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趋势与企业家的憧憬和恐惧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时代最出色的企业家都经历过恐惧正是因为恐惧的关系才使得他们脱颖而出
  2018年,新的一页展开。面对技术驱动的全新时代,这些关键词被不断提起: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商用、零售再造……技术进步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令所有站在变革浪尖的企业,都不免心生迷茫。
  全新的周期,带来令人兴奋又战栗的行业趋势,是被拍死在沙滩上还是乘风破浪引领趋势,每个企业都不免面对关乎生死的战略选择。面对这样一个未知时代,《中外管理》也通过各方采访,全力了解企业家面对一个关键词的答案,这个关键词是——“恐惧”。
  “我们时代最出色的企业家都经历过恐惧,正是由于恐惧的关系才使得他们脱颖而出”,置身于剧变洪流中,每个企业都有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如何应对、探索方向,企业家需要找到自己的武器。
  海尔CEO张瑞敏不只一次面对这样的考验。事实上从2015年以来,我们已经不只一次从他口中听到他述说对于不可知探索的恐惧。作为互联网范式创新的管理者,他的办公室里长期摆放着巨轮倾覆的照片,标题是:“企业为什么失败”。
  危机感总会促使最优秀的企业家变革自己,探索下一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对于恐惧和焦虑的理解,反而会带领他们获得突破性的自我发现、创新以及创造。张近东无疑属于这其中的典范。2018年一开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宣布沿用T5年的“苏宁云商”全面更名为“苏宁易购”,打响了智慧零售的新年第一战。
  这是一个无比激烈的战场。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开年公开演讲中曾预测:在2018年中国即将发生最剧烈的一次零售革命。很可能出现的景象是,越来越多的新零售模式出现的同时,也有大量的新模式会在一两年内死亡,从先驱变成先烈。
  在这样一个创业失败率最多可以达到90%的世界,最具远见的人才能渡过重重难关。而其中的最优秀者面对不确定的事物以及风险,他们往往会主动迎向,而不是選择远离。
  应对物联网。张瑞敏做了什么?
  张瑞敏对恐惧的体验有多深,他领导海尔探索的组织创新就走得有多远。海尔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位置,因为太过超前而在全世界没办法找到一个企业可供参照,张瑞敏因而几次对媒体感叹,“最难的是没存一个路标”。
  新年的开端,每个企业都在谈论和思考如何迎接物联网,而早在13年前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构想时,就暗合了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提出的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方向:创建去中心化,“蜘蛛网”式以用户为中心的无边界生态圈。
  作为研究创新领导力的学者,凯文·阿什顿探访过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物联网探索的大型企业,他在2017年末到访海尔调研的点评却是:在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比海尔所做的准备更加充分。
  物联网概念从提出到有实质性突破,已经整整过去了18年,可见知易而行难。物联网出现以后,企业竞争变为平台和平台的竞争,或者说生态圈与生态圈的竞争。平台意味着用户要参与。大数据专家Bernard Marr分析2018年的技术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业发展的方向是平台”,并强调平台不是真正的服务提供方,而是大众的服务商。
  凯文·阿什顿说,衡量一家企业准备好进人物联网时代标准是看它“是否能把眼光投到公司之外”,海尔是国际上少数几家能够做到的公司。
  海尔的COSMOPlat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可以让用户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社群交互,让用户定义产品,真正做到了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售后阶段,都不断关注外部,关注终端用户,改善用户体验。这—充分适用物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通过向用户看齐,实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更好地了解用户,真正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价值。
  为了实现这些,张瑞敏在过去几年间对海尔组织模式进行了几乎颠覆性的创新,彻底粉碎了原有组织结构,打碎重构,去中心化,在企业内部搞创业。其理念之激进和实践之超前曾引发非议,也让吴晓波评价为,“当今管理理论界几乎无人有能力预判,海尔探索的是否为一条正确的求生之路”。
  三年前,张瑞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引用《易经》里的否卦爻辞作结尾:“倾否,而非否倾;倾否,先否后喜”——意指主动去打破封闭的局面,而非“否倾”,虽然一开始会非常困难,但是打破之后,最后一定会得到欣喜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张瑞敏的恐惧就像海尔办公大楼前的雕塑“未济”(《周易》中的一卦)一般从未停止,担心创新不能延续。而他在危机未发生前就推倒重建的勇气和超前理念,令所有人钦佩。
  通过彻底重构企业与市场、与员工、与上下游的关系,海尔最终变成了这样一个完全应物联网而生的开放性组织——自主经营体为基本细胞的并联生态圈,拥有按单聚散的平台型团队;管理无领导,自治小微组织里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创客,用户才是真正的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由关键性节点组成的复杂网络里,每一个节点都具有自主性和活力,可以为小众和大众同时提供服务。
  张瑞敏强调,海尔变成小微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终是希望把过去制造产品变成提供解决方案,就是说先把电器变成网器,再把网器变成网站,产生—种新的收入——“生态收入”。
  海尔搭建的价值共创网络,从关注产品价值转而关注其背后的生态价值,最终希望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或者免费,但是靠生态收入来保证。海尔为此创造出以用户乘数理论为基础的共赢增值表,让损益表的发明者一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奉之为时代创新。
  面对未来,张瑞敏相信,企业一定会消亡,但是组织不会消亡。所有的公司最后都应该变成网络组织,可以随着时代和外部的变化随时成长,随时成立或者随时消亡。而网络化的组织里,由于产品都变成物联网的节点,可以听到用户的真实反馈,持续不断从用户那里获取数据。数据可以用来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运营效率,改善服务水平等。而产品变成物联网的节点,前提是企业变成物联网的节点。
  这也是为什么海尔能够适应物联网时代,能够利用物联网时代提供的新条件和新技术。朝着这一概念发展,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物联网虽然让很多企业感到不适,却也留下了太多希望,海尔无疑占据了其中先机。   张瑞敏的憧憬是,海尔从创业33周年(2017年)开始,率先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引爆物联网的企业。而张瑞敏的每一次创新之外,都会有一个更远的地方,如他所说,“不管你昨天的脚印有多么深,都不能回头欣赏。因为那都是在海滩上的,潮水一来就都没有了”。
  零售变革下半场:张近东“造极”
  如果说物联网在2018年带给中国企业的挑战还只是鼓声渐起,零售业的变革则已如行至中段,如火如荼。
  过去一年,新零售、智慧零售从概念到实践都已被得到最大限度的讨论。2017年的风险投资案例中,对大型零售超市的并购案蔚为壮观,而且都是中国排在前几位的互联网公司展开的并购。
  为什么发生这种景象?吴晓波感叹:“所有线下空间存在的理由只有一条,就是它没有办法在线上简单地完成。这时候线下空间的场景革命就开始发生了。当人的体验、情感和购物之间形成一种新的粘連时,在中国将发生全世界最为激进、规模最大的一次零售革命”。
  面对这场零售革命,曾成功带领苏宁完成线下到线上突围的苏宁掌门人张近东蓄力已久。他相信2018年是苏宁智慧零售全面爆发的最好时机。而面对剧变,张近东最大的恐惧则是组织懈怠,没有激情——“企业如果非常安逸,最后必然会消亡”。
  苏宁早已有备而来。
  目前,苏宁已拥有一套完备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该方案自带方便快捷的操作系统(在线下就是可以一站式聚合各类业态的苏宁易购广场)和量身定制的APP用(云店、母婴、超市、体育、极物、影城、汽车超市、财富中心、小店、县镇店等各类专业店面)。
  难怪张近东豪言:“在电商领域里,苏宁是最懂线下商业的,而在线下商业中,也很少有人比苏宁更懂得电商运营”。
  苏宁曾经由线下店到电商,再到O2O云商的转型路径,是一条没有前者的艰苦求生之路。而到了万物互联的聚合商业模式时代,张近东同样期待苏宁不是跟随者,而是走苏宁自己的路。在苏宁集团最近的“年终大赏”年会上,他公开表示,苏宁将以“造极”之心,追求“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志,开创引领行业发展的智慧零售前沿力量。
  似乎是呼应张近东“2018年中国是世界企业最佳舞台”的开年预测,1月14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更名为“苏宁易购”。品牌名升级公司名的背后,是苏宁为下半场战局所做的准备。“苏宁易购”充分体现了智慧零售的内涵,即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个性化、场景化购物需求,也更符合苏宁未来的规划。
  在线上平台建设方面,苏宁将把现有的如乐拼购、海外购、特卖、极物等核心营销产品打造成行业的垂直领域的标杆;而同时也将结合行业趋势、企业资源探索更多的创新型营销产品。
  在线下平台建设方面,门店—直以来都是苏宁的优势和差异化的资源,而2018年的重点更多的是在建立互联网化的店面形态,创新互联网的场景业务,让苏宁真正拥有核心资源。
  在智慧零售生态系统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张近东一再强调企业需要不断去学习、运用最新互联网技术的原因,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数据意识。
  作为数据的航母,苏宁在原有六大产业基础上,提升了物流和科技产业的战略地位,形成以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这是苏宁易购为实现2020年目标对智慧零售生态圈的战略升级——一个物流、数据、流量为基础,聚焦智慧零售发展的生态圈。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苏宁易购未来20000家门店,除了商品销售融合功能以外,还透露出人文、精准人群和场景体验的服务方式的细化与多元。
  苏宁的门店优势,一直都是张近东在零售市场争夺的一把利剑。当传统零售业不被看好时,他也没有停下线下扩张的脚步,现在到了电商巨头争相走向线下之时,苏宁则大幅推进线下零售业态创新,将线下门店改造成运用人工智能科技推进场景革命的先进产物,代表作如苏宁无人店、乐拼购、AR易购、苏小语、颜值测试等零售黑科技。
  苏宁还深耕四六级市场,“零售云”就是为此推出的新物种,采用“合伙人”制度的联合运营,使得苏宁的渠道进一步下沉。2018年,零售云将成为苏宁开拓5000家门店的主力军。
  业界预判,2018年将是线上线下融合提速的一年,也是云联网与传统业态开花结果的一年。零售行业仍将处于积极转型和变革之中,面对新技术、新渠道的挑战,把握零售本质、紧随消费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获得发展先机。
  苏宁,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互联网+”,徐少春砸出云未来
  面对席卷全球企业的数字化,企业该如何变革?金蝶集团创始人徐少春从未停止过思考这个关乎企业生存、毁灭的问题。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首席执行官曾以一系列“砸”的举动让人们看到金蝶一次次砸碎过去,转型云端的勇气,“从砸PC、到服务器、办公室,再到ERP,都是为表转型决心,意在砸掉思维惯性和模式,砸掉认知的瓶颈。”
  徐少春的决心最终在3年后被验证——在最近一次管理论坛上徐少春不无骄傲地宣布,“三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剧烈变革,最后我们生存了并且发展了”。
  这并不是金蝶第一次经历颠覆性考验的转型,却是其历次转型中探索最久,确定方向后步伐最坚定的一次。
  最早从DOS财务软件坚定转人Windows,再从财务软件走向ERP,直到从ERP到现在进行时的云化转型,金蝶的每一次转型都在否定自我中避免被时代抛弃。而快速的自我颠覆力转也让金蝶占据了转型主动,砸出了金蝶云的未来。
  在面向云端的产品部署上,金蝶有已经获得350万企业用户的“云之家”,在电商SaaS领域有已经开发了Cloud-ERP,EC-OMS、EC-WMS、云POS等服务的管易云,以及面向物业管理的“我家云”等。目前金蝶“云业务”已经占集团总体收入的19%,并预计在2020年达到60%。   为了向员工表明公司专注于云应用的目标,徐少春曾在金蝶所在的灰色大楼里搞了个模拟海滩,有躺椅、吊床和棕榈树。模拟天空上有块投射屏幕,上面展示着金蝶的智能手机应用,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用它们运营业氖
  金蝶开拓云生态版图的眼光和速度同样令人赞叹。在SaaS领域,金蝶宣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投资硅谷初创公司PerceptIn,入股电商行业“管易云”,战略投资国内CRM第一品牌纷享销客等,印证了其“做SaaS快和准很重要”的战术要点。
  而与拥有遍布全球的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芯片等技术资源的华为联手,则指向了两者伟大的战略出发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前沿领域的深度合作。
  面对从云计算、人工智能到區块链的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徐少春的方法论是不断颠覆自我才能走得更远,“数字化技术几乎重构了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的价值链,金蝶要做的,就是拥抱变化、重构价值。借用陈春花老师的话: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
  为此金蝶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希望通过区块链将会计账目链接起来,最终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让假账无处容身,让天下没有假账;并研发出了智能财务机器人,通过对新技术的积极研发和尝试极力促进财务行业的AI化和物联网化:“未来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但财务领域必将是应用机器人最广泛的。金蝶正在稳健的布局。”
  如今,金蝶云已成为包括华为、腾讯、海尔、可口可乐等世界级企业在新时代的选择。IDC最新发布数据显示,金蝶云已全面超越国内外主流品牌,在国内企业级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
  作为国产自主创新技术的代表,金蝶曾经的崛起代表了信息化浪潮下中国企业办公软件市场20年的腾飞,最新引领的数字化转型则昭示了企业云服务新时代的刚刚开始。砸掉ERP也促使金蝶帮助万千有着迫切需求的企业加速走上云端,推动他们的数字化升级。而数字化转型的真正难点在徐少春看来其实是决心和远见。
  “今天金蝶的转型成果正是因其决心之大,转型也够早。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其实不是难点,在当前万物互联的情况下,组织和个体的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价值贡献和创造以及分享出来的。难点在于要把这样的管理思想哲学地融入和承载,只有这样金蝶云方可大器所成。”
  而如何判断企业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这位修行阳明心学却又同时带领着全球最前沿数字转型的企业家笃信,有两种伟大的力量推动行业和社会进步:互联网+的力量和致良知+的力量,“互联网+把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紧紧地链接在一起,致良知+把我们每一个人心与心链接在一起。结合互联网+和致良知+这两种力量,我们的方向就不会错。”
  探索未知时代的法则
  从海尔到苏宁、金蝶,最优秀的企业领袖为我们示范了面对全新未知的时代,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最前端企业家的探索通常都由战胜恐惧而推动。对未来的敬畏之心驱使他们采取行动——去解决难题并且改变世界,化行业趋势为企业优势。
  如同海尔、金蝶等所走过的路径,所有大企业在开拓新领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自身影响力大到无法开创新局面的情况,因此最终将走向自我破坏一途。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其风险,但无所作为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至2020年,全球前七大数位巨擘中,将有五家藉由‘自我破坏’来开创新的领先契机”,这是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副总裁暨杰出分析师Daryl Plummer最近的预测。
  他表示,科技创新的速度大幅超越多数企业能跟上的脚步,因此企业必须培养一种不论未来如何变化都能应对自如的心态,迅速培养不同的技术与能力。而走在创新最前端的数字巨擘为了不断延续创新的脚步,创造新的机会,其自我破坏的努力虽然有可能放弃自身优势,却有机会能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生态系统中为自己开创新的市场空间。
  数字创新企业的这一生存战略,对于所有处于转型漩涡中的传统企业而言,都具有震耳发聩的警示。这很可能意味着,一些制造企业正在通过学习模仿而努力建立的商业模式,却往往是最前沿的数字企业所掘弃的。这也预示着,通向未来之路,没有标杆和路标可以参照,只有自己去探索。没有战胜恐惧的颠覆性变革,不可能有这个时代的生存优势。
  Gartner预测,2018年到2019年,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就业机会将超过其创造的数量,而到了2020年人工智能创造的工作机会又将足以弥补其取代的数量,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重新改造旧的工作,并创造新的产业。
  在2018年,5G的商用将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手机远程视频、电话会议直播、无人驾驶汽车的语音识别和场景识别,遥控机器^都不再是问题。5G商用的背后,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各种新的应用空间和想象将被重新发现。技术创新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AI、语音和自然语言界面,以及区块链工具来改造和改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新的奇点正在不断被酝酿。对于企业而言,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又在哪里?如何在被时代颠覆前自我颠覆?每个企业都需要分头前行,探索新的算法。
  责任编辑:朱丽
其他文献
管控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的管理者不能仅仅给员工一个岗位  而是必须要给他平台和机会  让他能够真正创造价值  管理未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赋能以激活人。  在未来,你会发现所有可标准化、可量化、可考核的部分,其实都可以被机器人替代,唯—不能被替代的是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做管理的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一怎么让人有意义?  如果我们管理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管理这个工作也是可以被拿掉的。所以我们管理者
期刊
给造假者颁发奖牌/把敌人变成盟友  哲理的故事:  1856年,21岁的英国人托马斯·博柏利用自己的名字创立了Burberry(巴宝丽)品牌,并在英国南部贝辛斯托克市开设了第一家户外服饰店。很快,优良的品质和创新的面料使得Burberry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过了半年多,看到博柏利取得巨大成功,有一家眼红的服装经销商再也坐不住了,他开始效仿博柏利的做法,制作出一大批以假乱真的Burberry产
期刊
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战略错误,直接导致了大量产业洗牌的出现,该如何避免这类致命失误  每个大型美国企业都试图在互联网方面建立业务,但它们往往沿用了既有品牌名。  可结果是,取得成功的主要互联网企业都使用了新的品牌名称,而不是那些沿用既有品牌名称者:亚马逊、Facebook、谷歌、Twitter等,当然还有很多,包括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  这种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战略错误,直接导致了许多产业洗牌
期刊
编者按  22年前,《中外管理》杂志创始人杨沛霆教授带着几十位来自全国的市长走访云南玉溪,并在因盛產“红塔山”而名扬全国的玉溪卷烟厂,见到了时任厂长的褚时健。在1990年代,他带领的玉溪烟厂年创利税近200亿元,这样的税收贡献放在今天也同样为天文数字。同时,褚时健还率先在国内采用了外包管理模式,当时,他认为烟草业的核心能力体现在烟丝上,其他如包装、过滤嘴等等都不重要,因此而大胆外包给了周边的乡镇企
期刊
“风投女王”徐新,曾是很多创业大咖的引路人,她对时代变化有着怎样的犀利洞察?创始人又应如何跟上这个时代  新生代生活家居品牌NOME(诺米),刚刚获得今日资本投资时,门店加起来不足10家,成立不到一年。在如此“简陋”情况下,让我们以2500万元陕速投下,到底凭什么?  其实任何投资行为都绕不开两点——投人和投赛道。  诺米创始人陈浩是我投资的创始人当中年纪最小、学历最低的。奇葩的是,这位只有小学学
期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企业家和职业人士,我们该怎样奋斗呢?  第一,需要目标明确、结果导向、使命必达  每家企业和每位职业人士,首先对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有个非常清晰的界定。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制订目标时应是结果导向型,而非资源配置型。结果导向就是先确定了目标,再寻找资源和创造条件。我们不能按照“有多少面粉做多少馒头”的思路开展工作,这样往往就会受限于各种困难,条件不足就成为理由。  第二,需要努
期刊
1991-2018,《中外管理》27岁。  27年沧海桑田,没有几本刊物能像《中外管理》这般走过如此漫长的时代巨变,至今依然屹立媒体潮头。仅此一项,我们足以骄傲。但更令我们骄傲的,是跨越27年历史和我们一起亲历成长的中国企业。  是他们,掀起了1990年代的市场经济热潮,走过了1992年的下海创业,历经了1998年的改革风暴、企业改制,开启了2003年的互联网浪潮,创造了2005年的电商革新,熬过
期刊
又要过年了。对于多数商界精英而言,过年的价值不再是爆竹与春晚,甚至也未必是展望来年之计,而是应酬尽孝之余,能够沉心思考一吓我们的人生。  為什么司马懿会赢?  人生不一定都在体验进步一好比全国观众居然无法继续舒展地通过电视来品味司马懿的文韬武略,而被迫龟缩在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前“管窥”悲喜人间。而人生又在沉浮间充满了弹性-—诚如司马懿可以穿上孔明所讥赠之女服,可以承受曹爽所强加之屈辱,我居然也皱着眉
期刊
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新年规划,且让规划真正落地呢  2017年转眼即逝,回想这一年的目标实现状况,大家一定很有感慨,业绩达成者感叹于自己的超强能力发挥;业绩未完成者哀鸿于环境的变化、大势的不好。真的如此吗?如果说2017g就让它翻篇,请问,如何度量下一年的目标?这似乎又是—场人人PK大战。  新年伊始,各企業都开始各显神通地做2018年的规划,同时辅以绩效考核,以为只要做到这些,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看着
期刊
一、无私之心带动众人  调动人的积极性,原动力只有一个,就是公平无私。领导人的一项指令能使属下士气高昂,也能使属下痛苦不堪。领导人若根据自己的利害得失发出指示、作出决定或者感情用事,那就没有人愿意跟随他。作为领导人,首先必须明确摆正自己的位置。然后,摒弃自利自欲,在为自己的团队这一大义之下,确立自己的坐标轴。  二、自我牺牲赢得信任  一个组织要做成某件事情,一定需要相应的能量,而获得这种能量就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