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P2P下载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起诉曾使得网上音乐下载公司Napster被迫转型,其后却出现了BT这种影响力更大的技术,BT的禁用又使得eDonkey盛行开来。网络用户总是能在很短时间内从一种技术转向另一种技术。
  日前,由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RIAA)的指控,点到点(peer-to-peer,简称P2P)音乐服务正在遭受法律的严厉打击。9月份,著名的P2P软件公司eDonkey正式关闭。eDonkey投资公司MetaMachine的首席执行官Sam Yagan在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称,美国唱片业协会一共向包括eDonkey在内的7家提供文件共享的组织递送了文书,要求他们结束目前的业务。其他几个著名的文件共享网站如BearShare、WinMX等均在这份“黑名单”上。
  
  关闭电驴
  
  P2P已经成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以外互联网的另外一种主要模式。就共享文件下载而言,P2P可以消除服务器瓶颈,使得流量分布平衡,同样的网络资源可以支持更多用户的文件下载业务。但是,由于被广泛应用于内容的非法复制传播,它遭到唱片业和电影业的指责。
  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黛安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说,在高科技服务不能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知识产权是无法得到保护的。她指出,当前的法律不足以打击非法的文件交换活动,(美国)政府必须制定更有力的措施。她说,如果我们不能够制止非法的P2P 活动,依赖知识产权的产业将被摧毁。黛安的发言意味着国会议员们已经改变了过去“不干预”的观望态度。
  随着一些知名P2P网站停止服务,这场P2P网络提供商和以电影和音乐业为首的版权享有者之间的诉讼战以后者的胜利暂告一段落。不过,P2P提供者不认为自己有罪,Sam Yagan在参议院作证时称:“关闭eDonkey网站并不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有错……法庭对于Grokster公司的判决说明一家公司是否侵犯版权应由他提供服务的目的来决定。按照这一标准,我坚信eDonkey没有触犯法律。但问题是,证明我们无罪需要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作为一家尚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我们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没钱打官司的Sam Yagan转而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谈判,希望为其提供封闭的P2P下载服务,“我们负担不起诉讼--即使是一个我们肯定会赢的案子--我们只好变成封闭的P2P环境下的在线内容分销商。”有分析认为,P2P软件公司将陆续从良,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充当它们的网络分销商。
  对于网络用户来说,电驴(eDonkey)的关闭是个令人伤心的消息。此前,电驴被视作BT下载的升级技术,得到广泛的青睐。电驴的人气直线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前BT遭到封杀。
  BT全名为BitTorrent,是P2P下载软件(点对点下载软件)的一种,它克服了传统下载方式的局限性,具有下载的人越多,文件下载速度就越快的特点。任职于国内一家著名IT公司的张小姐是个铁杆的电影迷,喜欢从网络上下载影片,以及一切可以从网络上找到的音乐、书籍及其他资料,最常用的下载工具就是BT。她也乐此不疲地向同事推荐BT的便捷好用。不幸的是,2005年初,她发现BT不能用了。5月中旬,有传言说,北京网通及中国铁通禁止用户用“BT下载”,意欲在其ADSL上网服务中封杀BT,此举激起众多BT爱好者的声讨。而在国外,封杀BT的行动早就开始了。
  
  封杀BT
  
  2005年5月,出现了全球第一宗针对BT下载的指控。香港海关在美国电影协会和互联网供应商的协助下,侦破全球首宗利用BT的网络盗版活动,拘捕一名涉嫌在网站非法发放3套电影的无业男子。这名男子与盗版集团无关,也不涉及金钱利益,有可能纯属为了兴趣而做出侵害知识版权的行为。但香港海关指出,即使不涉及金钱利益,这种上载“种子”档案者也触及刑事责任,此外下载档案的网民也可能遭到民事检控,最高刑罚为监禁4年和每件侵权物品罚款5万港元。
  据美国电影协会估计,全球有60万套电影曾被人以BT非法下载,损失数以百万美元计。香港的影业会负责人介绍,过去香港全年的票房收入达8亿港元,而去年则大幅度减少50%,只有约4亿港元。近年来香港盗版电影光碟案件已比以前大为减少,因此票房下降与香港民众大量在互联网的BT网站下载盗版的电影有关。像香港艺人周星驰的新片《功夫》上映仅3周,已发现网上下载该片的“种子”档案。
  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长曾俊华认为,香港作为全球第一宗针对网络BT下载的检控若能成功,将在全球具有示范意义。不过,专家认为,打击网络BT侵权下载行为最大的难点在于网上追查罪行不易,越多人下载,下载的速度便越快,追踪的困难也就更大。除了需要专业人才外,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因为新的追踪技术出来后,常常被侵权者破解。打击BT几乎是全球性难题。
  其实,早在去年,美国好莱坞就注意到BT下载对其利益的损害。2004年年末,在好莱坞电影和音乐制作巨头企业提起诉讼的压力下,一些提供网上文件“点对点”下载服务的美国著名网站突然关闭。曾有数百万人光顾的“超新星”网站在一个简短的声明说,这个网站将永久关闭,管理员对此“非常抱歉”,他们已经尝试了一切努力,但还是毫无办法。同时关闭的还有至少4家使用“BT”网上文件交换软件的网站。
  尽管这些网站的管理员都拒绝透露关闭网站的具体原因,但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好莱坞电影和音乐制作巨头企业提出法律诉讼的结果。由7大制片公司领头的美国电影协会宣布,将把世界各地100多个为电影盗版者提供网络传输服务的服务器运营商告上法庭,而列为被告的网络服务器运营商通常都使用“BT”等著名的网上文件交换软件。
  根据一些研究公司对因特网数据流量的统计,全球因特网的数据流量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使用“BT”或类似的软件下载时产生的。“BT”下载是在多个电脑使用者之间进行,但却需要网络服务器提供索引文件,因此担心版权受侵犯的好莱坞公司把服务器运营商告上了法庭。
  然而,令好莱坞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其对BT的打击,BT在全球的用户数量虽然萎缩,但是一种新的、具有相似下载性能、功能更为强大的下载软件——eDonkey(电驴)正在超越并取代BT。
  ISP网络服务商CacheLogic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使用P2P技术的下载软件中,eDdonkey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BT。CacheLogic表示,2004年全球有超过一半的文件交换是通过BT进行的。而一年之后,除了亚洲地区以外,BT在全球的用户都在萎缩。但是,文件交换仍然在全球网络应用中在据重要地位。到2004年底,全球60%的数据传输是通过P2P技术进行的。依然采用P2P技术的eDonkey以其强大的文件搜索功能,相似的下载性能,在用户数量上超越BT。
  CacheLogic认为,eDdonkey的崛起,得益于好莱坞对BT大规模的诉讼。这些诉讼压力导致许多大规模网站停止提供BT下载服务。
  
  预料不到的麻烦
  
  BT被创造出来之初,谁也没有预料到今日的麻烦。BT之父Bram Cohen说,他开发这个系统的初衷,是为了使人们在购买合法在线音乐时,不需要再经历那漫长的等待。“我想做一些人们会实际用到的、有用的并且有趣的项目。” “我很清楚,实际上有很多的带宽摆在那里,但是它没有被恰当的使用。还有许多上传容量是人们没用到的。”
  这就是BitTorrent背后的本质。在像Napster和Kazaa这样旧有的文件共享系统下,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把文件向世人分享,大部分用户都只是简单地下载。然而BitTorrent则使用了所谓的Golden Rule原理:你上传的速度越快,你下载的速度就越快。BitTorrent把文件分割成许多小块,当一个用户下载了某一小块时,它就会立即把这一小块上传给其它用户。因此,所有的用户在下载的同时,也在把自己已下载部分上传给他人。BitTorrent的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做"种子"的用户只需少许带宽,就可以把大文件共享给大量的下载者。
  BitTorrent对于Cohen来说,一直是一种脑力训练而不是一种赚钱的途径。不像其它文件交换程序,BitTorrent不但是免费的,而且还是开源的。这意味着只要有足够能力,你完全可以把BitTorrent融入到你自己的程序里面。
  BitTorrent的第一个可用版本出现在2002年10月,不过这个版本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BitTorrent真正流行起来是在2003年初,它被用来发布一个新版的Linux。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日本卡通的fans凭籍它来共享动画片。
  很难衡量BitTorrent的总体使用情况。但是Internet2主干网基础构造的主管Steven C. Corbato表示,他在去年5月份开始就注意到,BitTorrent的流量开始激增。从10月份开始,BitTorrent的流量更是超过了这个超高速网络总体流量的10%。与之对比,其它的文件交换系统的流量没有一个能超过Internet2总体流量的1%。Internet2又称Abilene主干,它连接起了美国200多所规模最大的大学,速度比现时的ADSL要快3500多倍。
  尽管BitTorrent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然而直到几个月前,它并没有为Cohen带来过一分钱。“去年9月份我没有一丁点钱,”Cohen回忆到,他当时只好利用这张信用卡的免息期来透支,填补另一张信用卡的帐单来过活。
  幸运的是,BitTorrent引起了著名免费软件企业家John Gilmore的注意。Gilmore帮助Cohen解决了部分的生活费用,使得BitTorrent免遭夭折。
  BitTorrent的用户中有不少人对Cohen心怀感激,但是毫不奇怪,电影工业的圈内人不在此列。“BitTorrent绝对是处在我们的雷达防线以内。”美国电影协会的主管Tom Temple在一次电话访问中表示。BitTorrent的迅猛普及,促使该协会开始向BitTorrent站点的管理人发出了侵权通知。
  “我们正在调查大量的BitTorrent链接网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向某些站点提出民事或刑事起诉。”Temple称。
  对此,Cohen指出,BitTorrent的用户是非匿名的,他们的互联网IP地址很容易就能被看到。他认为,使用BitTorrent来进行非法交易,是“很愚蠢的,因为它不是匿名的。而且由于基层结构的关系,它也不能被改成匿名的。”不过,“我不打算拿出傲慢的态度,告诉其它人不该怎么做,因为斥责他人的事情与我无关。我是以那种找乐子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的。”
  在中国某网站进行的一项BT调查中,对于“如果BT下载被全面禁止,你会使用什么方式进行网络资源传播?”61.46%的人(6521人)回答“电驴等其他p2p传播方式”。
  那么BT等p2p传播方式是否助长了盗版的盛行呢?超过一半的人(5462人)认为,BT只不过是一种工具,用它来传播盗版的是人。同时,又有37.26%的人认为,即便没有BT,网络上依旧会有盗版资源。至于对运营商禁止BT下载的行为,83.61%的人认为运营商没有资格这样做,这是网民自由使用网络的权利。
  事实上,虽然RIAA一直试图堵住网络共享的洪流,但是网络共享一直没有停止过。2001年,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起诉使得网上音乐下载公司Napster被迫转型,其后却出现了BT这种影响力更大的技术,BT的禁用又使得eDonkey盛行开来。网络用户总是在很短时间内从一种技术转向另一种技术。用网友的话来说,“失去了BT,我们有了电驴,失去电驴,我们将拥有电骡。”
  
  何谓BT
  
  在传统下载方式中,一般是把文件由服务器端传送到客户端,例如FTP,HTTP,PUB等等。由于是从一台服务器下载,服务器所提供的带宽是一定的,因而下载人越多速度越慢。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随着用户的增多,对带宽的要求也随之增多,用户过多就会造成瓶颈,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服务器挂掉,所以很多服务器都会有用户人数的限制,下载速度的限制,这样就给用户造成了诸多的不便。
  BT就不同,用BT下载反而是用户越多,下载越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BT用的是一种类似传销的方式来达到共享的:BT首先在上传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Z个部分,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个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下载乙已经下载好的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甲的电脑上去下载甲已经下载好的N部分,这样就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荷,也加快了用户方(甲乙)的下载速度,效率也提高了,更同样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比如说丙要连到服务器去下载的话可能才几K,但是要是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下载就快得多了。所以说用的人越多,下载的人越多,大家也就越快,BT的优越性就在这里。而且,在你下载的同时,你也在上传(别人从你的电脑上下载那个文件的某个部分),所以说在享受别人提供的下载的同时,你也在贡献着数据资源。
  也许你会听经常使用BT下载的朋友抱怨说没有种子了,或者在论坛发帖强烈要求有人做种。什么是种子?种子是BT下载的根源,要想下载资源首先要到BT站点或BT发布论坛去下载相应资源的种子。这个种子有点类似与FTP或HTTP里的地址,种子文件一般都只有几K,非常小。
  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几K的种子文件下载到几G甚至是几十G的资源呢?因为种子中保存的信息只是BT资源的地址信息,是资源的地址。例如服务器地址、服务器使用端口等信息。当我们使用BT下载工具打开种子后,软件就会自动读取种子中保存的地址信息,然后到相应的地址去下载数据了。通俗地说,种子就是那些只提供数据而不从别的地方下载数据的用户,他们都是100%下载完毕该资源的用户。最初提供免费资源的那台计算机用户就是该资源的第一个种子,以后每个下载完该资源的用户只要他保证在线的话也将一个个的成为种子。
其他文献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电影艺术带来新的美学效果的同时,传统电影似乎逐渐丧失了其作为电影的本质。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裹挟下走向了“穷途末路”。数字电影取代甚至超越传统电影的地位,从而完成电影向高科技数字电影的成功换代,整体上使传统电影完成百余年的历史使命步入“后电影时代”……  20世纪,电影发展成为一种工业:组合了电学、光学、化学和机械学等技术门类,操纵摄影机、用胶片拍摄、冲洗底片和印制正片,在
期刊
短短的几年间,Intel从迅驰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的Napa时代,AMD也从台式机领域破空而出,与Intel在移动领域打起了擂台;ATi X1000剑指高端,nVidia Go 7XXX直刺SLI;宏基华硕同台对垒,ThinkPad入归联想......  从05年末到06年过去的短短3个半月,虽然只是一个季度的时间,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给我们送出异常久远的一段路。CES上演了,IDF开展了,CeBIT也
期刊
百亿政策性贷款支持中国节能事业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9月9日签署协议,未来5年,开行将向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提供额度为10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 此次双方合作,将投资开发一批节能、环保、新能源重大项目示范,如节约型经济示范区综合开发、风力发电与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化、城市垃圾资源化开发、重要水域环境治理、建筑节能材料产业化示范、燃气清洁汽车市场化推广等。    中国正在修订《公司法》鼓励风险
期刊
AMD向中国转让X86芯片核心技术  10月24日,AMD公司与中国科技部在京正式签署微处理器设计技术授权谅解备忘录,AMD将向科技部指定的技术受让机构转让其所拥有的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这是迄今为止中美半导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转让。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AMD公司将向科技部指定的技术受让机构——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转让其所拥有的低功耗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这是当前世界主流
期刊
日本将首次用卫星追踪候鸟调查禽流感传播途径  日本文部科学省27日宣布,日本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将首次尝试用人造卫星追踪候鸟,以调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研究人员将调查野鸭、鹬类等候鸟,其中野鸭是已知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染源。按计划,研究人员将首先在日本国内3个地点捕获50只候鸟,通过血液化验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这些候鸟身上随后将被绑上由太阳能电池驱动的数十克重的发射装置。在为期3年
期刊
有了FTTH,先进的数字设备不再只是昂贵的家居摆设。数字化生活,当然要从光纤入户开始。  在生活中,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烦恼:由于种种原因,总是错过精彩的电视节目;喜欢煲电话粥,可是A公司的长话业务比自己用的B公司更优惠,却不能再装一次电话;经常光顾在线影院,或者与朋友、家人视频对话,但总为网速太慢而导致的声像分离抱怨不已;想在家也能享受一流KTV带来的乐趣,但是设备似乎太过昂贵。  那么,在这个时
期刊
特拉卡当选2005车市总评榜最受欢迎柴油SUV  9月15日,由全国19家主流媒体联盟共同举办的2005中国(成都)车市总评榜颁奖典礼上,包括年度大奖、特别大奖、个性大奖、车型大奖等在内的四大类15个奖项新鲜出炉:奥迪A8、东风雪铁龙爱丽舍、奇瑞QQ等车型均榜上有名;目前国内唯一一款达到欧III标准的柴油发动机SUV——特拉卡2.9CRDI则不负众望,当选2005年度最受欢迎柴油SUV。  华泰现
期刊
在香港,每天都上演着时尚与追逐时尚、制造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游戏。圣诞节后至春节前,置地广场、世贸中心、时代广场、太古广场、先达广场、百利商场以及海港城等大的商业区,满眼都是SALE,有许多吸引人的折扣。    来香港购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买名牌,要买有个性有内涵有趣味的东西。如果是买十块钱一瓶的洗发水,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地跑到香港呢?  名牌,意味着优良的品质、周到的服务与独特的个性。对名牌
期刊
月球发现人类宜居地终年阳光普照温度适宜  欧洲航天局日前说,欧洲“斯马特1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可以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地方。科学家们正期待探测器采集到更多有关月球环境的数据,以便为月球探索打下基础。   科学家介绍说,“斯马特1号”探测器使用红外频谱仪观测月球南极附近的情况。不过,最令科学家兴奋的是在月球北极附近发现的一处地方,这里“终年阳光普照,温度适宜”,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宜居处所。科学家
期刊
柔美的蓝色泻湖加上海滩上摇曳的棕榈树,不知谋杀了多少摄影师的菲林。海滩烛光晚餐、私密的花园浴室为这浪漫群岛增添了斑斓色彩。   也许马尔代夫原本是上帝皇冠上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跌落到人间之后碎裂成了千万块,散落在天鹅绒般的印度洋上。碎裂的翡翠经年累月,形成了1190个外环由深蓝逐渐过渡到浅蓝,然后沉淀成翠绿的花环般的珊瑚岛,漂浮在光洁如玉的海面上。如果有一天海平面的不断升高让翡翠般的马尔代夫沉入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