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栏主持:雪月
一
说到5月1日,或许大家都会想到劳动节。是的,那是值得我们劳动者庆祝的日子。而2004年5月1日,却是很值得我纪念的一个日子,因为这一天,我认识了我的另一半。
2004年4月下旬的一天,当时我正在上班,《江门文艺》的编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我有幸被他们杂志社选中,邀请参加他们5月1日举行的读者联谊会。无法形容当时的兴奋心情,要知道,参加《江门文艺》举办的作者、读者座谈会,一睹编辑们的风采,了解一下编辑部的运作,那可是我渴盼了很久的事情。
5月1日,我怀着兴奋而略带紧张的心情,一大早就从鹤山出发,来到江门文化城,找到二楼的编辑部,终于见到了编辑老师。
故事是从5月1日的午餐开始的,那是我们来参加联谊会的朋友们初次聚餐。记不清当时同席的都有些谁了,说出来不怕大伙儿见笑,我是一个性格有些内向的人,只记得当时我的心情有些紧张,不怎么敢说话,只是默默地吃饭,不时用目光悄悄“扫瞄”同桌。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却让我的人生从此改变。当我的目光扫到对面那个女孩的时候,感觉她的视线似乎也正好射向我这边,目光相触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后来,我又偷偷地看了她几眼,发现她是个挺腼腆、挺文静的女孩。不敢说在那一刻我已经喜欢上了她,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身上有一种气质吸引了我,很微妙。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从那时起,我开始寻找接近她的机会,而内心却又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后来,从文化城回“文艺家之家”的路上,她和另一个女孩走在我和另一位朋友的前面。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我鼓起勇气走上前跟她们打招呼。其实,她们俩都是挺随和挺友善的女孩。相互介绍后,我知道了她叫阿娇。“嘿,大明星呢!”我打趣道。
“你就是张国良?我看过你发表在《江门文艺》上的一些作品,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阿娇说。
“让你见笑了。”我说,“在写作方面,我可是小孩子刚学步,发表的都是一些很稚嫩的东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打开了话题,我也没有了先前的拘束,话也多了起来,人也变得幽默许多。
后来的交谈中,我了解了一些有关阿娇的情况:她家在广东肇庆封开县,现在也在鹤山工作。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说到了大家都喜欢的《江门文艺》,说这次能被选中参加读者联谊会感到很意外、很幸运,后来,我们相互留下了电话号码。
第二天的活动是到东湖公园游玩。公园很美,花红树绿,水清景秀。一大班朋友畅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其乐融融。来到“玫瑰园”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我停下了脚步,想等阿娇过来与她拍个合影。和我走在一起的一位读者主动说要帮我们照,还笑说:“一定能给你们拍下‘玫瑰园’三个字。”现在想想,这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就像是对我们的未来的一种预示似的。
从东湖公园出来,又是午饭时间,我们又坐到了同一桌。此时,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席间不时说些含蓄的笑话。午饭结束,便是大家分别的时候了,刚才还一脸笑容,这时候便换成了一副不舍的表情。而当我看着阿娇和其他朋友乘坐的汽车驶离我的视线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二
联谊会后,我和阿娇开始了联系。像很多害了相思病的人一样,我们开始频繁地通电话。起初还能隔上一两天,后来发展到一天没听到对方的声音或没看到对方的短信心里就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电话虽打得不少,思念却有增无减,毕竟,这种方式只能听其声不能见其人,于是,我开始预谋着去看望她,开始在电话里向她了解乘车路线,我要给她一个惊喜。然而,我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她反而先给我来了个惊喜。
清晰地记得那天是2004年7月16日的傍晚,当时天空零星地飘着毛毛细雨,我正在加班,大概是6点30分左右,我接到了阿娇的电话,她说:“我来看你了,现在就在你们厂门口。”我不相信。她说:“给你10分钟时间,如果没有出来,我就回去了。”
我将信将疑地跑出去,她果真站在厂门口不远的地方,手里拎着一大袋东西。我真的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还给她发去一个忧伤的短信:你在古劳,我在雅瑶,近在咫尺,千里之遥。没想到此刻她就站在面前了。
我连忙走过去。朦胧的夜色中,阿娇真诚而略带羞涩的模样很可爱,我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重复一句话:“没想到你真的来看我。”当得知她坐车到中心镇沙坪后,由于不知在哪里坐公共汽车而坐摩托车过来时,我心里便觉得过意不去——将近10公里的路程,手里还提着一大袋水果,天空还飘着毛毛雨。我怜惜而心疼地说:“真是傻瓜。”
当晚,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们情感的小舟从这天开始正式驶向了爱河。
三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始约会。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北湖公园,公园不大,却挺热闹。几乎每次约会,我们都要到这里走上一圈,或坐上一两个小时。记得当时我们还在这里讨论《江门文艺》刊徽的评选,可惜我们的眼光太差,连个安慰奖都没拿到。
在一起走过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也经历了一些风雨,但我们仍然相扶相携着走过来了。转眼到了2006年10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满心欢喜地拿到了“爱情营业执照”,并下定决心永远将这份爱情细心经营下去,特写下这些文字为证。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想,这是我追求文学梦想的一个意外收获。感谢文学,她让我有所追求;感谢《江门文艺》,她为我们牵线搭桥,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更感谢阿娇,她让我拥有了心中渴盼的浪漫情缘!
一
说到5月1日,或许大家都会想到劳动节。是的,那是值得我们劳动者庆祝的日子。而2004年5月1日,却是很值得我纪念的一个日子,因为这一天,我认识了我的另一半。
2004年4月下旬的一天,当时我正在上班,《江门文艺》的编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我有幸被他们杂志社选中,邀请参加他们5月1日举行的读者联谊会。无法形容当时的兴奋心情,要知道,参加《江门文艺》举办的作者、读者座谈会,一睹编辑们的风采,了解一下编辑部的运作,那可是我渴盼了很久的事情。
5月1日,我怀着兴奋而略带紧张的心情,一大早就从鹤山出发,来到江门文化城,找到二楼的编辑部,终于见到了编辑老师。
故事是从5月1日的午餐开始的,那是我们来参加联谊会的朋友们初次聚餐。记不清当时同席的都有些谁了,说出来不怕大伙儿见笑,我是一个性格有些内向的人,只记得当时我的心情有些紧张,不怎么敢说话,只是默默地吃饭,不时用目光悄悄“扫瞄”同桌。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却让我的人生从此改变。当我的目光扫到对面那个女孩的时候,感觉她的视线似乎也正好射向我这边,目光相触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后来,我又偷偷地看了她几眼,发现她是个挺腼腆、挺文静的女孩。不敢说在那一刻我已经喜欢上了她,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身上有一种气质吸引了我,很微妙。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从那时起,我开始寻找接近她的机会,而内心却又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后来,从文化城回“文艺家之家”的路上,她和另一个女孩走在我和另一位朋友的前面。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我鼓起勇气走上前跟她们打招呼。其实,她们俩都是挺随和挺友善的女孩。相互介绍后,我知道了她叫阿娇。“嘿,大明星呢!”我打趣道。
“你就是张国良?我看过你发表在《江门文艺》上的一些作品,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阿娇说。
“让你见笑了。”我说,“在写作方面,我可是小孩子刚学步,发表的都是一些很稚嫩的东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打开了话题,我也没有了先前的拘束,话也多了起来,人也变得幽默许多。
后来的交谈中,我了解了一些有关阿娇的情况:她家在广东肇庆封开县,现在也在鹤山工作。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说到了大家都喜欢的《江门文艺》,说这次能被选中参加读者联谊会感到很意外、很幸运,后来,我们相互留下了电话号码。
第二天的活动是到东湖公园游玩。公园很美,花红树绿,水清景秀。一大班朋友畅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其乐融融。来到“玫瑰园”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我停下了脚步,想等阿娇过来与她拍个合影。和我走在一起的一位读者主动说要帮我们照,还笑说:“一定能给你们拍下‘玫瑰园’三个字。”现在想想,这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就像是对我们的未来的一种预示似的。
从东湖公园出来,又是午饭时间,我们又坐到了同一桌。此时,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席间不时说些含蓄的笑话。午饭结束,便是大家分别的时候了,刚才还一脸笑容,这时候便换成了一副不舍的表情。而当我看着阿娇和其他朋友乘坐的汽车驶离我的视线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二
联谊会后,我和阿娇开始了联系。像很多害了相思病的人一样,我们开始频繁地通电话。起初还能隔上一两天,后来发展到一天没听到对方的声音或没看到对方的短信心里就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电话虽打得不少,思念却有增无减,毕竟,这种方式只能听其声不能见其人,于是,我开始预谋着去看望她,开始在电话里向她了解乘车路线,我要给她一个惊喜。然而,我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她反而先给我来了个惊喜。
清晰地记得那天是2004年7月16日的傍晚,当时天空零星地飘着毛毛细雨,我正在加班,大概是6点30分左右,我接到了阿娇的电话,她说:“我来看你了,现在就在你们厂门口。”我不相信。她说:“给你10分钟时间,如果没有出来,我就回去了。”
我将信将疑地跑出去,她果真站在厂门口不远的地方,手里拎着一大袋东西。我真的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还给她发去一个忧伤的短信:你在古劳,我在雅瑶,近在咫尺,千里之遥。没想到此刻她就站在面前了。
我连忙走过去。朦胧的夜色中,阿娇真诚而略带羞涩的模样很可爱,我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重复一句话:“没想到你真的来看我。”当得知她坐车到中心镇沙坪后,由于不知在哪里坐公共汽车而坐摩托车过来时,我心里便觉得过意不去——将近10公里的路程,手里还提着一大袋水果,天空还飘着毛毛雨。我怜惜而心疼地说:“真是傻瓜。”
当晚,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们情感的小舟从这天开始正式驶向了爱河。
三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始约会。我们去得最多的是北湖公园,公园不大,却挺热闹。几乎每次约会,我们都要到这里走上一圈,或坐上一两个小时。记得当时我们还在这里讨论《江门文艺》刊徽的评选,可惜我们的眼光太差,连个安慰奖都没拿到。
在一起走过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也经历了一些风雨,但我们仍然相扶相携着走过来了。转眼到了2006年10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满心欢喜地拿到了“爱情营业执照”,并下定决心永远将这份爱情细心经营下去,特写下这些文字为证。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想,这是我追求文学梦想的一个意外收获。感谢文学,她让我有所追求;感谢《江门文艺》,她为我们牵线搭桥,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更感谢阿娇,她让我拥有了心中渴盼的浪漫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