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屈光不正的光学变异及手术治疗研究——第三部分 近视眼矫正手术设计及总结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近视眼的手术治疗,近几年来国内外报告殊多,就手边资料已达近四十篇。其近视屈光度矫正幅度在-0.75~-3.25D之间。鉴于在各类屈光不正的眼部屈光间质的排列组合各异,远非既往认为近视患者必为曲率性近视(角膜前曲率半径<7.8毫米);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25毫米);调节性近视(晶状体持续性调节)。而据本文著者有关屈光不正的光学变异调查,在517只眼的屈光系列检查中,近视曲率与远视眼轴相结合而散瞳验光确为近视者71只眼(占总检数16.1%)。且远视曲率与近视眼轴相结合之近视眼58例(占 Surgical treatment of myopia in recent years, many repor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hand has reached nearly 40 pieces of information. The myopia diopter correction range between -0.75 ~ -3.25D. In view of various types of anisometropia refractive refractive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ye, far from the past that myopia patients must be curved myopia (anterior corneal curvature radius <7.8 mm); axial myopia (eyeball diameter> 25 Mm); accommodative myopia (persistent lens reg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about refractive error optical survey, in 517 eye refraction series, myopia curvature and hyperopia axis combined with mydriatic optometry 71 eyes were indeed myopia (the total number of 16.1% ). Myopia and myopia curvature of the myopia combined with 58 cases of myopia (accounting for
其他文献
眩晕是由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或与中枢神经联系的经路中,因病变或其它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机能紊乱现象。患者多能叙述环境外景转动感,部分患者可有上下浮沉或左
讨论精氩塔液气比及其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热负荷,分析精氩塔对于冷、热源的一些要求,指出用液空做精氩塔热源时,再沸器的位置不宜过高。阐述用液空做精氩塔冷、热源的利弊,提供
以艺工结合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提出工业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正确思路与方法。将工程技术知识融入该专业课程和师生科研中,并且贯穿到整体教学与实践,进而完善工业设计专业的艺
东方红—802型与东方红—75型拖拉机气门不能互换田福林一台东方红—802型拖拉机在修理中,更换了缸盖、气门和导管,作业了1d便发生了1、2缸气门脱落,1缸的气门掉入气缸中,顶坏了活塞的机械事故
有句话说:每个创业项目的创始人都要是产品经理,其实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但我们不能放弃自己向产品经理走的这个道路。这里拿我的经历来给大家做一个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则旧闻,大致内容为——孩子问父母:“我们家有好多套房,将来我靠收房租就可以过得很好了,可以不用工作,那为什么还要好好读书?”一时之间,父母竞无言以对。
1973年Gass研究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时,曾报道5例中浆并发非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命名为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引起眼科医生的注意。陆续有类似的病
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开始于60年代。目前国外已广泛用于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疾病预报,资料贮存,图象分析,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因果关系的分析等等。近年来,国内也有所开
桃李成熟的九月,让人们记起教师节。关注活跃在电视业界的济济人才,我们便想到培育他们的园丁。于是,我去叩开了一位在电视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了26年的教师——北京广播学院
在《博览群书》2004年第8期,我读到了黄波先生的文章《唱样板戏的俞平伯》。文章为拙著《俞平伯年谱》补述了漏写的一笔,“这就是俞平伯先生当年在‘五七干校’唱样板戏的一幕”,而且认为“漏写的这一笔实在重要”。  黄波先生补正的依据,是看到了俞先生当年在文学研究所的同事刘士杰先生撰写的回忆文章,即发表在2000年1月19日《中华读书报》上的《俞平伯先生印象记——纪念俞平伯先生百年诞辰》一文。该文还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