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t轴重重载道岔护轨垫板结构设计与优化

来源 :铁道勘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30 t轴重重载道岔护轨强度及变形要求,给出不设间隔铁(方案一)、采用间隔铁(方案二)两种护轨垫板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二在竖向变形、水平变形和板底拉应力方面均小于方案一,故推荐方案二为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既有线护轨强度和变形最大值分别为171.2 MPa、2.235 mm,满足重载道岔使用要求,但在长期观测中,发现有护轨间隔铁螺栓折断现象,系螺栓提前承受轮载传递的横向力所致。采取的优化措施:取消间隔铁结构,在基本轨外侧设置轨撑,底板宽度由180 mm增至220 mm,撑板宽度由70 m
其他文献
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现象,此时传统的MPPT算法容易陷入局部寻优而失效。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寻优的MPPT算法。通过对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可能存在的峰值点电压,作为粒子位置的初始值,同时引入状态因子δ对惯性权重、学习因子进行线性调整,以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减小追踪过程的震荡。最后将标准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
建筑表面换热系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基础计算参数。为研究实际建筑表面热流与换热系数的波动趋势,为换热系数的取值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合理的实测依据,采用一种新型超薄热流传感器,利用直接热平衡法,实测了西安采暖季期间的某办公建筑外墙,获取了外表面的辐射、对流及总热流,对流与辐射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期间外表面辐射与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在2.19~11.32 W/(m2·K)和0.15~6.58 W/(m2·K)之间变化;总热流中辐射热流平均占
为了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和并网电流质量,提出一种L+LCL型双频单相并网逆变器,集成一个低开关频率的逆变单元和一个高开关频率的整流单元,低频单元负责向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致使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减小、一次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传统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含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模型。以电网频率变化率初始值、频率最低跌落点、超调量和稳定时间作为评估频率调节动态过程的特征量,定性分析了新型的光伏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参数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最后,在PSCAD/EMTDC电力仿真软件中搭建两区四机仿真模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机理分析其有效性和新型调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提出一种可脱离城市电网自行工作的机械通风型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和性能实验。通过开展实验研究,验证集热器自驱动运行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其内部温度分布、光电效率及光热效率分析,获得了其工作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集热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上升阶段、前过渡阶段、准恒温阶段、后过渡阶段、下降阶段),存在一个持续时间约2 h的准恒温阶段,在这个阶段自驱动集热器的出口温度、空气流量几乎维持恒定。在光伏组件45°置于首腔的情况下,集热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准恒温阶段达到最
针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吸热器,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指向点设计与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指向点动态调度问题转换为遗传算法寻优问题,
在HERIC电路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中点钳位型HERIC拓扑。该拓扑通过在光伏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容的中点与主电路桥臂之间加入2个开关管,将桥臂处2点电压有效钳位且电压值为输入端电容电压的一半,且共模电压保持不变,从而达到抑制漏电流目的。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电路具有效率高、抑制能力好的特性。
从技术型虚拟电厂角度考虑内部网络运行约束和安全约束,建立计及配电网灵活性和经济性的技术型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建立灵活性指标以保证系统各个时段运
为进一步提高运营线路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降噪性能,最大限度降低地铁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提出一种在浮置板上增设配重装置的措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不同参数配重装置的动力仿真分析,得出质量增加20%的配重装置综合指标最优。在浮置板自身振动加速度增加不多前提下,降低钢轨和浮置板的垂向位移,隧道壁Z振级较既有浮置板减少3.26 dB。选取100 m试验段,对改造前后隧道壁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进行测试评估。安装配重装置后,隧道壁垂向振动降低2.73 dB,室内振动降低2.75 dB,室内二次
提出一种改进型全桥并网逆变器,通过交流解耦单元实现在续流阶段光伏侧与电网侧隔离,并通过双向钳位电路将共模电压钳位为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保证共模电压恒定,从而抑制共模漏电流。给出所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调制策略以及钳位电路,并将该逆变拓扑与已有典型拓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所提逆变器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