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戊肝仍有局部流行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跃新

  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种。近年来,有关乙肝和丙肝的科普宣传较多,大多数人对乙肝和丙肝有所了解。然而,提到甲肝和戊肝,很多人还比较陌生。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等途径传播不同,甲型、戊型肝炎病毒经消化道传播。可以说,甲肝、戊肝都是“吃”出来的。

甲肝、戊肝:相似的“两兄弟”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感染所致的一种以肝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甲肝病毒经口(消化道)侵入人体,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脏炎症,并排至胆道、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甲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如在25℃干粪中可存活1个月,在室温下可存活1周,在贝壳类动物体内可存活数月。若甲肝病毒随粪便污染水源、农田、菜地、果园,被污染的蔬菜、水果及食物未经清洗或煮熟,则甲肝病毒即可经口进入人体,引起急性甲肝。
  急性甲肝患者有发热、乏力、畏寒表现,继而出现恶心、厌食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有的患者还会有肝脾肿大、腹胀等症状。一般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肝脏炎症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正常值升高数倍,甚至数百倍,甲肝病毒抗体IgM阳性可确诊甲肝。大多数患者经1~4周病情好转,预后良好,极少演变成慢性肝炎。
  戊肝由戊肝病毒(HEV)感染所致,传播途径与HAV相似。急性戊肝也是自限性疾病,症状和甲肝类似,血清戊肝病毒抗体(抗-HEV)或HEV RNA阳性即可确诊。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患戊肝后容易发展成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20%左右。此外,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戊肝后,容易转变成慢性肝炎。
  甲肝和戊肝这对“兄弟”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均为经消化道传播,若进食未煮熟的食物,就有患病可能;其次,两者的症状类似,须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才能区分;第三,两者都表现为急性肝炎,呈自限性,通过合理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卫生条件改善,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卫生条件较差,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和戊肝在我國城乡均有流行,尤以农村地区为多,甚至时常发生局部暴发流行。由于甲肝和戊肝流行的地区往往可能存在水源或食物安全问题,所以容易出现集体患病。如1988年上海市曾经发生甲肝大流行,近30万人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患上甲肝。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卫生的重视,甲肝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局部地区仍有小范围流行。

戊肝发病超过甲肝,食物污染是主因


  过去,戊肝主要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夏秋雨季或洪水过后,因水源污染而出现暴发流行。目前,我国各地仍有戊肝小范围流行的报道。自2011年至今,戊肝病毒已超过甲肝病毒,成为导致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据统计,全球现有2000万戊肝病毒感染者,每年有300万人患病,7万人死亡。
  人们的生活条件在改善,为什么戊肝却没有消失呢?研究发现,当前导致戊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被污染,而非水源污染。戊肝病毒存在于家畜(猪、牛、羊)、家禽(鸡、鸭、鹅等)及野生动物(野猪、骆驼、鼠等)的体内,人类在接触或进食被戊肝病毒感染的动物后可患病。
  此外,戊肝病毒感染已从过去的中青年人群高发,逐渐转变为中老年及免疫低下者高发。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戊肝发病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养猪业从业者、农民及老年人是戊肝的高风险人群。

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治疗甲肝、戊肝的基础


  尽管急性甲肝、戊肝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但只要科学认识,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被治愈。一般情况下,患者粪便中无病毒排出(约3周)即可解除隔离。目前,尚无针对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的特效药,需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清除病毒,故治疗上强调注意休息、勿劳累、不饮酒、不用伤肝药物、保证营养等措施,患者应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服用保肝药物有利于减轻肝脏炎症,恢复肝脏功能,但不宜过多用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症状减轻及肝功能好转后,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直至恢复日常工作。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了解肝脏恢复情况。

预防:把好“入口”关, 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甲肝和戊肝均经消化道传播,只要把住“入口”关,这两种病毒性肝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生鱼、虾,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其次,平时应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茶具和生活用品要经常消毒。第三,聚餐时提倡用公筷、公勺,最好实行分餐制。第四,工厂 、学校、建筑工地等单位的集体食堂要加强卫生管理,加工凉、热菜的工具和容器要分开,并定期消毒。
  目前,甲肝和戊肝均有疫苗可用,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或戊肝疫苗,促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甲肝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已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凡是对甲肝易感者均应接种。2012年,我国研制的全球首个戊肝疫苗获准上市,临床应用显示,保护率可达100%。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以上的易感人群,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养殖业、餐饮业从业人员等。
其他文献
赵安静邹文斌  腹泻发生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并非所有腹泻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通常,只有细菌感染性腹泻才需要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非感染性腹泻病因复杂,与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性腹泻等有关,滥用抗生素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  宜:可以用抗生素  1、细菌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
医生手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牙科治疗的特殊性——各类牙钻、超声动力系统的使用易造成飞沫喷溅,为防止病毒传播,口腔专科门诊暂停。于是,我便转去了口腔急诊应诊。一天,诊室来了一位小伙子,他眉头紧锁,左颊红肿,嘴只能微张,原来是“长智齿”了。经过一番检查后,我诊断他患上了“智齿冠周炎”。幸好就诊及时,尚未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经过对症处理、两次换药后,他的症状明显缓解。最后一次复诊时,我叮嘱他疫情过后
医生手记  55岁的张先生有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一个月前经磁共振检查发现肝内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肿块,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同时,张先生的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存在重度肝硬化。张先生若接受手术治疗,风险很高,进行局部消融是比较好的选择。消融术后1天,张先生就出院了。1个月后进行增强磁共振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坏死,肝功能指标也有所好转。我告诉张先生,他的肝癌治好了,以后定期随访即可,他都有点不敢相信。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虽然艾滋病出现至今还不到40年,但其传播迅速,危害严重,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消除恐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艾滋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能为防控艾滋病做些什么呢?  为控制
谣言一:胡萝卜必须过油炒  真相:蒸制才是烹调胡萝卜的最佳方法  分析: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对维护皮肤、视力健康和正常免疫功能都是必需的。胡萝卜素只溶于油脂而不溶于水,常被认为必须经过油炒,才能被人体吸收。其实,胡萝卜素的吸收过程发生在小肠,只要进入小肠的食糜里有脂肪,就足够使胡萝卜素被吸收了。  实际上,油炒胡萝卜算得上是“最不友好”的烹调方式。胡萝卜素在油炒的高温下不
药品的非法广告,已经成了公害,屡禁不绝。在电视、在大众报纸,在网络,处处都可以看到药品广告。甚至你走在街上,都可能“被收到”药品广告单。不法厂家、不良媒体等无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时常发布虚假药品广告,混在合法的药品广告中,使人防不胜防。而相信虚假药品广告购药吃药,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受害于毒副反应,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危害甚多,不得不防。  那么,如何避免被虚假药品广告忽悠?下面4招有助于大家提高
“菠菜颜色那么深,是不是化肥施多了?”“反季蔬菜到底能不能吃?”“冬天有没有应季蔬菜?”一到冬天,类似的疑问就多了起来。实际上,真相是——  蔬菜“绿得发黑”,营养价值更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范志红(副教授) 王淑颖  绿得发黑:叶菜营养价值高的标志  提到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绿叶菜。鲜为人知的是,叶色深绿甚至绿得发黑的绿叶菜营养价值更高。这是因为,绿叶颜色越深,说明叶绿素含
胃药是指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等的药物,一般分为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抑酸药、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胃肠动力药、铋制剂(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五种类型。其中,铋制剂、铝制剂(如氢氧化铝、硫糖铝)因含有金属铋、铝,被通俗地称为含“金”制剂。  铋制剂  铋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正常情况下,铋制剂口服后在酸性胃液中形成不溶性铋盐,呈胶状物覆盖在溃疡面上,
专家简介  李杰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产科感染和肝病专业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乙型肝炎学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乙肝病毒的病原学、分子病毒学、预防及流行病学。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
前段日子,社会上流行喝甘草水养生;有些基层医生也喜欢在各类汤剂中添加甘草,因为据说它能“解百毒”。殊不知——    甘草是中医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从有文字记载起,至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甘草味甘性平,能入心、脾、胃、肺经。临床应用甘草有“生用”“蜜炙”之别,生品甘草性微凉,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解药石之毒。蜜炙品甘草性微温,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气短。    甘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