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儿发现他的物理课大课上,发明了“互助学习法”,让学生相互之间自己教自己。因老师关注不够,有的哈佛学生称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学场所”
在美国,我发现追求上常青藤的华人家长很多。常青藤学校是指布朗大學、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这八所大学都在美国东北。其他很多地方也有一些名校,如德州的莱斯大学、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的埃默里大学,它们却不是藤校。为什么藤校都在东北呢?因为“常青藤”本来是美国大学体育联盟的东北分区而已。到如今,这些学校更以学术闻名。上了常青藤学校,家长有面子,有时候藤妈藤爸们冲着这些学校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据说有不少孩子上了藤校之后读得很吃力,有的很忧郁。
这些常青藤学校到底好在哪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有人曾问耶鲁大学英文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上哈佛、斯坦福还是耶鲁比较好?毕业于哥伦比亚、任教于耶鲁的德雷谢维奇在新近出版的《优秀的绵羊》 一书中反问:“你喜欢深红色、鲜红色,还是宝蓝色?”这三种颜色分别是这三个学校的标识颜色。意思是说,这些学校除了这些颜色,其实大同小异。它们相互之间的排名,今年上几名,明年下几名,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多大影响。
除了在同一体育联盟分区内,知名度比较高之外,这些藤校的还有个共同点,是比较自恋。这些学校通过无所不在的颜色、标识和球队、社团活动,彰显各自身份。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心上,都被作者视作失去了灵魂的地方。他们出现的地方,他人敬而远之,最后他们的圈子开始同质化,成了大家互相拍肩膀的哥们俱乐部。
上藤校的人,熟悉的是一套适合在藤校成功的套路。他们一路学习成绩拿A,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彰显自己的“领导力”,或扩大“社交网络”,忙得团团转,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参与。此前的申请阶段,也按照这种方法预备。他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蜻蜓点水地去做“义工”。按照名校的要求逐项打钩完成,好比是在完成某个游戏。
上了藤校的学生“优秀”惯了,升学后会选择比较稳妥的、保证能拿A的课程,而不去费劲寻找真正值得学习,但有可能拿不到好成绩的课程。这就成了“好学校糟蹋教育”的局面。藤校学生“输不起”。这种心态,使得人的思维以后会长时期受到束缚。名校的教育,让人变得和现实脱节。作者三十五岁那年,家里叫来一个水管修理工,他突然发现和这人没法说话,连几分钟的家常都聊不起来。他很多年的精英教育,让他和社会严重脱节。而政坛这种现象更普遍。竞选美国总统的戈尔和克里,分别毕业于哈佛和耶鲁,但是却没法和广大选民有效沟通。这个现象,中国有个词语叫“书呆子”,此书中有个词叫“藤校弱智症”。小布什虽然也毕业于藤校,但他未曾失去标志性的“常识性聪明”, 能和选民拉近关系。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竞选的时候,他的对手、哈佛法学院毕业生迈克尔·杜卡基斯曾称,竞选“无关意识形态,只关系到能力。”老布什回答说:“能力让火车准点行驶,但是不知道驶向何方。”
指出名校这些问题之后,答案是什么呢?作者推荐美国公立大学系统。说这里有真正的“多元性”,而不是精英私立大学那种人为的“多元性”。作者认为常青藤学校在种族、肤色、性别上的多元化做得不错,但经济上并不多远,学生中有钱的孩子居多。而人受教育过程中,为了未来的考虑,必须设法接触不同阶层的同学,包括家里条件很差的同学,这是“走上社会”之前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预备。
在学风上,公立大学现在也严格了一些。藤校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搞科研,不愿意在教学上太花时间,学生也成全,尽量不去找他们。错过了考试时间,老师投桃报李,重给机会,让其过关,师生间形成互不得罪的默契。在这种以肯定为主的文化氛围下,学生成绩逐年膨胀。1950年代,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平均成绩积分(GPA)为2.5(满分是4)。2007年,公立大学是3.01, 私立大学上升到了3.30,而在一些顶级名校,积分为3.43。
而在公立学校老师,老师反而更严格 —— 或许他们不必担心得罪未来校友,也不必担心伤害学生的脆弱自尊。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研究性大学”那么看重研究,更看重教学,所以老师对学生个人关注也会更多。在学生日后申请研究生、基金或者工作的时候,公立大学的学生常有更好的推荐信。藤校老师可能连学生是谁都不知道。藤校财大气粗,但老师数量并不多。课程上,学生缺乏个人化关注。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儿发现他的物理课大课上,学生很多概念搞不懂,他又没有办法一个个去辅导,于是他发明了“互助学习法”,让学生相互之间自己教自己。因老师关注不够,有的哈佛学生称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学场所”。
此书出版之前,质疑藤校价值高估的声音也常有,但这些批判的声音从藤校外的人说出来,人们总怀疑是“酸葡萄”心理。作者读书工作的地方都是名校,作为阅人无数的“圈内人”,他的说法更有可信度。如果读者中有人上藤校,不妨先看看这本书,以后的四年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在美国,我发现追求上常青藤的华人家长很多。常青藤学校是指布朗大學、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这八所大学都在美国东北。其他很多地方也有一些名校,如德州的莱斯大学、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的埃默里大学,它们却不是藤校。为什么藤校都在东北呢?因为“常青藤”本来是美国大学体育联盟的东北分区而已。到如今,这些学校更以学术闻名。上了常青藤学校,家长有面子,有时候藤妈藤爸们冲着这些学校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据说有不少孩子上了藤校之后读得很吃力,有的很忧郁。
这些常青藤学校到底好在哪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有人曾问耶鲁大学英文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上哈佛、斯坦福还是耶鲁比较好?毕业于哥伦比亚、任教于耶鲁的德雷谢维奇在新近出版的《优秀的绵羊》 一书中反问:“你喜欢深红色、鲜红色,还是宝蓝色?”这三种颜色分别是这三个学校的标识颜色。意思是说,这些学校除了这些颜色,其实大同小异。它们相互之间的排名,今年上几名,明年下几名,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多大影响。
除了在同一体育联盟分区内,知名度比较高之外,这些藤校的还有个共同点,是比较自恋。这些学校通过无所不在的颜色、标识和球队、社团活动,彰显各自身份。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心上,都被作者视作失去了灵魂的地方。他们出现的地方,他人敬而远之,最后他们的圈子开始同质化,成了大家互相拍肩膀的哥们俱乐部。
上藤校的人,熟悉的是一套适合在藤校成功的套路。他们一路学习成绩拿A,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彰显自己的“领导力”,或扩大“社交网络”,忙得团团转,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参与。此前的申请阶段,也按照这种方法预备。他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蜻蜓点水地去做“义工”。按照名校的要求逐项打钩完成,好比是在完成某个游戏。
上了藤校的学生“优秀”惯了,升学后会选择比较稳妥的、保证能拿A的课程,而不去费劲寻找真正值得学习,但有可能拿不到好成绩的课程。这就成了“好学校糟蹋教育”的局面。藤校学生“输不起”。这种心态,使得人的思维以后会长时期受到束缚。名校的教育,让人变得和现实脱节。作者三十五岁那年,家里叫来一个水管修理工,他突然发现和这人没法说话,连几分钟的家常都聊不起来。他很多年的精英教育,让他和社会严重脱节。而政坛这种现象更普遍。竞选美国总统的戈尔和克里,分别毕业于哈佛和耶鲁,但是却没法和广大选民有效沟通。这个现象,中国有个词语叫“书呆子”,此书中有个词叫“藤校弱智症”。小布什虽然也毕业于藤校,但他未曾失去标志性的“常识性聪明”, 能和选民拉近关系。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竞选的时候,他的对手、哈佛法学院毕业生迈克尔·杜卡基斯曾称,竞选“无关意识形态,只关系到能力。”老布什回答说:“能力让火车准点行驶,但是不知道驶向何方。”
指出名校这些问题之后,答案是什么呢?作者推荐美国公立大学系统。说这里有真正的“多元性”,而不是精英私立大学那种人为的“多元性”。作者认为常青藤学校在种族、肤色、性别上的多元化做得不错,但经济上并不多远,学生中有钱的孩子居多。而人受教育过程中,为了未来的考虑,必须设法接触不同阶层的同学,包括家里条件很差的同学,这是“走上社会”之前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预备。
在学风上,公立大学现在也严格了一些。藤校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搞科研,不愿意在教学上太花时间,学生也成全,尽量不去找他们。错过了考试时间,老师投桃报李,重给机会,让其过关,师生间形成互不得罪的默契。在这种以肯定为主的文化氛围下,学生成绩逐年膨胀。1950年代,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平均成绩积分(GPA)为2.5(满分是4)。2007年,公立大学是3.01, 私立大学上升到了3.30,而在一些顶级名校,积分为3.43。
而在公立学校老师,老师反而更严格 —— 或许他们不必担心得罪未来校友,也不必担心伤害学生的脆弱自尊。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研究性大学”那么看重研究,更看重教学,所以老师对学生个人关注也会更多。在学生日后申请研究生、基金或者工作的时候,公立大学的学生常有更好的推荐信。藤校老师可能连学生是谁都不知道。藤校财大气粗,但老师数量并不多。课程上,学生缺乏个人化关注。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儿发现他的物理课大课上,学生很多概念搞不懂,他又没有办法一个个去辅导,于是他发明了“互助学习法”,让学生相互之间自己教自己。因老师关注不够,有的哈佛学生称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学场所”。
此书出版之前,质疑藤校价值高估的声音也常有,但这些批判的声音从藤校外的人说出来,人们总怀疑是“酸葡萄”心理。作者读书工作的地方都是名校,作为阅人无数的“圈内人”,他的说法更有可信度。如果读者中有人上藤校,不妨先看看这本书,以后的四年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