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讲、质疑、回答、讨论乃至朗读、复述等,都是在进行听和说的训练。我们要注意这些训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马上回答,站起来却忘记了老师问的是什么,或者经常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自己的板书需要的字,并且有的“千方百计”的引导只是为了圆满自己的板书。至于学生说的连贯与否,准确与否就不再考虑之列。这些皆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没能有意识的进行说的训练。听、说天天有,然而很多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现状。
阅读与听话、说话的关系很密切,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有意识的进行听话、说话的训练。在教学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怎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对了没有,还要关心学生听话、说话的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1.激发兴趣,有意识的安排听说训练
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记得在教小学低年級的学生时,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以采用评比“顺风耳”活动提高学生注意听讲,课堂上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回答后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他们在注意听的时候会发现谁说得好,谁说的有什么问题,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节课下来学生畅所欲言很有成就感。
2.抓住时机,有目的的进行听说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要随时抓住各种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在低年级的谜语识字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说的能力。开始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读了一遍就大喊:“老师,我猜出是什么字了。”我整顿好秩序后说:“大家可比老师聪明多了,我还没有猜出来呢!谁能告诉我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听了都纷纷举手,在他们说的时候我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思考你能不能比他说的还好一些。听了这些话他们有了目的比以前认真了许多,因为要超过别人你不听怎么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对字谜“众”,一个学生说“我根据前两句就猜出来了‘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这个字就是有三个人字组成的。”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老师,他说的还不够完整。这个谜语的后两句还能具体说明他是众字,‘人多谁也不离群’就是要在一起,三个人合起来就是‘众’字了。”这时候我再鼓励其他同学能不能将二人的发言综合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自己怎样发言,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3.咬文嚼字,进行听说训练
另外低段的课文大多用词生动、语句优美,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比较读一读、换一换的方法,把课文原句和改换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读一读、听一听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这样做不但训练了听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说话能力同时得到了训练。
4.巧用方法,抓住文本进行说话训练
再者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具体可以运用谈谈课后的收获、体会对于低段的课文更多的可以进行故事叙说。如教学完诗歌《假如》后让学生仿照课文里的诗歌格式说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干什么。学习《画家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像小导游一样给大家介绍他们的家乡。这样做既训练了说话,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新课标第三部分教学建议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学得怎么样,可以用作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阅读和作文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使用的都是书面语言,都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是一个与写文章相反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行教材课后大量的小练笔安排中看出,往往一篇课文教学完后教师会安排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仿写一些小段落。所以阅读教学应该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及使用标点符号的要求等。针对这一要求笔者在执教二年级语文进行写话训练时采用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同步写话训练。比如,学课文《秋天的图画》让学生在学习中先美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接着教师激励说:“你们想不想拿起笔和作者比一比谁的语言美呀?”以此激发学生的写话愿望。然后提示学生在写的时候可以先说一说,可以仿照书上的段落句式,甚至标点符号等进行练习,此时正值秋季学生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写,练习的效果很好。低年级学生写作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训练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参照,大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同步写话训练能较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
对于高年级而言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的更为紧密。以小学五年级课标版教材的一组课文为例,这组课文5篇全部是与孩子们童年生活有关的,安排到本单元后的写作练习也是让学生写童年生活相关的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然后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每课课后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写自己与之相关的童年趣事、经历等等完成后到作文教学时就可以再加交流、整理、修改使之成为一篇不错的成功之作
阅读为作文打基础,只要巧妙将这二者结合学生在阅读中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时时注意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话、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进行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其中任何一项训练都不能孤立的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讲、质疑、回答、讨论乃至朗读、复述等,都是在进行听和说的训练。我们要注意这些训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马上回答,站起来却忘记了老师问的是什么,或者经常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自己的板书需要的字,并且有的“千方百计”的引导只是为了圆满自己的板书。至于学生说的连贯与否,准确与否就不再考虑之列。这些皆表明教师在教学中没能有意识的进行说的训练。听、说天天有,然而很多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现状。
阅读与听话、说话的关系很密切,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有意识的进行听话、说话的训练。在教学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怎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对了没有,还要关心学生听话、说话的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1.激发兴趣,有意识的安排听说训练
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记得在教小学低年級的学生时,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以采用评比“顺风耳”活动提高学生注意听讲,课堂上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回答后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他们在注意听的时候会发现谁说得好,谁说的有什么问题,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节课下来学生畅所欲言很有成就感。
2.抓住时机,有目的的进行听说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要随时抓住各种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在低年级的谜语识字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说的能力。开始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读了一遍就大喊:“老师,我猜出是什么字了。”我整顿好秩序后说:“大家可比老师聪明多了,我还没有猜出来呢!谁能告诉我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听了都纷纷举手,在他们说的时候我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思考你能不能比他说的还好一些。听了这些话他们有了目的比以前认真了许多,因为要超过别人你不听怎么知道人家说的是什么。对字谜“众”,一个学生说“我根据前两句就猜出来了‘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这个字就是有三个人字组成的。”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老师,他说的还不够完整。这个谜语的后两句还能具体说明他是众字,‘人多谁也不离群’就是要在一起,三个人合起来就是‘众’字了。”这时候我再鼓励其他同学能不能将二人的发言综合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自己怎样发言,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3.咬文嚼字,进行听说训练
另外低段的课文大多用词生动、语句优美,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比较读一读、换一换的方法,把课文原句和改换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读一读、听一听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这样做不但训练了听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说话能力同时得到了训练。
4.巧用方法,抓住文本进行说话训练
再者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具体可以运用谈谈课后的收获、体会对于低段的课文更多的可以进行故事叙说。如教学完诗歌《假如》后让学生仿照课文里的诗歌格式说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干什么。学习《画家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像小导游一样给大家介绍他们的家乡。这样做既训练了说话,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新课标第三部分教学建议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学得怎么样,可以用作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阅读和作文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使用的都是书面语言,都离不开字、词、句、段、篇。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教师教学一篇课文,是一个与写文章相反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行教材课后大量的小练笔安排中看出,往往一篇课文教学完后教师会安排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仿写一些小段落。所以阅读教学应该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及使用标点符号的要求等。针对这一要求笔者在执教二年级语文进行写话训练时采用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同步写话训练。比如,学课文《秋天的图画》让学生在学习中先美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接着教师激励说:“你们想不想拿起笔和作者比一比谁的语言美呀?”以此激发学生的写话愿望。然后提示学生在写的时候可以先说一说,可以仿照书上的段落句式,甚至标点符号等进行练习,此时正值秋季学生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写,练习的效果很好。低年级学生写作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训练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参照,大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同步写话训练能较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
对于高年级而言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的更为紧密。以小学五年级课标版教材的一组课文为例,这组课文5篇全部是与孩子们童年生活有关的,安排到本单元后的写作练习也是让学生写童年生活相关的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然后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每课课后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写自己与之相关的童年趣事、经历等等完成后到作文教学时就可以再加交流、整理、修改使之成为一篇不错的成功之作
阅读为作文打基础,只要巧妙将这二者结合学生在阅读中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时时注意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话、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进行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其中任何一项训练都不能孤立的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