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2014年辽宁省普通公路基础数据调查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数据调查;调查方法
一、概述
辽宁省县级以上普通公路在2007年、2008年进行过一次路况普查,普查内容仅限于《中国国家公路数据库》中部分内容,未能涵盖整个公路资产状况,且经过几年的建设,公路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有路况数据内容及真实性满足不了省局业务及管理的需要。适逢2013年普通公路路网调整,调整后全省国道16条,净里程合计约6716公里,省道57条,净里程合计约9671公里。新增国道7条,省道13条,新增总里程约4000公里,新路网各项数据需要重新整合,综上所述,对公路资产的全面调查势在必行。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数据调查工作必须采用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的工作方法,数据处理、成果等必须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基于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
二、调查内容
1.公路基础数据采集,7大类61项。
1)路线概况集
路线基本信息、公路列养情况、分离式路段、技术等级、车道特征、用地宽度、平曲线、纵曲线、纵坡、横断面、重复路段、养护范围、城管路段,平面交叉、立体交叉、断头路情况、左侧绿化、路中绿化、右侧绿化、里程对照表、隐患路段、山区公路、红线范围内建筑物情况、安全防护缺少情况
2)路基集
路基现状、路基左防护、路基右防护、路基左排水、路基右排水、路基左边坡、路基右边坡。
3)路面集
路面等级、路面类型、路面宽度、路面结构。
4)构造物集
桥梁概况、隧道概况、涵洞概况、公路渡口、过水路面、无构造物河流情况。
5)沿线设施集
养护工区道班、超限运输检测站、交通管理设施、路面标线、护栏、轮廓标、照明设施、防眩设施、隔离栅、隔音墙、公路服务设施、公共设施、地下管线、标志牌、拌合站、料场。
6)交通量集
观测站点信息。
7)沿线环境集
沿线村镇、公路沿线地形、公路沿线地物、公路沿线行走位置。
2.路中线和特征点坐标采集
建立全省长基线GPS平面控制网,在每市至少布设1个控制点。
采集公路中线点位坐标,拟合平面线形。对桥梁、隧道构造物、里程碑等进行坐标采集。
三、调查方法
上述调查内容按调查方式与调查顺序分类可分为基础数据采集、资料调查、坐标数据采集三大类,每一类的调查方法如下:
1.基础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车配备编码器,以显示实际桩号(初始桩号和上下行可设),检测时以实际桩号为准,同时记录实际桩号和落地桩号,调查人员对应桩号将所各调查子项目内容详实记录到外业调查表格内。每一调查项目均进行拍照,要求能够准确反映普查内容并具有代表性。
2.资料调查
对于路面结构养护历史等信息采取到各市处、区县段进行资料调查。在设计文件中调查路面结构形式,在竣工资料中调查通车日期、施工、监理单位等情况。
3.坐标数据采集
坐标数据采集即又要满足数据专项调查工作的需要,又考虑到辽宁省数字城市中数字交通建设的需要,数据采集成果以GIS数据标准构建道路信息数据库,作为数字交通的数据依据,为行业应用奠定地理空间数据基础。
采集工作利用全省最新高等级GPS点(B级点)起算,布设覆盖全省的高等级GPS控制网,形成我省交通系统的平面基准;获得各种坐标系统的高精度转化参数,可实现各种坐标的转换;采用长基线RTK实时采集+内业后处理方式获得亚米级定位精度,满足需要。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全省长基线GPS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布设控制点个数为17个,分别架设在辽宁省各市公路处、各县公路段,控制点按照永久控制点进行架设,方便以后长期使用;同时又采用8个B级网控制点进行联测以获取控制点的准确坐标。
(2)点位采集
基于事后RTK作业方式进行中线点位采集。作业时基站架设在平面控制点上,每天24小时连续观测。每组设1台流动站,流动站设于检测车上,作业半径<100公里,流动站和基站之间无须通讯,采集期间确保卫星不失锁。天线位置尽可能接近中线移动,移动速度控制在30公里-50公里/小时之间,采样间隔3-5米,特征点位的采集,采取在点位处停车方式采集。
采集完毕后,将基站和流动站的数据组合到一起,利用专业的解算软件求解中线和特征点位坐标。
(3)平面线形的拟合
采用AutoCAD将中线点位和里程碑位置绘于平面图中,利用路线软件人工确定转角点坐标和桩号、偏角、平曲线切线长(T)和外矩(E)后,采取人机互动方式设置平曲线参数(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从而达到最佳拟合状态。
四、建议
1.此次数据调查数据量大,涉及面广,已经超出省局各单一的数据库,为更好地利用数据,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应建立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统一、开放的数字化公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有序存储、深度挖掘、全方位展示,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公路资产管理系统。另外系统提供接口实现与路况数据库、统计数据库、桥梁及路面管理系统、交通量调查数据库等对接,为上述程序提供基础数据。
2.调查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公路都进行大中修或危桥改造、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等工作,为保证数据准确、可用,每年应对发生改变的数据进行跟踪调查。
3.现有路线技术等级划分是根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设计时速依据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而确定的,对技术等级的划分全省应确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或规定。
参考文献:
[1] 《2007年度辽宁省国、省公路路况普查资料》
[2] 郑家瑶 《基于公路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整合研究》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9(2)
【关键词】数据调查;调查方法
一、概述
辽宁省县级以上普通公路在2007年、2008年进行过一次路况普查,普查内容仅限于《中国国家公路数据库》中部分内容,未能涵盖整个公路资产状况,且经过几年的建设,公路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有路况数据内容及真实性满足不了省局业务及管理的需要。适逢2013年普通公路路网调整,调整后全省国道16条,净里程合计约6716公里,省道57条,净里程合计约9671公里。新增国道7条,省道13条,新增总里程约4000公里,新路网各项数据需要重新整合,综上所述,对公路资产的全面调查势在必行。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数据调查工作必须采用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的工作方法,数据处理、成果等必须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基于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
二、调查内容
1.公路基础数据采集,7大类61项。
1)路线概况集
路线基本信息、公路列养情况、分离式路段、技术等级、车道特征、用地宽度、平曲线、纵曲线、纵坡、横断面、重复路段、养护范围、城管路段,平面交叉、立体交叉、断头路情况、左侧绿化、路中绿化、右侧绿化、里程对照表、隐患路段、山区公路、红线范围内建筑物情况、安全防护缺少情况
2)路基集
路基现状、路基左防护、路基右防护、路基左排水、路基右排水、路基左边坡、路基右边坡。
3)路面集
路面等级、路面类型、路面宽度、路面结构。
4)构造物集
桥梁概况、隧道概况、涵洞概况、公路渡口、过水路面、无构造物河流情况。
5)沿线设施集
养护工区道班、超限运输检测站、交通管理设施、路面标线、护栏、轮廓标、照明设施、防眩设施、隔离栅、隔音墙、公路服务设施、公共设施、地下管线、标志牌、拌合站、料场。
6)交通量集
观测站点信息。
7)沿线环境集
沿线村镇、公路沿线地形、公路沿线地物、公路沿线行走位置。
2.路中线和特征点坐标采集
建立全省长基线GPS平面控制网,在每市至少布设1个控制点。
采集公路中线点位坐标,拟合平面线形。对桥梁、隧道构造物、里程碑等进行坐标采集。
三、调查方法
上述调查内容按调查方式与调查顺序分类可分为基础数据采集、资料调查、坐标数据采集三大类,每一类的调查方法如下:
1.基础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车配备编码器,以显示实际桩号(初始桩号和上下行可设),检测时以实际桩号为准,同时记录实际桩号和落地桩号,调查人员对应桩号将所各调查子项目内容详实记录到外业调查表格内。每一调查项目均进行拍照,要求能够准确反映普查内容并具有代表性。
2.资料调查
对于路面结构养护历史等信息采取到各市处、区县段进行资料调查。在设计文件中调查路面结构形式,在竣工资料中调查通车日期、施工、监理单位等情况。
3.坐标数据采集
坐标数据采集即又要满足数据专项调查工作的需要,又考虑到辽宁省数字城市中数字交通建设的需要,数据采集成果以GIS数据标准构建道路信息数据库,作为数字交通的数据依据,为行业应用奠定地理空间数据基础。
采集工作利用全省最新高等级GPS点(B级点)起算,布设覆盖全省的高等级GPS控制网,形成我省交通系统的平面基准;获得各种坐标系统的高精度转化参数,可实现各种坐标的转换;采用长基线RTK实时采集+内业后处理方式获得亚米级定位精度,满足需要。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全省长基线GPS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布设控制点个数为17个,分别架设在辽宁省各市公路处、各县公路段,控制点按照永久控制点进行架设,方便以后长期使用;同时又采用8个B级网控制点进行联测以获取控制点的准确坐标。
(2)点位采集
基于事后RTK作业方式进行中线点位采集。作业时基站架设在平面控制点上,每天24小时连续观测。每组设1台流动站,流动站设于检测车上,作业半径<100公里,流动站和基站之间无须通讯,采集期间确保卫星不失锁。天线位置尽可能接近中线移动,移动速度控制在30公里-50公里/小时之间,采样间隔3-5米,特征点位的采集,采取在点位处停车方式采集。
采集完毕后,将基站和流动站的数据组合到一起,利用专业的解算软件求解中线和特征点位坐标。
(3)平面线形的拟合
采用AutoCAD将中线点位和里程碑位置绘于平面图中,利用路线软件人工确定转角点坐标和桩号、偏角、平曲线切线长(T)和外矩(E)后,采取人机互动方式设置平曲线参数(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从而达到最佳拟合状态。
四、建议
1.此次数据调查数据量大,涉及面广,已经超出省局各单一的数据库,为更好地利用数据,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应建立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统一、开放的数字化公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有序存储、深度挖掘、全方位展示,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公路资产管理系统。另外系统提供接口实现与路况数据库、统计数据库、桥梁及路面管理系统、交通量调查数据库等对接,为上述程序提供基础数据。
2.调查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公路都进行大中修或危桥改造、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等工作,为保证数据准确、可用,每年应对发生改变的数据进行跟踪调查。
3.现有路线技术等级划分是根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设计时速依据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而确定的,对技术等级的划分全省应确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或规定。
参考文献:
[1] 《2007年度辽宁省国、省公路路况普查资料》
[2] 郑家瑶 《基于公路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整合研究》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