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教学融入德育的探索与反思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结合课程特点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使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教书与育人在实践中紧密结合.
其他文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本文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实训基地建设为例,进行校企共建专创融合型实训基地探索,并形成“三共同、一共享”的建设路径,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的衔接课程,其课程特点是涵盖药品种类丰富、药物作用机理复杂、临床应用繁琐.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医学院校的授课模式有了很大改进,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然而,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高职院校教师不得不面对新形势下这种在线授课教学模式,并开展研究,将其与学校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融合.本文就这种新授课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本研究抓住叙事医学的三要素,即关注、再现与归属,从优化认知—丰富情感—内化行为的思路入手,确定叙事医学视角下医学心理学教学的科学路径,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从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特征关注患者需要,共情患者感受,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进而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科学发展.
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扬长避短,将班级建设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积极实践探索.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在有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开展专业学习指导、班级与个人目标管理、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开展等6个调查项目中,学生对兼职辅导员和专职辅导员的认同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进一步实践研究.
高职类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使学生进入职场后迅速适应新岗位,成为优秀的营销人才.本文分析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初步教学探索.
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基于该课程特点,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开学第一课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为后续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奠定基础.
疫情防控常态化引发医学生就业新问题:就业信息的不确定性、就业能力的不稳定性、就业心理的不安全感.本文聚焦医学生就业模型转换的4个视角:思想、理念、形式、意向,提出构建医学生就业体系的四维平台,即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人才培养整合平台、专业技能实践平台、校企合作联动平台.
目的 探讨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校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部分班级老年护理课程应用参与互动式教学模式(教改班),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对教改班与非教改班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度进行比较,并在课程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两班学生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意向.结果 教改班班级学习总频次、人均课堂互动频次、期末总评成绩等均高于非教改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教改班对老年人的关注更多,毕业后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更多.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通过校园植物、野外实践、现代化设备、网络资源等途径,增加实践课时,培养学生识别药用植物、规范采集和制作标本、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应用现代化工具等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为提高医学检验类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本文提出现阶段医学检验类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如教材选择的盲目性、师资队伍的薄弱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局限性,对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从课前的教学准备、课堂的教学过程和课后的教学评估3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