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众医学》的半生缘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为《大众医学》写稿,始于1949年。那时的文章,由我的老师,内科专家过晋源教授命题(他是该刊的创办人之一)。当时,我26岁,当内科住院医师才一年,故文章的题目、内容,都属内科范畴,例如《腹泻和便秘》、《伤寒是怎样传染的7》等。最初几篇作品,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好评以及过教授和我的另一位老师、外科专家、该刊的又一创办人裘法祖教授的赏识。两位老师热情地鼓励我继续写稿。到1958年为止,我为《大众医学》写了23篇文章。
  从那以后,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和许多其他作者一样,与该刊中断了联系。
  自1978年《大众医学》复刊至2005年1月,《大众医学》又陆续刊出了我的30篇作品。那时,我的专业已改为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故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许多方面,主要作品有《疼痛——坏事还是好事7》、《艾滋病流窜五大洲》、《病从口入》等。
  历年来,我的这些拙作,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好评。例如,裘法祖院士说,读我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有一回,他看了我的一篇作品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并特地打来电话,告诉我他读后的感受。《大众医学》编辑部的评价则是“他的文章触角敏锐,视野开阔,文笔流畅,说理透彻,风趣幽默,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重庆医科大学卫生学校蒋承志老师来信说:“读了你的科普佳作《手——人体最脏的部位》,令人叫绝。作为范文教学,学生反映也很好。”他还准备把该文选人他主编的四川省中等卫校《语文》教材。《手》文还被《科普创作》杂志全文转载,在其1200多字的《编者按》中,《手》文被誉为“真是一篇精彩之作”。《大众医学》还曾摘登过董振华等老人的来信,说的是我在该刊发表的《鞭炮,请进历史博物馆》一文,他读了三遍,叫好不绝!他还把此文读给住处居委会读报小组的20多位退休老人听,个个拍案叫好!台湾乐群养生联谊会会长李焕明先生来函称“多次在《大众医学》杂志拜读大作,受益实多。您的文章深入浅出,看似平淡,实则精深,对一般读者极有裨益。”“另一位台湾朋友给编辑部发去传真,希望《大众医学》”多登一些像冯教授所写那样的文章”。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资深病理科医师盛克强看了我写的《“闹”与“静”》后,来信称赞我是“妙笔生花”。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丁维培教授说我的科普作品是“雅俗共赏”。
  鉴于读者们的这些反映和希望,《大众医学》编辑部从1994年4月至1995年10月为我在该刊开辟了《新为笔话》专栏。该专栏先后刊出了我的10篇文章。为一名作者设立专栏,在《大众医学》的历史上,迄今为止是绝无仅有的。
  我在《大众医学》发表的作品中,得奖等级最高的,是1993年12月的那篇《死亡牌香烟》,该文获1993年全国卫生报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经裘法祖院士的大力推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2年为我出版了一本“医学科普文选”,并以其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为书名:《人气我,我不气》。书中的52篇作品,大部分来自《大众医学》。裘法祖院士为该书写了《序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和《大众医学》几代主编、执行主编、编辑、记者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始终保持着联系。他们每年到武汉来组稿时,都会专程到我家来与我亲切交谈、合影留念,并馈赠诸如《辞海》等珍贵礼物。我虽未订阅《大众医学》,但几十年来,编辑部总是会按月给我寄一本杂志,使我从中不断地学到日新月异的医药卫生知识。
  由于作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大众医学》——这本我国资格最老,涉世最深的医学科普刊物,几十年来愈办愈好,日臻完美。她刊风严谨,内容翔实,丰富多彩。疾病防治、饮食营养、养生益寿、优生避孕、人与社会、心事/性事、特色中医、运动健身、专题讨论、专家论坛、医药新知、资讯服务等,可谓兼容并蓄,应有尽有。《大众医学》不仅在大陆受到千万“大众”的欢迎,而且还应台湾人民的要求,发行过台湾版。可见,海峡两岸的“大众”都爱读《大众医学》。《大众医学》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卫生期刊等众多国家级奖项和上海市著名商标等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大众医学》即将迎来她的60华诞。我在祝愿她老当益壮、永葆青春的同时,还希望有更多的作者,特别是更多的青年作者能写出更多的优秀医学科普作品奉献给大众。切莫受一些偏见的影响,说什么写科普文章比写科研论文“档次”低。要知道,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成果归于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科研论文和科普作品同样重要,后者是把科研成果直接传递给大众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位医务工作者一年写一两篇科普文章,不会影响他的主要工作。重要的是,不应当把科普写作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当把它当成是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当然,写科普文章也有其“学问”,就是要写得让读者感到“可读”“爱读”,真正从中受益。切不可把科普作品当作像教科书、论文那样来写,使读者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使科普文章失去了“普及”的意义。
其他文献
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癌性疼痛。据统计,70%的癌症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都伴有疼痛。其实,出现癌痛并不可怕。临床证实,有80%~90%的癌痛在医生的帮助下可以得到良好控制。那么,癌痛患者如何配合医生更好地控制疼痛,获得良好生活质量呢?看看专家如何为你支招。    初次出现疼痛,切忌慌张又失措    人们往往认为“一出现疼痛就表示肿瘤已到了晚期”,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导致肿瘤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有很
1、问:我今年40岁,现在是近视眼。听人说,近视眼和老花眼是相反的两种情况,可以相互抵消。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我的眼睛就不会变成老花眼?  答:老花眼是指眼睛视物容易疲劳,看细小的字不清楚,或需光线强一点,拉远距离才能看清楚的一种曲光不正状态。通常,老花眼度数常常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增加。一般从40岁开始,每增加5岁,老花度数约增加100度。所以,很多视力正常的人,45岁左右就开始戴老花镜。原来是
夏天气候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待在空调房内。可是你知道吗?空调在制造清凉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比如过敏。  夏天孵空调 过敏来偷袭    生活实例  “孵”空调,“孵”出哮喘和鼻炎  ● 4岁的佳佳上幼儿园小班,长得聪明伶俐。趁孩子放暑假的机会,爸爸妈妈带佳佳去外地旅游。晚上,佳佳一家住进了当地一家四星级宾馆。半夜,佳佳妈妈突然被一阵咳嗽声惊醒。起床一看,只见佳佳的小脸憋得通红,不停地咳嗽,还有点喘。
本期主题1:冬季高血压    主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钱文琪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视频精彩内容摘录:  ■冬季如何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①要定期自测血压,建议在以下几个时段测量:服药以前;服药以后3~4个小时;下午或者傍晚;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如感到剧烈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时候。②根据自测血压的情况随诊。看病的时候向医生出示
疗    降血压音乐疗法  国外研究人员把年龄45~70岁的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天听30分钟的古典音乐或印度音乐,另一组不听。试验1周和4周后的检测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音乐的这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降低,而另一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不大。专家指出,听音乐让人安静,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当然,每天听音乐降低血压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可听半个小时音乐,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平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即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地度过一年。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来调配膳食的传统,以达到天与人合、健康长寿的目的。  本栏目从本期开始将隆重推出十二个节气菜谱,每个节气菜谱突出适时、顺令、当季的特点,让读者了解不同节气该吃什么食物。“顺时气而养天和”,寓补于食,寓养于食,寓调理于日常生活,让我们的饮食更绿色、身体更健康。
美容是仪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是形与神、身与心的完美的结合,可以说健康是美容之本。  气功锻炼能调补阴阳,调畅气血,调理脏腑功能,保养精、气、神,维护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如此获得的自然美,其魅力是无穷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有效的,简便易学的一系列功法,组成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锻炼的方法。  比如放松功和强壮功,是古代内丹术的筑基功,通过放松和入静,进入气功态,达到健康心理状态的标
在临床上,常会碰到一些女性性病患者。她们到医院就诊时,病情已转为慢性,甚至进入晚期。由于失去了最佳的早期治疗机会,治疗的困难增加了,疾病的预后受到了一定影响。那么,为什么这些女性性病患者在早期没有能及时就诊呢?这是因为:有些性病在女性感染后往往临床症状不明显,没有严重的不舒服,因此不会引起足够重视。就这一点说,性病男女有别。  淋病  对于男性来说:属于尿道感染。一旦与有淋球菌感染的人性接触后,细
生活实例  张先生面瘫一年多了,一直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吃药、针灸、按摩,能做的治疗都做了,但都没有效果。为了治好面瘫,张先生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上海。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他的面神经完全瘫痪,需要做磁共振检查。老张心里嘀咕,上海的医生就是小题大做。两天后,老张去医院拿报告,发现报告上写着“面神经瘤”,顿时慌了神,急忙去找医生。医生告诉他,面神经发炎导致的面瘫,通常在面瘫后半年左右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否则
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错,需改用胰岛素吗  我父亲今年70岁,患糖尿病10年了,一直口服磺脲类药,血糖控制得还可以。有人说,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少。不知道父亲需不需要改用胰岛素? 还有,如出现严重饥饿和体重下降、能否通过增加主食和加倍用药来维持血糖达标?  济南 赵奎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华: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磺脲类药物使血糖控制得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