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引进了一部电视“大片”—《失落的文明》。其中一集的内容关于古代雅典,那是我第一次从影像中认识希腊,留在记忆中的是古老、文明、民主。第二次认知来自于本世纪初,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来到中国,有幸朋友邀我去观赏,希腊这次留给我的是热情、白房子、天堂。第三次认知,来自于2009年12月开始的希腊债务危机报道,影像记忆是罢工、游行。
没有时间调研,2012年12月,冬天,在希腊的景色最没有魅力的时候,《魅力希腊》开始拍摄。所有关于希腊影像上的、造型上的认知几乎全部颠覆。无奈之下,我想应该换个镜头,把广角换长焦,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吧。讲讲人的故事,看看希腊的今昔,也许是在现有情况下,可进行操作的。
橄榄,希腊当之无愧的魅力之一。去之前,10月与合作方ERT(希腊国家电视台)有了联系后,便请他们在克里特帮助联络一位90岁以上,依然能参与收获橄榄的老人,拍摄他的起居饮食,以说明橄榄油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到达希腊,苦等了两天之后,第三天一早,来了一位伊拉克利翁市政府管农业的官员,带领我们去村里拍摄老人收橄榄。
——“什么村?老人叫什么?”
——“去了就知道。”
车开了二三十分钟后,在路边停下,官员指着正在收橄榄的老人说,“就是他,拍吧!”那天光线还好,不敢废话,让录音和摄像赶紧拍,我拉着翻译和官员站在路的另一侧了解情况。总得知道老人住在哪儿、姓甚名谁、家里有多少棵树、收成如何吧?要命的是,这位官员没说两句话,就跑到路的那边去指挥收橄榄,请回来又去,如是者三番。中午,本想趁拍摄老人回家给工人取午饭的场景时,没去的我能与官员多聊会儿,谁知他自己开着车跟了去,拉都拉不住。后来,司机告诉我,老人是这位官员的父亲,官员总怕父亲不会表现,要担任现场指导。
老人叫迈克尔,有4个孩子,农业官员是长子,其他的孩子,有做营养师的,有做助产士的。家里有700棵橄榄树,老人平均分给了孩子们,但平时由他来照料。他每月有政府给的400欧元养老金,自己还养羊、种蔬菜,生活够用了。所以橄榄榨了油,钱也还是分给孩子们。这怎么听着和中国的父亲们一样啊!
拍完迈克尔送橄榄去榨油,我们再次去家里找他妻子,第一次去,扎哈尼娅就没说话,总不说话哪行啊。这回,我们的翻译从看照片入手,聊起了家常。扎哈尼娅告诉我们,她嫁过来的时候“穷得像牙签”,只有7棵橄榄树。这么多年下来,买了地,种了树,现在生活很幸福。原来,橄榄树在克里特农民家是财富的象征,所以才有传给下一代的习惯。
希腊人一般都很善谈,扎哈尼娅也一样,可头一天准备午饭时,她为何一言不发,直对着镜头耸肩呢?原来当时老头对妻子说:“你不要说话,他们不让我们说话。”叮嘱完,他又告诉妻子,“我要把最帅的一面展现给他们”。合着他不让扎哈尼娅说话,是怕抢了他的戏呀。人家迈克尔老人早知道该怎么对待拍摄,用他儿子指导?
语言不通,是坏事,也是好事,知道我们听不懂,说的都是实话。
没有计划的拍摄,是坏事,也是好事,无摆布的现场,更生动。拍摄期间我们常笑谈,这是到希腊来“走基层”呢。
同理,季节不对,是坏事,也是好事。虽然没有天堂一样的景色,但我们有本色而善良的人,有他们动人的故事。我们在应对自然界的冬天,他们在应对社会生活的冬天——
这里有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帕帕约安努、希腊著名雕刻家帕帕扬尼斯、帆船冠军索菲亚、船东查克斯父子、专注于大理石雕刻的老艺人提拉托拉斯、大理石体育场捐建者阿维罗夫的后代塔提亚娜。他们出现在片中的时间很短,但他们留在录像带上的采访很长,1479分钟的访谈里,囊括着希腊人的生活史。
回京后,希腊驻华使馆新闻参赞菲拉奥迪斯先生问我,去了希腊,觉得什么最好,我说“人最好”时,他很激动。的确,我们镜头前的他们,一再地想把希腊最好的东西介绍出来。老船东查克斯·巴纳尤迪斯的举动尤其令人难忘。拍摄时,他自己特意安排了带着孙子、孙女在办公室阳台上看海的场景。当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出去的时候,发现远处的海面上停着他们家的船。但他指引孩子们看的,却是萨拉米斯岛,那是2,500年前希腊战胜波斯侵略者的地方。我忽然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要知道,他不是国家公务员,没有人给他布置宣传国家的任务。心生感动的同时,我还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转场,一个不漏痕迹的穿越。谢谢你,巴纳尤迪斯先生,愿你健康长寿。
与人一样随意的,还有希腊的天气。那里属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这个冬天的希腊,似乎不大想下雨,在拍摄中给了我们一半时间的晴天。高兴之余,我总跟希腊同行说,阿波罗可能与中国人沾亲带故。
景不够,人来凑。帮我们做后期翻译的希腊女孩费雷帕,在听译那些采访时,总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hēn有意思”。让成片的《魅力希腊》,带给我们大家一个不一样的希腊吧。曾经记忆中的希腊,夏天的希腊,留待我们旅游时去看吧。(《魅力希腊》编导 徐小卉)
没有时间调研,2012年12月,冬天,在希腊的景色最没有魅力的时候,《魅力希腊》开始拍摄。所有关于希腊影像上的、造型上的认知几乎全部颠覆。无奈之下,我想应该换个镜头,把广角换长焦,从大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吧。讲讲人的故事,看看希腊的今昔,也许是在现有情况下,可进行操作的。
橄榄,希腊当之无愧的魅力之一。去之前,10月与合作方ERT(希腊国家电视台)有了联系后,便请他们在克里特帮助联络一位90岁以上,依然能参与收获橄榄的老人,拍摄他的起居饮食,以说明橄榄油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到达希腊,苦等了两天之后,第三天一早,来了一位伊拉克利翁市政府管农业的官员,带领我们去村里拍摄老人收橄榄。
——“什么村?老人叫什么?”
——“去了就知道。”
车开了二三十分钟后,在路边停下,官员指着正在收橄榄的老人说,“就是他,拍吧!”那天光线还好,不敢废话,让录音和摄像赶紧拍,我拉着翻译和官员站在路的另一侧了解情况。总得知道老人住在哪儿、姓甚名谁、家里有多少棵树、收成如何吧?要命的是,这位官员没说两句话,就跑到路的那边去指挥收橄榄,请回来又去,如是者三番。中午,本想趁拍摄老人回家给工人取午饭的场景时,没去的我能与官员多聊会儿,谁知他自己开着车跟了去,拉都拉不住。后来,司机告诉我,老人是这位官员的父亲,官员总怕父亲不会表现,要担任现场指导。
老人叫迈克尔,有4个孩子,农业官员是长子,其他的孩子,有做营养师的,有做助产士的。家里有700棵橄榄树,老人平均分给了孩子们,但平时由他来照料。他每月有政府给的400欧元养老金,自己还养羊、种蔬菜,生活够用了。所以橄榄榨了油,钱也还是分给孩子们。这怎么听着和中国的父亲们一样啊!
拍完迈克尔送橄榄去榨油,我们再次去家里找他妻子,第一次去,扎哈尼娅就没说话,总不说话哪行啊。这回,我们的翻译从看照片入手,聊起了家常。扎哈尼娅告诉我们,她嫁过来的时候“穷得像牙签”,只有7棵橄榄树。这么多年下来,买了地,种了树,现在生活很幸福。原来,橄榄树在克里特农民家是财富的象征,所以才有传给下一代的习惯。
希腊人一般都很善谈,扎哈尼娅也一样,可头一天准备午饭时,她为何一言不发,直对着镜头耸肩呢?原来当时老头对妻子说:“你不要说话,他们不让我们说话。”叮嘱完,他又告诉妻子,“我要把最帅的一面展现给他们”。合着他不让扎哈尼娅说话,是怕抢了他的戏呀。人家迈克尔老人早知道该怎么对待拍摄,用他儿子指导?
语言不通,是坏事,也是好事,知道我们听不懂,说的都是实话。
没有计划的拍摄,是坏事,也是好事,无摆布的现场,更生动。拍摄期间我们常笑谈,这是到希腊来“走基层”呢。
同理,季节不对,是坏事,也是好事。虽然没有天堂一样的景色,但我们有本色而善良的人,有他们动人的故事。我们在应对自然界的冬天,他们在应对社会生活的冬天——
这里有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帕帕约安努、希腊著名雕刻家帕帕扬尼斯、帆船冠军索菲亚、船东查克斯父子、专注于大理石雕刻的老艺人提拉托拉斯、大理石体育场捐建者阿维罗夫的后代塔提亚娜。他们出现在片中的时间很短,但他们留在录像带上的采访很长,1479分钟的访谈里,囊括着希腊人的生活史。
回京后,希腊驻华使馆新闻参赞菲拉奥迪斯先生问我,去了希腊,觉得什么最好,我说“人最好”时,他很激动。的确,我们镜头前的他们,一再地想把希腊最好的东西介绍出来。老船东查克斯·巴纳尤迪斯的举动尤其令人难忘。拍摄时,他自己特意安排了带着孙子、孙女在办公室阳台上看海的场景。当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出去的时候,发现远处的海面上停着他们家的船。但他指引孩子们看的,却是萨拉米斯岛,那是2,500年前希腊战胜波斯侵略者的地方。我忽然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要知道,他不是国家公务员,没有人给他布置宣传国家的任务。心生感动的同时,我还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转场,一个不漏痕迹的穿越。谢谢你,巴纳尤迪斯先生,愿你健康长寿。
与人一样随意的,还有希腊的天气。那里属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这个冬天的希腊,似乎不大想下雨,在拍摄中给了我们一半时间的晴天。高兴之余,我总跟希腊同行说,阿波罗可能与中国人沾亲带故。
景不够,人来凑。帮我们做后期翻译的希腊女孩费雷帕,在听译那些采访时,总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hēn有意思”。让成片的《魅力希腊》,带给我们大家一个不一样的希腊吧。曾经记忆中的希腊,夏天的希腊,留待我们旅游时去看吧。(《魅力希腊》编导 徐小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