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新课改的误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一些鲜活的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模式,但根本没有实现新课改的初衷,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走出误区。使新课改纵深发展
  【关键词】重主体;轻主导;重多媒体;轻文本;重探究形式;轻探究实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2-02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作了重新界定,全面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把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能力培养、重过程和方法;调整了课程结构,设立了必修和选修,并通过学分制考核学生,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核心。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有效实施新课标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研究、探讨和实践的热点。多样的教学模式,只是改变了“满堂灌”的形式,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仍停留在浅表层。纵观各校的研修成果,我认为有三大偏差。
  1 重主体,轻主导
  在落实语文新课标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求学生面对面坐着,而且把学生分为6—8组,每组各有一块小黑板,都设有学科长。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学案,学科长把本组的疑问写在小黑板上。课堂上围绕各组疑点展开讨论,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表现。以自主合作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刷新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但直到课堂终止既看不见教师精彩的点拨或有机的升华,也看不到学生思维的闪光或言语的出彩。这种刷新仅仅是停留在以新鲜的感性活动样式更替乏味的旧样式上,少了实质性的意义。
   其实新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否定教师的讲授。讲授的目的是引导、支持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自主构建,所以教师应提高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精心备好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发散点”。学生得到老师的引导,才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构建知识。语文课是欢乐轻松、洋溢生命活力的学堂。老师的使命就在于有步骤、上品位地精心“导学”。这种引导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强制性灌输,这种引导应该具体表现在课始、课中、课尾三个阶段。首先,课始导言,通过个性化的导言布设乐学愿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这种导言设计情绪的调适应从三维目标出发,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中导学,语文新课标主张学生自发地生成问题。努力促进从“学答”向“学问”转变。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应精心剖析、讲时言简意赅。做到不是“预设”而优于“预设”。在“预设”和“生成”的夹缝中创造独特的课堂教学新境界。这样教师就引领了课堂学习的流程。最后课尾导学,好课的课尾也应是“豹尾”。教师要力拨视点,挺出高度,让学生视野开阔,心怀澄澈。或揭示文本主旨,或标示未尽问题,或激扬生命才情。教师的导学艺术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转化为不断学习的后劲,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的引导可谓功德无量。
   所以一线的教师,应在主体者和主导者之间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随时组织、规范指导、调控讨论,使学生轻松,有感悟,教师又不越俎代庖。这样“讲堂”和“学堂”水乳交融,真正使语文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2 重现代化教学手段,轻文本的解读
   现代教学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形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上的障碍。现代教学技术有利于再造学习情景,拓展教学时空,再现形象。于是在新课改中,为了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改变“一根粉笔打天下”的模式,改用多媒体。电脑代替了教师,文本,板书。造成学生思维力、想像力、阅读力的浅层次停滞甚至倒退。
   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在于直观性,但是弱点也在于直观。这些视听作品,减少了学生大脑借助语言所产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已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原作了,我们很难想象听真实的琵琶演奏可以代替对《琵琶行》文本的鉴赏。说到底,这些视听手段只能作为文字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学会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表达思想情感,鉴赏、表现作品的形象,展开创造思维的翅膀。
   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与文本阅读的关系:1、多媒体不可代替教师的板书。2、不可用多媒体直化课文文字, 抽象的理解与思维的感悟离不开文本的揣摩。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深度介入文本,力求每篇文章至少吟诵六遍,做到查、划、写、记、练、思。
  3 重探究的形式,轻探究的实质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于是地方学校就要求教师制作学案,将知识问题化,将课堂问题化。表现在教学中,一是无疑而讨论,二是问题过难,三是探究时教师不参与,不点拨,四是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关材料,那么,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呢?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的设计问题。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的大小提出梯级性的探究问题、简单的——较难——难,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并留给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资料。这样学生就愿意也有时间参与探究。展示探究成果时应提出要求,让每个学生做到一听二思三整理四说,养成倾听、尊重、平等,善辩的品格。展示完后教师应予以点评和小结,这对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其次,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作为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应不断灌输 “学需先疑”的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
   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应对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在鼓励其创新的话语引导下,用委婉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课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切中要害的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跟课文关系密切,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应细细讲析,并对提问的学生加以夸奖。
   语文课程改革之风已吹遍大江南北,为了落实新课改,地方学校的研究、探索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千万不能因为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法、新学法的倡导而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以免出现歪曲和误导。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64-01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现就笔者在近几年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对素质教育实施的问题谈几点认识,愿与同行们商榷,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60-02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学生,他们来源不同,受家庭、社会及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影响,总会出现个性上的千差万别。但他们共同拥有一个目标——成人,所以,如何塑造心灵,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就必须做一名辛勤的园丁,该浇水、施肥、无限的呵护,该修枝去虫就得拨乱反正。因此
【摘要】中职招生的无门槛入学,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差,使中职学校的课堂违纪频率和管理难度居各类学校之首。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课堂管理效率,文章从中职学校课堂现状、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和课堂管理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课堂;学生;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66-02 
思想品德课是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微笑拉近师生距离,它让师生的心连在一起;幽默缓解师生矛盾,它让老师的说教氛围变得更和谐;信任打开学生心灵,能开启学生的潜能之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奋发向上。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追求的人文校园目标。因此,必须搞好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规范人的行为;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心理理疗,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文环境;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
在矿山开采工作中,如何降低贫化损失,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由于贫化损失严重,这是影响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地
黑松驿乡是全省18个干旱县之——古浪县的扶贫攻坚重点乡。全乡共辖15个村,20299人,总耕地面积5.5万亩,人均2.7亩。平均海拔2500米,全年日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360毫米。该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0-02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不能取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教育实践中无数事实证明,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因此,爱心是当好班主任的根本,班主任要真诚热爱每一位学生。 
【摘要】高中田径必修课是保证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还储备了为到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标准》的基本素质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中田径必修课的学时设置远不能满足两级标准对学生体能体质的要求,同时还发现,两级标准在指数与分值的制定上存在较大差距,为基层学校执行、落实两级标准的测试及上报带来困惑。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实际,对高中田径必修课学时制定以及两级体质健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