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一堂好课的绿色通道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想上一节高效而又精彩的优质课,则必须学会问课。教师只有学会问课,积极问课,才能使学生享受到接受知识的喜悦,进而做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课 课堂预设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98-01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要一节课高效而又精彩,让学生的认知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到兴趣盎然,回味无穷,则教师必须学会问课,只有问课,积极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课堂上如庖丁解牛,挥洒自如。问课是追求一堂好课的“绿色通道”。
  一、问学生——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一)课堂预设——为什么问学生
  一堂课,教师只是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为了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授课之前我们必须做好课堂中学生的预设:问学生。
  (二)课堂预设——问些学生什么
  根据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由点到面;根据知识的系统性,由浅入深。
  笔者现在所教的班级为两个大班和一个小班,在我教“非谓语动词”的时候,小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知识的讲解,而大班学生连什么是“非谓语动词”都不知道,甚至是句子成分的划分也不知晓,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入手,找好结合点,进而由浅入深不断升华,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吃透”学生,我们的课堂预设则会无的放矢,课堂上更不能产生互动,而是教师在演独角戏,从而无法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清楚学生对所学知识已掌握多少?更要清楚学生对所学内容应掌握到什么样的深浅度?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学生会产生什么障碍?不同的学生会产生哪些不同的问题?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一名教师只有精心预设好这些问题,同时注意到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和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教学过程才会有层次性,课堂上才能取得精彩的互动,进而取得一定的效果。
  总之,没有问课中之问学生,则课堂有可能会变成教师的“独声唱”。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一堂优质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形成一节课的艺术,得以师生共同享受。
  二、问自己——提前预设、层次清晰
  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掌控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对本节课知识的范畴大小,深浅难易,教师只有课前“问自己”,才能使之目的明确,定位清楚。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那么只有根据学生这一主体的不同“材料”,才能采取不同的切入点和基点,进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对一切学生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那么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会因为讲课的起点高而整节课都会“茫然不觉晓”;当然也会出现有的学生会因为基点低而一节课“学之索然无味”。总之,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先要明确应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和技能?应使学生掌握什么规律和方法?应渗透给学生什么样的情感和人生观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知识走向能力,由课内走向课外。
  其次,一节课的生成,教师在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不可以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知识如何有效生成,教法如何灵活实施等也必须在课前多问自己。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晰,且是否适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2.教学内容难易是否适宜,课堂容量是否适当;
  3.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课堂调控是否得体;
  4.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运用是否落实、恰当、奏效;
  5.学生上课情绪是否饱满,学生课堂参与是否广泛,学生上课思维是否活跃。
  总之,为了使课堂优化而高效,作为教师则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前问课,科学而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从而实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问教材——把握载体,精准施教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精准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教师在传授每一节课的内容时,不仅要明确本节课内容,它在教材中的位置,还要明确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或本章的意图。把握教材,不仅是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够把教材中前后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做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四、问同行——实施“拿来主义”,对所授之课进行大胆的“改革开放”
  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多向同行求教则可以取长补短,全面优化。更为重要的是,有些老教师是许多年以来智慧、经验和学识的结晶,他们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如果能从他们身上学来和拿来,那么你一定会享受到瞬时升华的愉悦,畅饮到甘泉之水的惊喜。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和同事共同探讨,向懂的人请教,博采众长才能避免孤陋寡闻,才能克服孤芳自赏。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亦然。课贵有问,问则胸有成竹;问则运筹帷幄。问课,是追求一堂好课的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中级口语教学重点是词汇教学,将词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上,将词汇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并进行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词汇量和成段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级口语 交际能力 心理词汇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1-02  我国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不分课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摘要]本文在构建基础条件、读者、馆员三位一体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选取两所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图书馆,对所构建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找出两所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实证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104-02  在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是各级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思想,体育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学校都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教学方法、手段、理论都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质 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97-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吉林工商学院
[摘要]作为新闻的“眼睛”,新闻的核心部分——导语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条失败的导语,有可能会扼杀一个好新闻。新闻导语的写作应仔细斟酌,精心构思,使其具有可读性,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关键词]新闻 导语 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093-01  导语是新闻的“眼睛”。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消息传播的成败。因此,具有
[摘要]本文立足于“最美群像”的繁荣,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为切入点,从关注普通人、凸显报道的人文关怀、利用全媒体创新典型人物报道形式等方面解析了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更好地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最美群像 典型人物报道 全媒体 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95-02  2012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
[摘要]宋代书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高峰,“敦尚文雅”的高丽与宋朝形成了良好的书画贸易基础。通过宋与高丽之间书画贸易概况的梳理以及笔墨纸扇等附属贸易品方面进行探讨,对发掘书画艺术对两国文化交流具有特别意义,且丰富了中华文明和周边民族的艺术结构。  [关键词]宋 高丽 书画 笔墨纸扇 贸易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091-0
[摘要]农村环境的建设一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要及时整治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促进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切实体会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098-01  农村环境建设是
[摘要]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以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场面壮观为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其背景的刻画异常丰富真实,究其原因是作者用叙事空间拟真化的策略来凸显小说的“真实感”。因此本文以《魔戒》和《冰与火之歌》为视角,着眼于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中空间叙事自身呈现的特点,来探究这一独特的奇幻文类是如何利用叙事空间来建构文本的真实性的。  [关键词]史诗奇幻小说 叙事空间 拟真  [中图分类号]I106.4
[摘要]对话是一种真正特殊的言语现象,它具有不同于独白的一系列固有特征。对话的特殊性的研究是俄语对话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俄语对话理论代表人物的经典论著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话的特殊性。  [关键词]对话分析 对话 独白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42-02  俄语文献中关于对话特殊性的研究最早见于谢尔巴(Л.В.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与传统的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是不同的,它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以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针对该院在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个人多年教学经验,以高师钢琴教育的目标为切入点,总结出应对其问题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 目标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