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法律化与制度完善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以往社会主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忽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新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确保精神赡养提供了依据。这是道德问题法律化的体现,有着现实的价值。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需要,应当在老年立法中完善精神赡养的相关制度,并结合其他部门法协同保障老年人精神赡养权利的实现。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项政策对于
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对公共事务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有助于克服传统城市管理的弊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正>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央和省委、市委反复强调,这不是搞活动,更不是搞形式,不能就教育抓教育,必须放到推动经济发展、致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实践中
基于"西方学者对利益集团的研究、中国学者对利益集团的研究、中国政府对利益集团采取的政策"三个方面,对国际学术界关于利益集团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综述。学者们的研究表明,
环境议题的存在及讨论由来已久,且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共识也已深入人心,特别是近年来,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公众蓄积的环境情绪大范围显化,生成了高涨的环境治理诉求。但在一个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呈现出"一个过程、五个阶段"的特征,即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萌芽、起步、停滞、复兴和扩展五个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在对我国人口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问题的种种表现,进而阐述我国在人口
大明宫是盛唐时期的产物,是东亚乃至世界宫城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群,它的建筑基本反映了《周礼》关于王宫建制的理念。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遗址的保
作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重大。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城镇不愿接纳、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安心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当前,在市场经济促成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私欲膨胀又让人陷入"自我沉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