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ncha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了29例苯丙酮尿症患儿PAH基因第3,5,6,7,11,12外显子及其两侧旁侧内含子.结果 在58个等位基因中检测到了45个突变等位基因,检出率达77.6%(45/58),鉴定了18种突变,其中突变基因(IVS12+5G>C)国内外未见报道.甘肃地区常见的突变是R243Q(22.7%),V399V(12.1%),EX6-96A>G(5.2%),R413P(5.2%),IVS4-1G>A(5.2%),较常见的突变有Y356X(3.4%),R111X(3.4%),INS7+2T>A(3.4%).结论 甘肃地区PAH基因突变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但部分突变基因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患者 女,19岁,身材矮小,原发性闭经,系第2胎足月顺产.哥哥身高181 cm,发育正常.其母怀孕该患者时27岁,无发热和有毒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查体:身高135 cm,体重36kg,面容稚嫩,眼距宽,无蹼颈;乳头和乳腺未发育,乳距宽.外生殖器呈幼稚型,无阴毛。
<正> 用反复低温暴露应激负荷动物探讨了知母的抗应激作用及其活性成分。 方法:应激负荷动物模型的制作:将雄性5周龄ddY系小鼠分组,每组10只,在24℃环境中饲养4d,其间进行7次
患儿 女.4个月,因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来院就诊。患儿肌张力低下,小头畸形,枕骨扁平,眼矩宽,外眼角上斜,内眦赘皮,小耳低位并畸形,鼻根低平,伸舌流涎,手短而宽,第5指桡侧弯曲且只一指褶纹,通贯手,躅趾球区胫侧弓形纹,第1、2趾间间距宽。患儿父亲40岁,母亲32岁,非近亲婚配,父母表型及智力均无异常,自述无家族遗传病史,无明显药物接触史,
中国药典中记载药材肉苁蓉的原植物仅为列当科植物Cistanche deserticola,而中药材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生药来自C.salsa和C.tubulosa,难以从形态学和化学特征加以鉴别。本次通
<正> 曾以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反应以及NK细胞活性为指标,研究术后电针对手术刺激所致免疫抑制的影响,结果,针刺可使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反应抑制在术后早期得到恢复。本次研究术前
<正> 为了监控罂粟属植物中生物碱的种内及种间变异,确立了反相固相提取生物碱的简便快速的纯化方法。并且应用该法对纯化的罂粟属植物生物碱进行了HPLC分析。
我们对2006年至2007年来自福建省漳州地区的87例病残儿童进行检查,年龄3个月至15岁,均系第1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标本,G显带,每例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必要时增加C或N显带分析,异常核型加倍计数及核型分析.
<正> 曾报道凤仙花中含有抗变态反应及抗瘙痒的成分指甲花醌(1),本次探讨了与其相关的包括新化合物(5)的源于凤仙花中的化合物5~7及合成的2~4萘醌类对瘙痒及特应性皮炎的效果。
期刊
<正> 第19次和汉医药学会大会于2002年 8月31日~9月1日在日本千叶县千叶市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从传统中寻求未来:开辟和汉药的个体化医疗”,由千叶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细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