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纾困助重振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其中也包括对湖北的特殊政策安排。这一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发动全省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疫后经济重振阶段,要平衡金融发展与风险防控,在做好融资对接的同时,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如何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好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针对以上问题,支点财经对王玉玲进行了专访。

既要促发展,又要防风险


  支点财经:可否介绍一下目前湖北省金融运行的整体情况,尤其是疫情影响下第一季度的情况。
  王玉玲:近5年,湖北金融运行处于质量较好时期,贷款增长和资产质量匹配较好。2016-2019年,湖北合计新增贷款2.24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5年总和的1.4倍,同时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可控水平。
  截至2019年底,湖北金融运行呈现良好态势,社会融资规模、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突破7万亿元、6万亿元和5万亿元大关。其中,本外币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本外币存款余额6.05亿元,同比增长8%;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比上年降低0.15个百分点。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这一背景下,湖北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大幅增加,贷款利率继续下降,有力夯实了实体经济的根基。
  2020年1-3月,全省制造业、建筑业、批零业、商贸服务业贷款分别增加411亿元、134亿元、137亿元和252亿元,分别同比多增295亿元、58亿元、75亿元和32亿元。其中,3月新增贷款超过1000亿元。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年初增加23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3月全省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36%,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41%,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1.11个百分点。
  支点财经:如何看待湖北2020年的金融形势?
  王玉玲:从目前情况看,湖北要完成2020年全年金融目标任务,虽然面临需求减弱等不利因素,但仍然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中央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政策,从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湖北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活力强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性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

  全省金融机构需秉持危机思维主动应对,主动融入全省经济一盘棋,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企业融资的难点、“痛点”,因地制宜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扩大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争取早投放、早受益。
  支点财经:湖北经济总量大、信贷投放量大,如何平衡促发展与防风险的问题?
  王玉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多国央行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应对。3月初,美联储重启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又以无限量的量化宽松对冲疫情影响,欧盟、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也随之放松银根。
  为应对疫情变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新挑战,人民银行也积极运用降准、降息、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
  此次疫情,从供给、需求两端对经济造成了冲击,虽然金融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给予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但若终端需求偏弱,居民消费、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可能导致资金淤积,出现资金空转套利现象。同时,也需警惕违规利用银行或债券市场等低成本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炒房”苗头。
  在全省疫后经济重振阶段,我们将加强逆周期调节,为湖北经济复苏重振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同时也会平衡金融发展与风险管控,盯紧、抓牢、管好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是加强金融政策引导,确保风险可防可控。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到期还款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予以贷款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确保风险可测可控。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依托银行业压力测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存款保险真实性核查、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督促金融机构第一时间报告风险事件和隐患。
  三是加强重大風险化解,确保风险“精准拆弹”。
  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准备金等工具化解问题机构风险;认真落实宏观审慎评估、房地产金融、跨境资金流动等宏观审慎政策,完善应急储备预案,实施早期纠偏措施;有序推进网络借贷机构退出、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风险处置等专项工作。
  四是加强工作机制协调,确保风险联防联控。
  继续发挥好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作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指挥部等牵头作用,加强与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坚持疫情防控与防范金融风险两手抓,加大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和潜在金融风险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涉金融风险与疫情风险叠加,强化风险联防联控,为全省金融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

持续推进融资纾困


  支点财经:疫情影响下,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如何做好融资纾困工作?
  王玉玲: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贯彻落实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发动全省金融部门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一是专项贷款,用好用足“抗疫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参与重要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销售和运输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会同有关部门确定重点企业名单,并督促相关银行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应贷快贷、应贷尽贷。
  二是专项额度,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复工复产。搭建多形式银政企对接平台,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及融资成本,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力度,将本次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专项政策,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相关政策。按照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的《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落实文件精神,对暂遇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
  四是專项发债,支持企业及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为疫情防控债注册发行建立了“绿色通道”,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将加强与协会的沟通对接,摸底企业发债需求,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债的承销与投资。同时,支持湖北银行在5天内成功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同业存单10亿元,单笔发行金额居全国同类机构之首。
  五是专门定价,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全省稳步推进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改革,降低企业信贷成本。银行利用防疫专项再贷款向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贷款利率上限为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基点(1基点=0.01%),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资金发放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高于最近的LPR加50个基点。
  六是专门通道,着力提高外汇服务便捷度。及时开辟外汇服务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即来即办,切实保障紧缺防疫物资进口,以及境外捐赠款项及时到账。
  支点财经:为做好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工作,3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启动了湖北“金融特别行”活动,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王玉玲:3月中旬,我们组织召开“2020湖北金融特别行”启动会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推进会议,在湖北启动实施“金融特别行”活动,制定下发了《“2020年湖北金融特别行”活动方案》,确定了4项具体行动。
  一是行长对接特别行。以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大中型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春耕备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为重点,一家商业银行对接10家企业,由省市县三级银行行长带队,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时解决或制定方案,真正为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二是首贷培植特别行。着重围绕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深入挖掘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得贷款的企业,通过入户走访、一对一辅导、集中培训、提供顾问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贷培植,帮助企业增强获贷能力。
  对达到信贷门槛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特点优化信贷流程,加强服务创新,及时提供适合的融资产品,切实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便利度。
  三是主办银行特别行。由人民银行湖北辖区内分支机构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共同确定重点项目、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支持目录,定期向银行更新推介。
  对名录中的企业,原则上由企业开立基本结算账户的银行作为其金融服务主办行,一对一提供信贷融资、债券发行、支付结算等服务,支持主办银行与跟踪服务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企业融资总量上占有一定比例。
  四是政策宣传特别行。全面梳理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民营和小微企业等各项金融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同时,积极总结推广金融服务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为资金供求对接营造良好氛围。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支点财经:疫情影响下,持续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显得格外重要。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哪些问题?
  王玉玲:首先,要明确实体经济的定义。实体经济是直接或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主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把视野放得更宽,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知识、信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其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同步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金融资源应向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制造业、涉农、基建等领域倾斜,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支点财经:湖北相关金融部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湖北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玉玲:一是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2019年,全省制造业贷款打破近年持续减少的不利局面,近5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当年新增38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六成,主要集中在传统支柱行业和新动能领域。
  二是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2019年,相关金融机构运用表内贷款、投资业务和表外业务支持湖北省重点项目超过3000个,涉及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融资余额过万亿元。


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长期、渐进的过程。

  三是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力度。2019年,湖北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4%,高于全部贷款6.4个百分点。金融部门积极创新线上产品服务,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和智能风控等手段,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和获得感。   四是加大县域经济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末,湖北县域贷款余额10437亿元,比年初增加1295亿元,同比多增141亿元,余额贷存比54.9%,连续8年稳步提高。
  五是在融资总量扩张的同时,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9年12月,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5.15%,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8%,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当月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行价格分别为4.4%、2.9%、4.4%,分别同比回落1.3个、1.2个、0.8个百分点。
  2020年,自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以来,截至2020年4月15日,湖北辖内12家银行合计发放贷款340亿元,经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负担利率为1.32%。

多措并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支点财经:湖北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是否有“冷熱不均”的情况,如是否存在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
  王玉玲:民营和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关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反映一直存在。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要厘清概念,正确区分这几种情况。
  一是正确区分正规金融融资难和非正规金融融资贵。民营、小微企业由于本身的弱质性特征,使其在传统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获贷的难度较大。融资贵,则更多来自一些非正规金融渠道。
  二是正确区分正常风险溢价和不正当收费行为。部分金融机构在早先贷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收费行为,不过,随着近年一系列规范举措的出台,此类现象已基本得到遏制。
  从银行风控角度考虑,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风险溢价水平高于大中型企业,这与不当收费存在本质差异,不应混为一谈。
  三是正确区分小微企业金融体系融资难和经营资金紧张。企业融资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情况,如果小微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引发上下游企业账款挤压、销售回款减少,造成内源性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不足,就容易引起企业经营资金紧张,引发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高涨。
  应该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累积造成的,有着深刻的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性成因,是融资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需求与社会信用信息供给之间不匹配、新经济新业态的新特点与既有金融供给模式之间不匹配、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和小微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不匹配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支点财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王玉玲: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并调动全省金融机构力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第一,推进“三个六”工作举措。包括票据业务、贷款审批、贷款管理、专营服务、服务创新、宣传培训等6个“绿色通道”;新增一批首次融资、巩固一批抵押担保融资、推广一批质押融资、拓宽一批直接融资、加快一批大数据融资、引导一批低利率融资等6个“一批融资”;打通公共综合服务、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差异化监管考核、财税政策撬动、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机构内部考核等6个“最后一公里”。
  第二,在落实县域农商行定向降准政策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推动湖北省农信联社出台针对定向降准资金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七单工作”机制,更好服务县域地区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第三,联合财政、经信等八部门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首次贷款专项行动,明确责任目标,建立重点及后备民营和小微企业名册库,优化服务对接,着力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开头难”。
  第四,开展“湖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从帮助企业培信、增信、用信入手,采取“培训+培植”“增信+分险”“对接+甄别”等举措,推动湖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获得感和金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第五,组织推动民营小微企业宣传专项活动,做到湖北金融机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部市州四个“全覆盖”。通过发挥政策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较好实现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减、面扩”的目标。
  截至2019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及普惠小微客户数分别比年初增长19.4%、21.5%,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12%,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眼中,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治理水平,一线城市无疑领先于中部地区。  然而,8月18日,在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武汉力压广州,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若以经济总量而论,去年武汉GDP逊于广州、重庆、成都,但为何能在数字治理方面实现反超?疫情期间,武汉在城市数字治理方面表现如
期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股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尤其是行业龙头代表——总部位于湖北宜昌的奥美医疗,以及总部位于浙江绍兴的振德医疗,业绩都翻了一番以上。  奥美医疗和振德医疗,主营业务均为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两家公司的产品均主要销往境外。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医用敷料出口方面,2009-201
期刊
伴随一篇刷爆朋友圈的调查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外卖骑手的困局与外卖平台的责任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  一时之间,自媒体纷纷跟进:《外卖骑手刷屏:算法霸权下的平台责任》《外卖骑手成高危职业,被困在系统里的骑手们能“自救”吗》《刷屏背后:系统冰冷,但人心应有温度》……  文章的标题有立场,有情绪,有意图。一看“算法霸权”,就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霸权”不是一个中性词,作者想必认为,这个立
期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企业也纷纷交出了成绩单。  特殊时期,企业还能保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且持续保持盈利状态,实属不易。湖北武汉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即2011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卓尔智联(02098)。  8月31日晚间,卓尔智联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57.63亿元,同比增长3%。同时,期内溢利(港股会计术语,相当于净利润)为2.81亿元。  卓
期刊
小时候,我最爱过节,特别是春节,因为有丰盛的饭菜,有春晚的相声小品,有烟花爆竹,还有家人其乐融融的围炉夜话。  长大后,我依然爱过节。身在异国,便也入乡随俗过起了“洋节”。出国后遇到的第一个当地节日是泰国的天灯节。那时,我初到清迈,对那个城市无感,但当漫天的灯火随风摇曳飘飞而上时,我才明白,清迈的魅力真不是城市的繁华所能媲美。  此后,每逢当地的泼水节和天灯节,我都会带着慕名而来的朋友们近距离感受
期刊
对商业企业来说,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日子都不好过。  一组数据可窥一斑。2020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17.23万亿元,同比下降11.4%。疫情对湖北的影响更大。2020年上半年,湖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2.43亿元,同比下降34.1%。  面对疫情,湖北商业企业的韧性如何?复苏情况怎么样?支点财经对4家湖北商业上市公司即中百集团
期刊
“当前,我们企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紧张,没想到孝感市‘四大家’领导竟召集几家银行到我们企业开现场办公会,这种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谈及不久前开的融资对接会,湖北良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良诚”)副总经理朱志国仍然很兴奋。  湖北良诚位于孝感经济开发区,是2015年孝感从扬州市引进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车灯配件的生产和销售,是湖北地区唯一一家主流乘用汽车车灯一级民营配套企业。  突如其来的
期刊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近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发言,引发热议。  这里的“当铺思想”,主要发生在银行业,是指传统银行在大额放贷方面强调的抵质押物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抵质押物,银行通常很难发放贷款。  马云认为,金融的“当铺思想”,为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未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
期刊
就在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经济全球化受到严峻挑战之际,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通过双循环在大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发展双循环这一战略有四大支撑,即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中国全产业链的优势、地区集聚的产业优势和交易成本的优势。  具体而言,首先,中国拥有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并且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劳动力优势,而是因为我们具备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贸易、企业、资本、人员、数据、技
期刊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交出了优秀答卷。  在对外投资方面,1-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36.5亿元人民币,仅同比下降2.1%。同期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2.7亿美元,逆势增长28.9%。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仅下降0.6%,出口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