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陈晔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0年分别获江西大学动物学硕士和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于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晔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0年分别获江西大学动物学硕士和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于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在生物医学领域,成像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它让研究者能够观察到组织和细胞内正在发生的过程,为各项研究提供直接而确切的证据.传统的单光子荧光显微镜用单个光子将荧光分子激发到激发态,进而产生可被观测的荧光,而发明于1990年的双光子显微镜则是用两个光子来激发同一个荧光分子.与单光子显微镜相比,它所使用的激光波长更长(单个光子的能量更小),具备更高的组织穿透性和更小的光毒性.此外,双光子的激发能力
地球微生物学是地球生物学的核心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在现代板块运动的理论框架下,微生物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如何与地球构造活动紧密相关.构造微生物学概念的提出就是要聚焦微生物活动与构造活动过程的协同研究.这样的视角能进一步加强固体地球科学家与微生物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使得双方可以更加有效地探索和理解构造和微观尺度上的地球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依据高速摄像系统记录的一次多接地点云对地闪电过程的光学图像和同步的辐射电场变化资料,分析了其先导的传输和电场变化特征、接地行为,估算了先导发展的速度,并探讨了它与相应的回击间隔时间、峰值电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多接地闪电首次回击3个明显接地点间的平均距离约为512.7m,相应电场快变化脉冲的平均间隔为3.8μs.梯级先导脉冲间的平均间隔比普通单接地闪电的相应值小.从光学图片上看,该闪电有左右两
在对静电场与细胞相互作用建模和跨膜电位计算的基础上,基于能斯托公式和玻尔兹曼公式,给出静电场对椭球细胞离子跨膜迁移量影响的分析方法,并就静电场对不同类型椭球细胞离子跨膜迁移量变化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静电场在细胞表面不同位置引起的跨膜离子迁移量不同;随外场方向角α、椭球半轴比值ρ增加,静电场引起的细胞膜一侧离子浓度相对无外场作用,其比值的最大值逐渐减少,最大值对应位置θ_(max)逐渐增加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东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深部岩石圈破坏过程必然伴随地壳构造变形.因此,详细的地壳变形信息可为认识华北克拉通东部的破坏过程和方式提供基本观测依据.文章采用远震接收函数集约束地壳方位各向异性结构的方法,对华北克拉通198个流动地震台站的莫霍面Ps转换波进行谐波分析,获得了其中23个台站下方稳定可靠的地壳平均方位
2018年2月11日,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孙枢院士因病去世.孙枢院士为推动我国地质学研究和科技期刊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学术遗产.今年7月23日是孙枢院士诞辰85周年纪念日.为深切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追忆他充满人格魅力的科学人生,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本刊特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主任陈颙院士、《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郑永飞院士、《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
大陆克拉通岩石圈的减薄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其破坏并不常见.尽管前人针对这两种过程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对其动力学机制尚缺乏统一认识.文章以大陆克拉通岩石圈,尤其是华北克拉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观测以及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对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破坏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华北克拉通减薄和破坏的动力学机制限定为与大洋板块俯冲相关的两种主要模式,分别是:(1)"自下而上"
至今人们对水质量变化与极移关系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对地极变化的激发.鉴于陆地水储量在全球分布不均,区域水质量变化与地极移动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索,然而迄今尚少有研究.另外,鉴于水储量变化的估算存在不确定性,从不同角度寻找水质量变化的表征指标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位于90°W方向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水汽、降水、径流、水储量变化多个衡量水质量变化的指标,研究了巨型流域水质量
三十多年来"全球变化"的研究,是20世纪科学界的亮点之一,也把地球科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掀起了学术高潮,将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拓展到整个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全球变化"提出的科学问题要求向时空伸展,促使学术界将地球表层看作整体,从宇宙大爆发追踪到人类智能的产生,诞生了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新领域。
有关动物适应异质性海拔环境的研究,已在表型、解剖学、生理学、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方面广泛开展,但是很少关注小RNA(micro RNAs或miRNAs)的生态适应性功能.草原毛虫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重要害虫,并对不同海拔环境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为此,本研究以两种栖息于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环境的黄斑草原毛虫和门源草原毛虫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 Hi Seq技术对这两种草原毛虫的miRNA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