素养,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与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文章以提高高校钢琴必修课教学质量为目标,对高校钢琴必修课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路径加以研究.文章先阐述高校钢琴必修课的重要性,分析高校钢琴必修课教学环节的现存问题,并论述高校钢琴必修课教学改革路径,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作为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之一的海报,不仅具有和书籍一样的记录性,并且具有区别于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的直观性、艺术性,在跨语种交流方面更加直接有效,在思想文化方面具备很强的感染力.文章以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居家隔离”主题为重点,对比分析国内外抗疫公益海报的特点,探索就把握公共事件或共同主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公益海报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国际传播力.
当前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究其原因是许多小学生在网络游戏中获得乐趣,因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学校与家长对于学生沉迷网络如临大敌,常常采用过激方式强制禁止,却往往适得其反.为此,如何做好新时代小学生网络沉迷预防与矫治教育工作,是所有小学教育工作者需静心深思的问题.
电影《阿甘正传》被影评家们称为“美国的文化宝典”,原因在于影片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阿甘是“美国梦”的最佳诠释者,“美国梦”体现着美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文章讨论了“美国梦”的由来、电影《阿甘正传》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及阿甘“美国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