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D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337-01
1工作面概况
12503工作面运输顺槽设计长度1412m,回风顺槽设计长度1250m,切眼长度150m,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生产,设计可采储量130万吨,服务年限14.4个月。2017年5月煤炭工业局测试中心对我矿5号煤层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2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0m?/t,采煤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为0.11m?/min,鉴定为低瓦斯矿井。5号煤层情况:煤层厚度为2.71~7.60m,平均5.53m,含有0~5层夹矸,大部2~4层,局部0~1层,结构简单~复杂,为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有时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细砂岩、炭质泥岩。上距4号煤层1.50m左右,4号煤层平均厚度0.8m。
2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風,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矿用隔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通风,12503工作面为U型(上行通风)通风方式。
3工作面瓦斯抽采必要性
3.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12503运输顺槽全长1412m,掘进期间标高至+620m水平时,迎头瓦斯浓度0.5%,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风量300m?/min×瓦斯浓度0.5%=1.5m?/min,按照每排截割40分钟计算相对涌出量为2.8m3/t。12503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风量按照1100m?/min分配,按每班出煤2刀,产量1200t,预计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1100/480=6.4m?/min。根据政府瓦斯鉴定要求: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2m?/min;矿井任一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m?/min,为高瓦斯矿井。
3.2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12503工作面回风顺槽长1250m,5号煤层与上部邻近4号煤层相距0.36m~3.61m,平均间距1.36m,属于联合布置开采。开采12503工作面时瓦斯一部分来源于开采层的煤壁和落煤解吸的瓦斯,另一部分来源于采空区遗煤解吸的瓦斯和围岩涌出的瓦斯,所以大量瓦斯来自开采层本身和采空区涌出的瓦斯;根据经验预测:受邻近层受采动影响,也会向采空区释放瓦斯。因此矿井瓦斯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抽放采空区瓦斯上。
3.3瓦斯抽采必要性。根据12503工作面的瓦斯预测结果,必须建立瓦斯抽采。12503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会出现瓦斯超限问题,如果仅靠增加工作面配风风量、导风帘等常规措施解决不了工作面瓦斯问题,采空区漏风也会随之增加,会造成上隅角瓦斯浓度更难以控制,因此仅靠增加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比较困难,为提前做好瓦斯防治准备,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该工作面必须采取瓦斯抽采措施,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4抽放方法
根据5号煤瓦斯涌出量情况,经研究决定采用采空区临近层瓦斯抽采,即高位钻孔瓦斯抽放。通过施工高位钻孔对采空区上部临近层、破碎带、裂隙带进行卸压瓦斯抽采。
5硐室及抽放钻孔的布置及设计
5.1硐室的布置及设计。12503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侧煤壁施工抽放硐室,第一抽放硐室由工作面向外70m处打设1号硐室,其他硐室每隔56m依次向外布置,直至12503工作面停采线之外布置最后一个抽放硐室。硐室规格为:长4m×宽(深)2.4m×高2.2m,底部留50cm底煤。
5.2钻孔的布置及设计。硐室内施工4个高位抽放钻孔,呈扇形布置,两个长120m,两个长90m。钻孔水平角度以巷道中心线为基准依次向工作面方向偏3°、6°、5°、8°;90m长的钻孔水平角为3°、6°;120m长的钻孔水平角度为5°、8°。钻孔开孔高度距底板不低于1.6m。钻孔终孔位置设置在采空区顶板裂隙带,仰角根据裂隙带高度而定,并根据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逐渐调整至最佳角度。
5.3打钻设备。煤矿瓦斯抽采钻机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及附属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的;(2)钻机要体积小,轻便或解体方便,以利于搬迁;(3)钻机应能打水平、上向、下向任意角度的钻孔。
6抽放系统及附属装置的要求
6.1为避免设备浪费,节约资金投入,我矿抽放泵使用矿井原有设备,设备型号:ZWY-210-G/250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抽气量为210m3/min、电机功率250kw,一台使用,一台备用。6.2.抽采管路的选型原则。抽采管路系统应根据井下巷道的布置、抽采地点的分布以及矿井的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避免或减少主干管路系统的频繁改动,确保管道运输、安装和维护方便,并应遵循如下原则:(1)抽采管路通过的巷道曲线段少、距离短,管路安装应平直,转弯时角度不应大于50°。(2)尽量避开运输繁忙巷道,首选回风巷内铺设;若敷设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在人行道侧其架设高度不小于1.8m,并固定在巷道壁上,与底板、煤壁的距离应满足检修要求。(3)管路发生故障损坏,管道内的瓦斯不得流入采掘工作面、机房或机电硐室内。6.3管路的材质及连接方式:瓦斯抽放主管路选择¢400mm的阻燃、防静电螺旋焊缝钢管,管路采用螺旋紧固法兰盘连接方式,中间夹橡胶密封垫;工作面回风巷的支管路选择189mm螺旋焊缝钢管,管路采用螺旋紧固法兰盘连接方式,中间夹橡胶密封垫。
7钻孔施工要求
7.1打钻结束、换钻孔、移钻机时,必须断开钻机的电源。
7.2打穿层钻孔揭煤时,必须慢速钻进,并随时测定孔口及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以保证打钻地点2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8%,否则,要停止打钻,并断开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3打钻中,应时刻观察钻杆钻进情况,严防卡钻;如果发现喷钻、顶钻、卡钻、响煤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所有人员撤到反向风门以外安设压风自救装置处,并向调度室汇报,但不得拔出钻杆。
7.4打钻时,所有打钻人员必须思想集中,互相配合好,衣着要整齐利索,用扣扣好。不准用线绳捆扎袖口;不准围毛巾、戴手套、不准敞怀。钻机运转时,严禁靠近钻具及旋转部分;旋转部分必须有可靠保护罩,防止机械伤人、咬人事故的发生。
7.5钻机及电气设备下井前,由机电队长负责其防爆性能的检查,负责在使用过程中保证台台完好,杜绝失爆现象。稳钻前,必须首先检查维护钻场(施工地点至少10m范围内)的顶板和支护,清净煤矸和杂物,使巷道达到设计高度,确保打钻人员退路畅通无阻。
7.6钻机在运行过程中,钻机司机必须集中精力,谨慎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压力表的变化、钻进速度等。
8封孔要求
8.1下套管前,必须把抽放孔内煤、岩粉清理干净,同时检查顶板及巷帮支护是否要完好。
8.2下套管时,前后套管插接要牢固,人员要站在套管侧面,不要站在套管正下方,以防套管下滑伤人。
8.3下套管及封孔时,孔口做临时封堵,以防有害气体伤人。
8.4封孔前,必须清除孔内煤渣、煤粉,封孔要严密,不漏水。
8.5封孔材料采用为聚氨酯胶、棉纱。
8.6封孔管使用¢89mm3寸法兰套管,封孔深度不少于8m。
9结论
9.1经实践证明,综采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采用本煤层施工钻机硐室,打设高位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简单、操作施工方便,工作量小等特点。
9.2本次设计抽放硐室布置于煤层中,相对于在煤层上部施工高位抽放硐室方法,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可行,大大减轻了安全施工压力。
9.3相对于施工高抽巷道治理瓦斯技术,少施工一条全岩高抽专用巷道1250m,节约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根据统计,至少节约资金375万元。且保证矿井煤质不受影响,减少8250m?全岩矸石工作量,对于矿井环境保护十分有利。
1工作面概况
12503工作面运输顺槽设计长度1412m,回风顺槽设计长度1250m,切眼长度150m,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生产,设计可采储量130万吨,服务年限14.4个月。2017年5月煤炭工业局测试中心对我矿5号煤层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2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0m?/t,采煤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为0.11m?/min,鉴定为低瓦斯矿井。5号煤层情况:煤层厚度为2.71~7.60m,平均5.53m,含有0~5层夹矸,大部2~4层,局部0~1层,结构简单~复杂,为全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有时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细砂岩、炭质泥岩。上距4号煤层1.50m左右,4号煤层平均厚度0.8m。
2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風,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矿用隔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通风,12503工作面为U型(上行通风)通风方式。
3工作面瓦斯抽采必要性
3.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12503运输顺槽全长1412m,掘进期间标高至+620m水平时,迎头瓦斯浓度0.5%,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风量300m?/min×瓦斯浓度0.5%=1.5m?/min,按照每排截割40分钟计算相对涌出量为2.8m3/t。12503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风量按照1100m?/min分配,按每班出煤2刀,产量1200t,预计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1100/480=6.4m?/min。根据政府瓦斯鉴定要求: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2m?/min;矿井任一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m?/min,为高瓦斯矿井。
3.2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12503工作面回风顺槽长1250m,5号煤层与上部邻近4号煤层相距0.36m~3.61m,平均间距1.36m,属于联合布置开采。开采12503工作面时瓦斯一部分来源于开采层的煤壁和落煤解吸的瓦斯,另一部分来源于采空区遗煤解吸的瓦斯和围岩涌出的瓦斯,所以大量瓦斯来自开采层本身和采空区涌出的瓦斯;根据经验预测:受邻近层受采动影响,也会向采空区释放瓦斯。因此矿井瓦斯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抽放采空区瓦斯上。
3.3瓦斯抽采必要性。根据12503工作面的瓦斯预测结果,必须建立瓦斯抽采。12503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会出现瓦斯超限问题,如果仅靠增加工作面配风风量、导风帘等常规措施解决不了工作面瓦斯问题,采空区漏风也会随之增加,会造成上隅角瓦斯浓度更难以控制,因此仅靠增加风量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比较困难,为提前做好瓦斯防治准备,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该工作面必须采取瓦斯抽采措施,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4抽放方法
根据5号煤瓦斯涌出量情况,经研究决定采用采空区临近层瓦斯抽采,即高位钻孔瓦斯抽放。通过施工高位钻孔对采空区上部临近层、破碎带、裂隙带进行卸压瓦斯抽采。
5硐室及抽放钻孔的布置及设计
5.1硐室的布置及设计。12503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侧煤壁施工抽放硐室,第一抽放硐室由工作面向外70m处打设1号硐室,其他硐室每隔56m依次向外布置,直至12503工作面停采线之外布置最后一个抽放硐室。硐室规格为:长4m×宽(深)2.4m×高2.2m,底部留50cm底煤。
5.2钻孔的布置及设计。硐室内施工4个高位抽放钻孔,呈扇形布置,两个长120m,两个长90m。钻孔水平角度以巷道中心线为基准依次向工作面方向偏3°、6°、5°、8°;90m长的钻孔水平角为3°、6°;120m长的钻孔水平角度为5°、8°。钻孔开孔高度距底板不低于1.6m。钻孔终孔位置设置在采空区顶板裂隙带,仰角根据裂隙带高度而定,并根据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逐渐调整至最佳角度。
5.3打钻设备。煤矿瓦斯抽采钻机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及附属电器设备必须是防爆的;(2)钻机要体积小,轻便或解体方便,以利于搬迁;(3)钻机应能打水平、上向、下向任意角度的钻孔。
6抽放系统及附属装置的要求
6.1为避免设备浪费,节约资金投入,我矿抽放泵使用矿井原有设备,设备型号:ZWY-210-G/250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抽气量为210m3/min、电机功率250kw,一台使用,一台备用。6.2.抽采管路的选型原则。抽采管路系统应根据井下巷道的布置、抽采地点的分布以及矿井的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避免或减少主干管路系统的频繁改动,确保管道运输、安装和维护方便,并应遵循如下原则:(1)抽采管路通过的巷道曲线段少、距离短,管路安装应平直,转弯时角度不应大于50°。(2)尽量避开运输繁忙巷道,首选回风巷内铺设;若敷设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在人行道侧其架设高度不小于1.8m,并固定在巷道壁上,与底板、煤壁的距离应满足检修要求。(3)管路发生故障损坏,管道内的瓦斯不得流入采掘工作面、机房或机电硐室内。6.3管路的材质及连接方式:瓦斯抽放主管路选择¢400mm的阻燃、防静电螺旋焊缝钢管,管路采用螺旋紧固法兰盘连接方式,中间夹橡胶密封垫;工作面回风巷的支管路选择189mm螺旋焊缝钢管,管路采用螺旋紧固法兰盘连接方式,中间夹橡胶密封垫。
7钻孔施工要求
7.1打钻结束、换钻孔、移钻机时,必须断开钻机的电源。
7.2打穿层钻孔揭煤时,必须慢速钻进,并随时测定孔口及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以保证打钻地点2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8%,否则,要停止打钻,并断开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3打钻中,应时刻观察钻杆钻进情况,严防卡钻;如果发现喷钻、顶钻、卡钻、响煤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所有人员撤到反向风门以外安设压风自救装置处,并向调度室汇报,但不得拔出钻杆。
7.4打钻时,所有打钻人员必须思想集中,互相配合好,衣着要整齐利索,用扣扣好。不准用线绳捆扎袖口;不准围毛巾、戴手套、不准敞怀。钻机运转时,严禁靠近钻具及旋转部分;旋转部分必须有可靠保护罩,防止机械伤人、咬人事故的发生。
7.5钻机及电气设备下井前,由机电队长负责其防爆性能的检查,负责在使用过程中保证台台完好,杜绝失爆现象。稳钻前,必须首先检查维护钻场(施工地点至少10m范围内)的顶板和支护,清净煤矸和杂物,使巷道达到设计高度,确保打钻人员退路畅通无阻。
7.6钻机在运行过程中,钻机司机必须集中精力,谨慎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压力表的变化、钻进速度等。
8封孔要求
8.1下套管前,必须把抽放孔内煤、岩粉清理干净,同时检查顶板及巷帮支护是否要完好。
8.2下套管时,前后套管插接要牢固,人员要站在套管侧面,不要站在套管正下方,以防套管下滑伤人。
8.3下套管及封孔时,孔口做临时封堵,以防有害气体伤人。
8.4封孔前,必须清除孔内煤渣、煤粉,封孔要严密,不漏水。
8.5封孔材料采用为聚氨酯胶、棉纱。
8.6封孔管使用¢89mm3寸法兰套管,封孔深度不少于8m。
9结论
9.1经实践证明,综采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采用本煤层施工钻机硐室,打设高位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简单、操作施工方便,工作量小等特点。
9.2本次设计抽放硐室布置于煤层中,相对于在煤层上部施工高位抽放硐室方法,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可行,大大减轻了安全施工压力。
9.3相对于施工高抽巷道治理瓦斯技术,少施工一条全岩高抽专用巷道1250m,节约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根据统计,至少节约资金375万元。且保证矿井煤质不受影响,减少8250m?全岩矸石工作量,对于矿井环境保护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