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的打架史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15295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祸从口出,从单挑到群殴
  “国会暴力是因为当时全美国上下都热衷暴力。政客‘英勇无畏’的品质能吸引不少选民。美国人知道自己选择的政治人物是什么样的。”
  美国国会大厦标志性的穹顶之下,来自50个州的“民意代表”们仿佛永远风度翩翩。参众两院500多名议员以绅士自居,就算意见相左,也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
   然而,大概一个半世纪前,笼罩着国会山的却是一股“丛林法则”的气息:斗殴乃至决斗属于家常便饭,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议员们随身携带武器以自保。他们的暴力斗争被视为南北战争的预演,在一次次扭打和兵戎相见中,美国社会的新秩序逐步成型。
   这是一段血腥、荒诞而鲜为人知的历史。谈到自己的新书《血腥之地:国会暴力和通往内战之路》,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乔安妮·弗里曼表示,美国国会一度被混沌统治。“在艺术作品中,议员们穿着长款黑色礼服正襟危坐,言语交锋间不失气度。”弗里曼告诉美国《史密森尼》杂志,“事实上,彼时的国会根本没有如此文明,而是一片充满暴力的原始森林。”
  奴隶制是国会暴力的根源
   19世纪30至50年代,美国议员们身负“十八般兵器”上班,这些家伙绝非摆设。《血腥之地:国会暴力和通往内战之路》一书描述道:“从杰克逊政府到林肯政府,几乎每次会议都会由唇枪舌战发展到报以老拳。议员们一言不合就开打,轻则棍棒相加,重则真刀真枪。他们肆无忌惮地群殴,甚至在街头贴身肉搏。没有转化为暴力行动的恫吓、威胁更是不计其数。”
   冲突通常始于辩论。当口舌之争逐步升级,脏话脱口而出,政治议题便化为私人恩怨。周围的人要么起哄,要么站在桌上看热闹。很快,国会里“响起了怒吼和惨叫”。
   1842年,田纳西州参议员托马斯·阿诺德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两名来自蓄奴州的议员悄悄逼近,其中一人冷不丁地抽出猎刀,把冰冷锋利的刀刃架在阿诺德脖子上,威胁说要把他的喉咙割断。
   1850年,怒火中烧的密西西比州参议员亨利·富特对准正在台上演讲的密苏里州参议员托马斯·本顿扣动了扳机。他早就盘算好了袭击方案——先奔向过道,再朝目标开火,以免伤及无辜。幸亏富特枪法不佳,没有击中目标,手枪随即被旁人夺下。
   许多暴力事件的根源是奴隶制存废之争。据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载,1842年,废奴派议员西奥多·韦尔德描述了约翰·亚当斯引起的风波。“几十名蓄奴派大呼小叫:‘一派胡言!’‘废话!’他们团团围住亚当斯,叫他闭嘴。亚当斯冷冷地回应道:‘我知道你们的痛脚在哪儿,我会更用力地踩。’”好在,作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长子及第六任总统,亚当斯在国会享有较高威望,没人真敢对他动粗。
   1840年以前,任何反对奴隶制的言论在美国南方都是违法的,民众并不清楚上层的分歧。然而,当立法者们开始仔细讨论这个问题时,矛盾就压不住了。“北方佬不喜欢决斗,南方佬认为他们是胆小鬼。用弗里曼的话说,这导致‘欺压’盛行——南方佬能动手绝不动口,以为北方佬会屈服于铁拳之下。另外,担心失去‘财产’(黑奴),也促使他们成为更崇尚暴力的一方。”美国《纽约时报》称。
  
  祸从口出,从单挑到群殴
   历数林林总总的国会暴力事件,最出名的要数1856年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普雷斯顿·布鲁克斯和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的对手戏。前者用铁头杖把赤手空拳的后者放倒在地,在一分钟内猛击40多下,险些要了对方的命。
   萨姆纳挨揍是祸从口出。在当天的国会发言环节,他冲着《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的制定者、参议员斯蒂芬·道格拉斯和安德鲁·巴特勒连发“嘴炮”。该法案允许这两个州的拓荒者自行决定是否蓄奴,但萨姆纳并没有抨击法案“脑残”,而是把矛头指向立法者。他大骂道格拉斯是“唠唠叨叨的死胖子,没名没姓的畜生”,讽刺巴特勒“找了个长相丑陋的情妇,把牛粪当鲜花”。
   道格拉斯没有当场发作,而是私下跟别人说:“这个傻瓜会死在另一个傻瓜手里。”果然,有人坐不住了。巴特勒当时不在场,这番侮辱性言论被他的亲戚布鲁克斯一字不差地听到。布鲁克斯当即提出跟萨姆纳决斗,南卡罗来纳州议员劳伦斯·基特火上浇油,说萨姆纳“不配得到这种待遇”。3天后,他俩在一个会议厅里堵住了萨姆纳。基特持枪守在门口,布鲁克斯挥杖把萨姆纳打了个半死。由于太用力,手杖都断了。
   消息传开,两位当事人成了记者笔下的英雄。亲北方的《纽约时报》雇了一名拳击冠军担任驻国会记者,为废奴派壮胆。南方的拥护者则给布鲁克斯寄去一根又一根手杖。“唯一的遗憾是,他用的是手杖而非抽打奴隸的鞭子。”一些南方报刊评论道。
   矛盾愈演愈烈,单挑发展为群殴。1858年的一天,南北双方争论到凌晨2时,耗尽了体力和耐心。两派议员先是人身攻击,然后拳脚相加。一时间,国会大堂成了角斗场:共和党和少数党派联合起来对付民主党,民主党党首斯皮克·奥尔气急败坏地敲着木槌,没人理会;警卫官亚当·格洛斯布伦纳在推搡中狼狈地高举着白宫权杖,徒劳无功地维持秩序;共和党人约翰·波特揪住民主党人威廉·巴克斯达尔的脑袋,把后者的假发扯了下来,露出闪亮的光头……人群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打斗停了下来。
   一名密歇根州法官这样描述自己的见闻:“一走进大厅,我就看到一个人拿着手杖,把另一个人追得满屋乱窜。看到这一幕我就放心了——没错,这里是华盛顿。”
  
  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国会山乌烟瘴气,但主流媒体起初并未曝光乱象,原因之一是怕惹祸上身——好些记者品尝过议员的拳头,还有人的手指差点儿被咬断。结果,民众对国会里的暴力几乎一无所知。
   局面的改变归功于电报。曾几何时,议员的发言要过很长时间才能传到选民耳中。电报大规模应用后,新闻开始“以光速传播”。记者们马不停蹄地写出一篇又一篇专题报道,暴力成为新闻,新闻又催生了更多暴力。议员们四处散发政治宣传品,点燃了公众情绪,引发了一波波抗议游行。就这样,宪政危机愈演愈烈,战争一触即发。    1859年南北战争前夕,加利福尼亚州首席法官戴维·特里和该州参议员戴维·布罗德里克发生严重摩擦。两人来自同一地区、同一党派,但在蓄奴问题上政见不一。废奴派的布罗德里克称蓄奴派的特里为“无耻混蛋”,后者马上向前者提出以火器决斗。
   有那么一段时间,决斗是美国政客最常見的死因。1838年,肯塔基州议员威廉·格雷夫斯杀死缅因州议员乔纳森·西里后,国会宣布在华盛顿决斗为非法,可这项法案形同虚设。
   史学家认为,特里的枪是找下属借的。而布罗德里克在扳机上动了手脚,轻轻一碰就能发射。不过,他没能逃过一劫,在决斗中被枪法精准的特里打死。布罗德里克之死将蓄奴派和废奴派的矛盾推向白热化,导致南北战争爆发。
   《纽约时报》称,保持对话是民主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但当时的国会议员和公众都没有做到。国会沦为政治派系的角力场,丧失了应有功能。媒体借助电报火上浇油,政府威望摇摇欲坠,敌对情绪在民间蔓延……一切都是灾难的前奏,战争在所难免。
  
  政客的举动符合大众审美
   国会山的一幕幕荒诞剧上演时,美国建国不足百年,社会制度尚未完善。印第安人要么被屠杀,要么流离失所;冲突和暴动时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支持废奴、反对废奴,支持原住民、反对原住民……奴隶制更是充满暴力和血腥。
   大环境如是,政客们无法独善其身。“constitution center”网站文章称,“杖刑”风波后,主谋布鲁克斯被国会处以300美元罚款,引咎辞职,但很快就重新当选。后来有人上门要求决斗,但布鲁克斯在最后关头退缩了。被施暴者萨姆纳在病床上躺了很久,痊愈后整整3年没踏进国会大门,他“空缺的席位象征着国家的分裂”。
   1998年,特里和布罗德里克决斗用的武器以34500美元的高价被卖出。这是两支比利时生产的步枪,口径为0.58英寸(约14.7毫米),曾在南北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和步枪摆在一起的还有铜质火药筒、步枪支架等,这些老气横秋的物件是动荡年代的见证。
   “国会暴力是因为当时全美国上下都热衷暴力。”弗里曼告诉《史密森尼》杂志,“因此,政客‘英勇无畏’的品质能吸引不少选民,人们喜欢投票给最‘硬汉’的议员。实际上,美国人知道自己选择的政治人物是什么样的。”
   就这一点而言,1850年的美国与2018年的美国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正如一名读者在《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下的留言:“我投票给特朗普是因为他能替我做我想做的事。”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未远去。今天的华盛顿和平得多,但党派之间乃至党派内部的裂痕有急剧加深的势头。《纽约时报》以借古讽今的语气感慨道:“同样的故事总是一再上演,虽然换了时间,换了地点,换了原因,但总能找到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必须改进对话能力,让沟通更有效、更文明。”
其他文献
中日学者超越战争建立友谊与尊重  日军围捕燕大的教授和学生,载人的卡车经过校门时,鸟居龙藏教授穿了隆重的日本和服,向在卡车上的囚人鞠躬  洪业(1893-1980),是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根据洪业口述访谈撰写的《洪业传》中,曾提到一个人物,叫鸟居龙藏。虽着墨不多,但令人难忘。   1937年7月28日,日军占据北平。头四年,日军因暂时不想触犯美国,对燕京大学比较客气。校长司徒雷登对日军采取
期刊
“中国最著名的乡党委书记”  李昌平憋不住,有满肚子的实话、真话要对人讲。最终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倾诉对象——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19年前的春耕时节,深感“农民负担过重,实在找不到出路”的李昌平连夜写了一封信,题为《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犹豫几日后,李昌平在2000年
期刊
恐怖袭击情报使总统噩梦连连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延续18年,成为美国卷入的历时最长的战争  2001年9月11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以下简称“小布什”)在一所小学进行访问时,突然有工作人员向他汇报:一架商用的喷气式大型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大楼。小布什震惊地想:“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一定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飞行员。他怎么可能在大晴天把飞机
期刊
文强一生历尽劫波,自谓“千死一生”。他在国共两党都担任过高级职务,最后沦为战犯。他认罪却拒绝悔过:“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的上级,周恩来是我的老师和入党介绍人,刘少奇是我同乡,林彪是我同学,这么多共产党大官和我在一起,我却成了国民党,是他们没有带好我,要写悔过书也应该他们写。”直到晚年才思想彻底转变。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  开篇 历尽劫波,“千死一生”   他的父辈曾追随
期刊
赫赫战将要“逃跑”  许世友站在房顶大喊一声:“有种的上来,谁上来就扫倒谁!”一身功夫的许世友飞檐走壁,我们根本追不上他,更别提抓住他了  1936年,严大芳奉命指挥中央保卫局,将许世友和红四方面军的30多名军师级干部都抓了起来……当时,许世友已经是红四方面军赫赫有名的战将,中央保卫局为什么要抓他?又是怎么抓到他的?本文是严大芳的回忆。   1936年10月,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31军特务队被编入
期刊
自称担心台湾的未来,甚至夜不成眠  “蔡英文表面口称‘谦卑’,其实作为大相径庭;陈水扁是非常聪明的人,可惜对钱比较看重;李登辉有‘枭雄性格’,但为人反复”  2018年12月15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新书《八年执政回忆录》出版,引发关注。马英九表示,他何其有幸,在台湾民众的信任下,有机会赢得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自己在国民党主席及台湾地区领导人任内所犯的错,导致国民党无法继续执政,也让许多
期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激荡,70年奋斗探索,无数中华儿女把勤劳和智慧贡献给了祖国,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无数个值得铭记的“第一”和“首次”。   “新中国第一”是“中国精神”的最好注脚,是中国在危机和困难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力量所在。“中国精神”将深深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期精彩连载,我们梳理出开国伊始的五个“第一”和“首次”:第一面国旗是如何缝制完成
期刊
小小广告,连接着时代风云  文人墨客为商家“打广告”之风源远流长,到了近代,仍有许多名家出于爱国热忱,跻身于报刊广告林中,为国货摇旗呐喊  2018年6月,在天津的国宴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动手试做了当地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和煎饼馃子。他还请习近平品尝自己的“作品”,并说:“您得记住,这是我做的。”实打实地为两样特色小吃打了一回广告。   名人的广告效应,自古已有。   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字,扇
期刊
牵动中南海西花厅  老挝王妃苦劝无效,向中国外交部求援,外交部直接上报陈毅和周恩来。一场恋情,让中国领导人为此操碎了心  1949至1966年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后代纷纷来华求学。   中国外交部解密的一批档案中,有记录了老挝苏发努冯亲王子女——阿努冯王子和若乔马妮公主当年在华学习、生活情况的珍贵文献。这些曾标注着“绝密”字样的档案,为我们解密了两位老挝王室子女在华留
期刊
河北阜平有一个革命家族:老革命家范成儿三兄弟相继参加革命;他的三个女儿耳濡目染,也都走上革命道路;她们的丈夫是三位开国将军——上将王平、中将王宗槐、少将易耀彩。范成儿因此被称作“全军最牛老丈人”。范氏后人默默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当国家有需要时,他们又会站到最前线。范氏家族崇尚英雄、争当英雄,创造了三代20多人从军的传奇。  革命家族,三代20多人从军  自古以来,找女婿是一门大学问在解放军内,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