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崎吾朗
1967.1.21生,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工学科毕业。
原本从事建设顾问工作,2001年负责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的总和设计,并担任第一任馆长。2006年担任动画片《地海战记》导演与主题曲及插曲的作词工作,2011年与父亲合作第二部动画片《来自红花坂》,在日本票房飙破17亿日元。
宫崎吾朗是宫崎骏的儿子,他肯定会一直如此被介绍,这是荣耀,也是枷锁。尤其当他与父亲同行,却超越不了父亲;不止别人这么说,宫崎吾朗也这么认为。
但至少他没有因此逃避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做动画,而和原本势如水火的父亲合作的新片《来自红花坂》,是一个美丽、内敛又开阔的和解。
同样做动画、逃脱不了父亲巨大阴影;但父子俩今日能走到这里,过程之惊心动魄,可足以拍一部《天空之城》再加上一部《神隐少女》。无须从宫崎吾朗小时候说起。不过3年前他执导首部动画片《地海战记》时,摩羯座的父亲还到处骂这儿子“没才能”、“烂透了”、“连靠近他都不想”,甚至煽动宫崎吾朗旗下动画师罢工;水瓶座的儿子则采取相应不理策略,一见“大师”就闪,最后干脆对媒体说:“宫崎骏是一位零分父亲。”(他总以全名“宫崎骏”称呼父亲,公事公办)
而现在,他们竟然合作了。宫崎吾朗执导的第二部动画片《来自红花坂》是父亲写的剧本,他则负责创造环境氛围、为角色加上个性表情——换言之,他让父亲的故事有了生命。这部背景设在经济起飞前的上世纪50年代末港都横滨、以少男少女纯爱交织出大环境淡淡的悲欢离愁,既温暖又开朗的电影,在日本创下惊人票房,抚慰了3·11震灾后受创的人心,也让长久以来背对背的父子开始转身正视彼此。所以说,做电影怎么可能不是一件迷人的事情!
各自坚持 父子战争
当然不是戏剧性地和解。宫崎吾朗回答得很妙,他说,两人只是没像大家所“期待”那样从头吵到尾。但“宫崎骏说他剧本完成就不干涉了,事实不是这样。比如那年代的高中制服明明是西装外套,但不知怎地就会从别人那里传来宫崎骏说,要水手服啊,还要白色的水手服!他也常跑来我们工作的地方,装没事,一派轻松地跟我旁边的人讲说,你应该这样啊!你应该那样啊!明明都是我听得到的声调。”宫崎吾朗边说边笑,虽然无奈,但表情柔和:“所以后来制作人就叫我们搬出去做。其实去年(吉卜力工作室另一部动画)《借物少女艾莉缇》的米林导演做到一半时,也跑到宫崎骏看不到的地方去。事后想想他的意见其实很有用,但当下身陷其中的我们只想说够了喔!”
宫崎吾朗不与严厉的父亲正面冲突,但他自有一套倔强的对抗方法,其中之一是,每天下班前把分镜图藏起来不让父亲看到;而宫崎骏这些动作,明眼人一看也知道是因为担心,担心到想把儿子吓走,只是表现方法太粗糙了。怎会与他动画的细腻风格如此天差地别!
对《来》片女主角——高中生“小海”的设定争执,很能解释这对父子的不同。船员父亲早逝、母亲远在国外的小海,得肩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这样的小海在片子一开始、所有人仍熟睡的清晨,便得起床打理全家早餐,“如果是宫崎骏的小海,一定边唱歌跳舞边做早餐,饭也会呈得大碗、夸张一点,因为他觉得电影要为观众服务,如此小海才有魅力,他不会像我把小海画得面无表情。”
“但我觉得没有人一起床就那么开心,这样不太写实,而且小海应该是比较内敛的女生……最后是我的小海呈现出来,我赢了!”宫崎吾朗有点得意的样子,但只是有点。“同一个年代有宫崎骏这位人物,对日本动画界所有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再跟翻译确认,他真用了“不幸”这形容词。“怎么可能对抗他?没有人可以赢过他,”宫崎吾朗又笑了,原来他的笑是一种对自己的安慰:“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他是天才啊。”
无法逃避 面对命运
那这儿子简直是自讨苦吃,是奋力推石头上山、石头却不断滚下的薛西弗斯,永远被“宫崎骏的儿子”称号所困住。所以处女作《地海战记》一开始宫崎吾朗便让男主角杀父逃亡、展开一段追寻自我之旅,因为他也逃过,为了不想被比较而从事有别于父亲、却又隐隐相连的行业——同样需要绘图技巧的建筑设计;但绕了一大圈,最终他还是选择面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也选择与这困境交战。“做动画才感觉自己活着。”宫崎吾朗在《来自红花坂》的制作过程中如此表示,然后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父亲的心情啊。
长久以来,他只能通过动画理解父亲。宫崎吾朗是宫崎骏长子,也曾是他灵感与喜乐来源,“我做所有动画,”宫崎骏说过,“都是为了让儿子开心。”但随着投入工作的程度疯狂增加,他几乎完全退出儿子的成长;宫崎吾朗在沉醉于父亲动画作品的同时,很反讽地,与真实的父亲距离却益发遥远。十几岁时害羞又笨拙的他首度有了想做动画的念头,但看着正处颠峰、没空与儿子聊天的大师宫崎骏,他压抑住自己的渴望;而多年后东京近郊的吉卜力美术馆准备兴建了,父亲的制作人好友铃木敏夫请他来负责设计、然后又“顺便”叫他帮忙导演,从此展开仿佛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我不小心的,”宫崎吾朗很甘愿地笑说,“被铃木先生骗了!”
《地海战记》票房亮眼却评论欠佳,第二部片自然让宫崎吾朗压力沉重;因为画分镜图时总是咬紧牙关,《来》片制作后期他甚至得把磨损得太严重的牙齿拔掉才能继续工作。
脱轨演出 差别有趣
宫崎骏曾说《崖上的波妞》中好奇善良的小男孩宗介,正是5岁时的儿子。“一开始可能吧,”宫崎吾朗客观地分析,“但后来他又加入自己认识的其他5岁男孩,最后投射了自己是小孩的时候……,宫崎骏常常都是讲一套,然后脱轨,最后做出了另一套。但这也是他的魅力吧!要是讲的跟做的一样,就没有趣了。”
“宫崎骏的世代,属于要自己在动画世界开创道路,所以带着积极、强韧、外向的态度,也反应在作品里。但到了我们这个世代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了,因为充斥着限制,该更往内心挖掘,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差别。”
那如果有机会,想为父亲创造何种动画角色?“嗯……,肯定不会是一个温柔、好心肠的爸爸,哈哈。但会把他画成朝目标迈进,非常强势的人吧!即使已年过70,宫崎骏依旧梦想着自己有很多可能性。”宫崎吾朗一副“败给你了”的样子:“我觉得往后世界不会变得更好。女人越来越强壮了,男人也要更强壮才行,这是现在日本男人很缺乏的特质。但真的很强势的父亲,”他喃喃自语起来,“对小孩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啊……”
而强势的父亲,无可避免地,总会成为举手投降的爷爷。宫崎骏如今怎么对待孙子呢?“溺爱!”宫崎吾朗苦笑:“我们在信州山上有个度假小屋,今年夏天父母一起来了;每到傍晚,就看见3岁的孙子帮爷爷倒酒,爷爷很开心,喝得茫茫的。然后爷爷在小屋画图,孙子不知道是工作,拿橡皮擦要帮爷爷擦,爷爷急忙说:‘不行不行!‘我觉得很有趣。原来这个人也会变成这样喔!”他轻声说,眼前仿佛浮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画面。
而那画面来到现在。夕阳余晖照着愉悦的祖孙背影、静静观望的儿子,被风吹动的树叶和宽阔的天空。咦,这根本是宫崎家动画片里的一景嘛。(编辑/草见)
1967.1.21生,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工学科毕业。
原本从事建设顾问工作,2001年负责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的总和设计,并担任第一任馆长。2006年担任动画片《地海战记》导演与主题曲及插曲的作词工作,2011年与父亲合作第二部动画片《来自红花坂》,在日本票房飙破17亿日元。
宫崎吾朗是宫崎骏的儿子,他肯定会一直如此被介绍,这是荣耀,也是枷锁。尤其当他与父亲同行,却超越不了父亲;不止别人这么说,宫崎吾朗也这么认为。
但至少他没有因此逃避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做动画,而和原本势如水火的父亲合作的新片《来自红花坂》,是一个美丽、内敛又开阔的和解。
同样做动画、逃脱不了父亲巨大阴影;但父子俩今日能走到这里,过程之惊心动魄,可足以拍一部《天空之城》再加上一部《神隐少女》。无须从宫崎吾朗小时候说起。不过3年前他执导首部动画片《地海战记》时,摩羯座的父亲还到处骂这儿子“没才能”、“烂透了”、“连靠近他都不想”,甚至煽动宫崎吾朗旗下动画师罢工;水瓶座的儿子则采取相应不理策略,一见“大师”就闪,最后干脆对媒体说:“宫崎骏是一位零分父亲。”(他总以全名“宫崎骏”称呼父亲,公事公办)
而现在,他们竟然合作了。宫崎吾朗执导的第二部动画片《来自红花坂》是父亲写的剧本,他则负责创造环境氛围、为角色加上个性表情——换言之,他让父亲的故事有了生命。这部背景设在经济起飞前的上世纪50年代末港都横滨、以少男少女纯爱交织出大环境淡淡的悲欢离愁,既温暖又开朗的电影,在日本创下惊人票房,抚慰了3·11震灾后受创的人心,也让长久以来背对背的父子开始转身正视彼此。所以说,做电影怎么可能不是一件迷人的事情!
各自坚持 父子战争
当然不是戏剧性地和解。宫崎吾朗回答得很妙,他说,两人只是没像大家所“期待”那样从头吵到尾。但“宫崎骏说他剧本完成就不干涉了,事实不是这样。比如那年代的高中制服明明是西装外套,但不知怎地就会从别人那里传来宫崎骏说,要水手服啊,还要白色的水手服!他也常跑来我们工作的地方,装没事,一派轻松地跟我旁边的人讲说,你应该这样啊!你应该那样啊!明明都是我听得到的声调。”宫崎吾朗边说边笑,虽然无奈,但表情柔和:“所以后来制作人就叫我们搬出去做。其实去年(吉卜力工作室另一部动画)《借物少女艾莉缇》的米林导演做到一半时,也跑到宫崎骏看不到的地方去。事后想想他的意见其实很有用,但当下身陷其中的我们只想说够了喔!”
宫崎吾朗不与严厉的父亲正面冲突,但他自有一套倔强的对抗方法,其中之一是,每天下班前把分镜图藏起来不让父亲看到;而宫崎骏这些动作,明眼人一看也知道是因为担心,担心到想把儿子吓走,只是表现方法太粗糙了。怎会与他动画的细腻风格如此天差地别!
对《来》片女主角——高中生“小海”的设定争执,很能解释这对父子的不同。船员父亲早逝、母亲远在国外的小海,得肩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这样的小海在片子一开始、所有人仍熟睡的清晨,便得起床打理全家早餐,“如果是宫崎骏的小海,一定边唱歌跳舞边做早餐,饭也会呈得大碗、夸张一点,因为他觉得电影要为观众服务,如此小海才有魅力,他不会像我把小海画得面无表情。”
“但我觉得没有人一起床就那么开心,这样不太写实,而且小海应该是比较内敛的女生……最后是我的小海呈现出来,我赢了!”宫崎吾朗有点得意的样子,但只是有点。“同一个年代有宫崎骏这位人物,对日本动画界所有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再跟翻译确认,他真用了“不幸”这形容词。“怎么可能对抗他?没有人可以赢过他,”宫崎吾朗又笑了,原来他的笑是一种对自己的安慰:“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他是天才啊。”
无法逃避 面对命运
那这儿子简直是自讨苦吃,是奋力推石头上山、石头却不断滚下的薛西弗斯,永远被“宫崎骏的儿子”称号所困住。所以处女作《地海战记》一开始宫崎吾朗便让男主角杀父逃亡、展开一段追寻自我之旅,因为他也逃过,为了不想被比较而从事有别于父亲、却又隐隐相连的行业——同样需要绘图技巧的建筑设计;但绕了一大圈,最终他还是选择面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也选择与这困境交战。“做动画才感觉自己活着。”宫崎吾朗在《来自红花坂》的制作过程中如此表示,然后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父亲的心情啊。
长久以来,他只能通过动画理解父亲。宫崎吾朗是宫崎骏长子,也曾是他灵感与喜乐来源,“我做所有动画,”宫崎骏说过,“都是为了让儿子开心。”但随着投入工作的程度疯狂增加,他几乎完全退出儿子的成长;宫崎吾朗在沉醉于父亲动画作品的同时,很反讽地,与真实的父亲距离却益发遥远。十几岁时害羞又笨拙的他首度有了想做动画的念头,但看着正处颠峰、没空与儿子聊天的大师宫崎骏,他压抑住自己的渴望;而多年后东京近郊的吉卜力美术馆准备兴建了,父亲的制作人好友铃木敏夫请他来负责设计、然后又“顺便”叫他帮忙导演,从此展开仿佛命运早就写好的剧本。“我不小心的,”宫崎吾朗很甘愿地笑说,“被铃木先生骗了!”
《地海战记》票房亮眼却评论欠佳,第二部片自然让宫崎吾朗压力沉重;因为画分镜图时总是咬紧牙关,《来》片制作后期他甚至得把磨损得太严重的牙齿拔掉才能继续工作。
脱轨演出 差别有趣
宫崎骏曾说《崖上的波妞》中好奇善良的小男孩宗介,正是5岁时的儿子。“一开始可能吧,”宫崎吾朗客观地分析,“但后来他又加入自己认识的其他5岁男孩,最后投射了自己是小孩的时候……,宫崎骏常常都是讲一套,然后脱轨,最后做出了另一套。但这也是他的魅力吧!要是讲的跟做的一样,就没有趣了。”
“宫崎骏的世代,属于要自己在动画世界开创道路,所以带着积极、强韧、外向的态度,也反应在作品里。但到了我们这个世代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了,因为充斥着限制,该更往内心挖掘,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差别。”
那如果有机会,想为父亲创造何种动画角色?“嗯……,肯定不会是一个温柔、好心肠的爸爸,哈哈。但会把他画成朝目标迈进,非常强势的人吧!即使已年过70,宫崎骏依旧梦想着自己有很多可能性。”宫崎吾朗一副“败给你了”的样子:“我觉得往后世界不会变得更好。女人越来越强壮了,男人也要更强壮才行,这是现在日本男人很缺乏的特质。但真的很强势的父亲,”他喃喃自语起来,“对小孩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啊……”
而强势的父亲,无可避免地,总会成为举手投降的爷爷。宫崎骏如今怎么对待孙子呢?“溺爱!”宫崎吾朗苦笑:“我们在信州山上有个度假小屋,今年夏天父母一起来了;每到傍晚,就看见3岁的孙子帮爷爷倒酒,爷爷很开心,喝得茫茫的。然后爷爷在小屋画图,孙子不知道是工作,拿橡皮擦要帮爷爷擦,爷爷急忙说:‘不行不行!‘我觉得很有趣。原来这个人也会变成这样喔!”他轻声说,眼前仿佛浮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画面。
而那画面来到现在。夕阳余晖照着愉悦的祖孙背影、静静观望的儿子,被风吹动的树叶和宽阔的天空。咦,这根本是宫崎家动画片里的一景嘛。(编辑/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