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实践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周恩来科技人才思想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其早年教育经历中对科技认知的影响。战时周恩来根据国家抗战的需要,提出科技人才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主张充分利用国际现有科技人才,同时建议自主培养及中外联合形式相结合;主张对科技人才要求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优待,同时在政治上争取他们的支持。周恩来对战时科技人才问题的思考及其实践,尽管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无法较好的予以贯彻,但对于以后新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中华文明传承上千年,这其中不光包括各种科技产品、诗文著作,同样也包括很多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我们中国的劳动人民在工作之余创造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利于孩子身心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演示性叙述具有展示、不可预测与即兴、受叙者参与、非特有媒介等特点。纸媒小说是典型的记录类叙述文本,而网络小说的生产却体现了明显的类演示性叙述特征。网络小说以文字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直接关系到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协调性、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也是其主体内容。王新建教授撰写的《包容性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上之思与形下之维》一书,恪守经济
我们迄今对道德的界定,无疑侧重在学理规定的层面,忽视乃至无视了生活的视角,导致道德脱离生活。文化强国的实践,道德文化是其主要的内容,但道德文化在强国实践中的实际承担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怎样做人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核心是对“人欲”的态度问题。周恩来是人的价值,即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的最早觉悟者,也是人生价值最好追求者、践行者、
《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在编辑思想上独具匠心,它在"史""诗"交融的视界中选择、编排诗作;它在"传统"与"现实"相通的视界中,强调周恩来精神的现实意义。诗集艺术地表达
作为与世界观、认识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与否,事关智库建设的成效甚至成败。陈云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实践中,非常重视思想方法并形成一系列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