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部件、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电梯生产中。无机房电梯应运诞生了,它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传统的电梯机房,原机房层作为建筑的一个楼层,给开发商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梯,无机房电梯生产技术完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本文主要论述了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对优化电梯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提升电梯系统综合性能水平,创设显著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无机房电梯 井道布置 驱动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3-01-01
一、概述
无机房电梯是在建筑市场激烈的成本竞争和电梯行业迅速的技术进步前提下问世的,不是简单的电梯无机房的局部改进,更是电梯技术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多方面变革。目前,无机房电梯采用的一些核心技术将会被推广应用到其他电梯产品上,从而带动了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无机房电梯的安全技术与管控水平都得到了优化提升,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无机房电梯的建设,不仅能够在空间方面减少建筑面积,还能够有效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在我国,无机房电梯应用技术已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电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酒店、住宅、高层建筑、商场中心等场所,并真正成为电梯工业发展中的主流技术产品,是电梯现代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二、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
(一)井道布置方面
电梯的机房与电梯内井道的布置密切相关,无机房电梯的首要难题是在不设机房的条件下,如何将轿厢、对重、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关键部件布置在一般电梯井道内。如果取消机房后,通过加大井道截面尺寸或者增加井道顶层高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那将得不偿失,反而加大了井道布置的难度。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巧妙利用井道空间、研制特殊电梯部件和开发新型驱动方式。通过合理的技术设计将驱动装置和控制箱安装在井道的空间之内。
1、巧妙利用井道空间
(1)井道顶层空间
这一方案主要是采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扁形盘式驱动主机使其能安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井道壁之间,而把控制柜与顶层层门装成一体。在层门上面安装上控制器,这样就能在顶层轿厢与井道壁之间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驱动主机和限速器与有机房电梯受力工况相同,便于控制装置的调试与维修工作开展。其缺点是电梯的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提升高度的最大值受到驱动器外形的制约,紧急盘车操作复杂困难。
(2)井道底坑空间
这一方案是将驱动主机安放在底坑内,把控制柜挂在靠近底坑的轿厢和井道壁之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电梯的载重量、额定速度和和提升高度不受驱动装置大小的影响,紧急盘车操作方便容易。劣势是因驱动和限速与传统的电梯运行方式不同,就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设计才能工作。
(3)井道侧壁开孔空间
这一方案是在电梯顶层部分的井道壁上留个孔洞,将驱动主机和控制安放在顶层井道侧壁预留开孔之内。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增加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最大提升高度和能够选配普通电梯使用的驱动主机和限速器,也能使驱动和限速装置能与普通电梯互用,安装维修和紧急盘车操作也较方便。弊端是开孔操作的需求要求顶层和井道侧壁的厚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在井道壁开孔外侧的位置设置检修门。
2、研制特殊电梯部件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为了满足不同井道布置的需要,已经投入使用的主要特殊电梯部件有:结构紧凑并能满足不同工况的新型驱动主机;构造简单且能减小宽度和高度外形尺寸的连体轿厢轿架;具有较高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柜;符合GB7588规定和可以设在井道不同位置的新型限速器;能够装在轿架梁上端或下端的单提位安全钳系统;简单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紧急操作装置。
3、开发新型驱动方式以解决无机房电梯井道布置的实际困难
目前,已经开发问世的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轿厢或对重、摩擦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轿厢以及钢丝带曳引驱动轿厢和对重。它们的共同思路是通过压缩驱动主机尺寸或者简化传动机构环节来处理井道布置问题。
(二)驱动方式方面
改进电梯驱动方式是无机房电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钢丝绳的牵引来完成驱动。与传统的驱动方式相比,钢丝绳牵引的方式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采用2:1曳引比,将牵引驱动的转矩变成原来的一半并将牵引轮的转速提高为原来的二倍,真正实现了主机外形尺寸的压缩;二是进行主机的无齿驱动和外型上的扁形盘式改造,研制扁形盘式同步无齿驱动主机,使新型的驱动主机能够顺利的安装在井道壁和轿厢之间。
2、直线电机完成驱动。这一方式不需要进行对重,将永久磁铁直接安装在轿厢上,把线圈固定在对应侧的井道壁上,形成一个由直线电机直接进行轿厢的运动驱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线圈的架设,通过组成的直线电机间接驱动轿厢上处运动。
3、磨擦轮驱动。这一驱动方式所采用的是将带有磨擦轮的驱动主机直接安装在轿厢底部,摩擦轮通过接触轿厢的导轨,再借助压轮产生的正压力,主机驱动起来会使摩擦轮产生摩擦,用所产生的磨擦力来驱动轿厢沿着导轨上下运动。
(三)顶层高方面
1、轿厢
通过压缩轿厢高度来减小井道顶层高度,采取的途径是选取最小轿厢内部净高度和尽量减小吊顶所占轿厢高度空间。
2、轿顶护栏
如果轿厢顶部装有安全护栏,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轿顶护栏就成了轿厢顶上的最高部件和成为决定顶层高度的关键因素。轿顶护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安装或检修电梯时防止操作人员坠入井道,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轿顶不允许站人。所以,可将轿顶护栏设计成插接式,在安装检修时,应该将活动的部分提高到安全高度并销接,直到正常运行前再将活动的部分退回到较低位置。
3、极限开关
正常状况下,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间起作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减小顶层极限开关起作用的安装距离,从根本上减小轿厢位于顶层时对重与缓冲器的安装距离,最终达到减小井道顶层高度的目的。
4、对重
无机房电梯通常将对重与驱动主机布置在轿厢与井道壁的同侧空间之内。当电梯额定载重量较小和相应的井道截面尺寸有限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对重高度来压缩其需要占据的井道垂直方向投影面积,由此出现的是对重而不是轿厢决定顶层高度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与前顶层极限开关理由相同而减小底层极限开关的起作用安装距离;二是不改变对重与缓冲器安装距离的条件下降低对重缓冲器的安装高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有着独特的特征,在行业中得到了全面的认同,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无机房电梯核心技术的特色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内涵,来制定出科学的应用策略,从而弥补了各环节中的不足,提供更为优质的电梯服务。
四、参考文献
【1】陈志国《浅析无机房电梯的检修及救援操作》[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2年10期。
【2】黄德启、伊新《浅议无机房电梯与液压电梯的选择》[J],《山西建筑》2014年04期。
【3】高玉林《无机房电梯技术及发展综述》[J],《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4】黄小燕《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及维保的特点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3期。
关键词 无机房电梯 井道布置 驱动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3-01-01
一、概述
无机房电梯是在建筑市场激烈的成本竞争和电梯行业迅速的技术进步前提下问世的,不是简单的电梯无机房的局部改进,更是电梯技术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多方面变革。目前,无机房电梯采用的一些核心技术将会被推广应用到其他电梯产品上,从而带动了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无机房电梯的安全技术与管控水平都得到了优化提升,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无机房电梯的建设,不仅能够在空间方面减少建筑面积,还能够有效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在我国,无机房电梯应用技术已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电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酒店、住宅、高层建筑、商场中心等场所,并真正成为电梯工业发展中的主流技术产品,是电梯现代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二、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
(一)井道布置方面
电梯的机房与电梯内井道的布置密切相关,无机房电梯的首要难题是在不设机房的条件下,如何将轿厢、对重、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关键部件布置在一般电梯井道内。如果取消机房后,通过加大井道截面尺寸或者增加井道顶层高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那将得不偿失,反而加大了井道布置的难度。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巧妙利用井道空间、研制特殊电梯部件和开发新型驱动方式。通过合理的技术设计将驱动装置和控制箱安装在井道的空间之内。
1、巧妙利用井道空间
(1)井道顶层空间
这一方案主要是采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扁形盘式驱动主机使其能安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井道壁之间,而把控制柜与顶层层门装成一体。在层门上面安装上控制器,这样就能在顶层轿厢与井道壁之间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驱动主机和限速器与有机房电梯受力工况相同,便于控制装置的调试与维修工作开展。其缺点是电梯的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提升高度的最大值受到驱动器外形的制约,紧急盘车操作复杂困难。
(2)井道底坑空间
这一方案是将驱动主机安放在底坑内,把控制柜挂在靠近底坑的轿厢和井道壁之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电梯的载重量、额定速度和和提升高度不受驱动装置大小的影响,紧急盘车操作方便容易。劣势是因驱动和限速与传统的电梯运行方式不同,就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设计才能工作。
(3)井道侧壁开孔空间
这一方案是在电梯顶层部分的井道壁上留个孔洞,将驱动主机和控制安放在顶层井道侧壁预留开孔之内。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增加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最大提升高度和能够选配普通电梯使用的驱动主机和限速器,也能使驱动和限速装置能与普通电梯互用,安装维修和紧急盘车操作也较方便。弊端是开孔操作的需求要求顶层和井道侧壁的厚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在井道壁开孔外侧的位置设置检修门。
2、研制特殊电梯部件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为了满足不同井道布置的需要,已经投入使用的主要特殊电梯部件有:结构紧凑并能满足不同工况的新型驱动主机;构造简单且能减小宽度和高度外形尺寸的连体轿厢轿架;具有较高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柜;符合GB7588规定和可以设在井道不同位置的新型限速器;能够装在轿架梁上端或下端的单提位安全钳系统;简单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紧急操作装置。
3、开发新型驱动方式以解决无机房电梯井道布置的实际困难
目前,已经开发问世的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轿厢或对重、摩擦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轿厢以及钢丝带曳引驱动轿厢和对重。它们的共同思路是通过压缩驱动主机尺寸或者简化传动机构环节来处理井道布置问题。
(二)驱动方式方面
改进电梯驱动方式是无机房电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钢丝绳的牵引来完成驱动。与传统的驱动方式相比,钢丝绳牵引的方式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采用2:1曳引比,将牵引驱动的转矩变成原来的一半并将牵引轮的转速提高为原来的二倍,真正实现了主机外形尺寸的压缩;二是进行主机的无齿驱动和外型上的扁形盘式改造,研制扁形盘式同步无齿驱动主机,使新型的驱动主机能够顺利的安装在井道壁和轿厢之间。
2、直线电机完成驱动。这一方式不需要进行对重,将永久磁铁直接安装在轿厢上,把线圈固定在对应侧的井道壁上,形成一个由直线电机直接进行轿厢的运动驱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线圈的架设,通过组成的直线电机间接驱动轿厢上处运动。
3、磨擦轮驱动。这一驱动方式所采用的是将带有磨擦轮的驱动主机直接安装在轿厢底部,摩擦轮通过接触轿厢的导轨,再借助压轮产生的正压力,主机驱动起来会使摩擦轮产生摩擦,用所产生的磨擦力来驱动轿厢沿着导轨上下运动。
(三)顶层高方面
1、轿厢
通过压缩轿厢高度来减小井道顶层高度,采取的途径是选取最小轿厢内部净高度和尽量减小吊顶所占轿厢高度空间。
2、轿顶护栏
如果轿厢顶部装有安全护栏,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轿顶护栏就成了轿厢顶上的最高部件和成为决定顶层高度的关键因素。轿顶护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安装或检修电梯时防止操作人员坠入井道,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轿顶不允许站人。所以,可将轿顶护栏设计成插接式,在安装检修时,应该将活动的部分提高到安全高度并销接,直到正常运行前再将活动的部分退回到较低位置。
3、极限开关
正常状况下,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间起作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减小顶层极限开关起作用的安装距离,从根本上减小轿厢位于顶层时对重与缓冲器的安装距离,最终达到减小井道顶层高度的目的。
4、对重
无机房电梯通常将对重与驱动主机布置在轿厢与井道壁的同侧空间之内。当电梯额定载重量较小和相应的井道截面尺寸有限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对重高度来压缩其需要占据的井道垂直方向投影面积,由此出现的是对重而不是轿厢决定顶层高度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与前顶层极限开关理由相同而减小底层极限开关的起作用安装距离;二是不改变对重与缓冲器安装距离的条件下降低对重缓冲器的安装高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有着独特的特征,在行业中得到了全面的认同,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无机房电梯核心技术的特色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内涵,来制定出科学的应用策略,从而弥补了各环节中的不足,提供更为优质的电梯服务。
四、参考文献
【1】陈志国《浅析无机房电梯的检修及救援操作》[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2年10期。
【2】黄德启、伊新《浅议无机房电梯与液压电梯的选择》[J],《山西建筑》2014年04期。
【3】高玉林《无机房电梯技术及发展综述》[J],《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4】黄小燕《无机房电梯的核心技术及维保的特点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