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探析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动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动性
   一、语文生动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更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例如:《心中的鹰》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这当然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灵的失落、灵魂的黯然、思想的悲痛,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鹰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对下一代的呵护,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课堂应该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首先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文学和艺术素养,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便是幽默。”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这种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幽默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和教益。语言的幽默可以充分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这种特殊的教学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散发着无穷艺术魅力的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连珠妙语,强烈地吸引、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真正是一个施展才华和体验人生的大舞台。
   三、语文生动的教学是读写结合的教学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条经验,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做到读写的有机结合,这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关键。“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现在被认为是语文生动教学的好的做法。以读促写,是独立阅读课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学会读书,读是关键,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出重点,读出感情,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在读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设计,还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写促读,是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有好多学生不认真读书,上课听听老师讲书,课下一点不懂的状态,发动学生动笔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生活。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精心设计写作练习,使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这样就可以使读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它是通过写来提高读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用模型、幻灯、录音、标本、图片、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或者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在自然的课堂里寻求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在特殊的感受中陶冶心志,进而发现美感受美,老师还可可以让学生对有对话的课文进行分角色演诵,或者对有精彩情节的课文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或者进行小组探讨,教师可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除课本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电影,经典台词,经典散文朗诵,甚至名曲、名画。当然是要为了促进学习和丰富课堂内容,哗众取宠和无聊的游戏切不可搬上课堂。另外,教师应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制造更多的乐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水平。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生活化与教学艺术化的表现,是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必要做法。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
期刊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严与宽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从管理规范上看,严与宽的关系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与非强制性规范的辩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按照规范的强制程度,又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之分。所谓强制性规范就是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作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非强制性规范
期刊
近年来,考试一般都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受素质教育的鞭策;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出题者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认为话题作文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让考生写出真实水平。   一、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
期刊
高中语文复习课,多是复习旧知识,或者是评讲试卷、练习,容量大、节奏快。常常呈现的状态是:老师不停地讲解,学生紧张地听记;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疲惫。究竟每节课学生有多大收获和提高,似乎无从衡量。但每年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权威性考试,确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等学科综合素质的一次较为客观、严格的检验。如何增强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这里主要谈两点。   一、目中有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
期刊
【摘要】 现代化的电化教育教学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为更好地开展电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开展电化教学必须注意目的性、实效性,要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坚持”,更好地发挥电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推动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电教;实践;素质教育   第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因人而异  电教手段是为实现教任务,完成教学目的服务的。
期刊
【摘要】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策略;方式   语文课堂不是老师纯粹传授知识的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课堂。课堂离不开师生活动,师生的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引导离不开课堂的提问。也可以这样说,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
期刊
一、总体认识  “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效。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指导思想  “诱思探究教学法”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规律,其本质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   三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课外阅读已成为了一种课题的延伸和拓展,而低年级正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要让他们从小就体会到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就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另一方面要有目的的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激励成长,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关键词】 课外阅读;能力;方法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
期刊
【摘要】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 初中语
期刊
【摘要】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且能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1、刺激教师的求知需要, 2、增强教师的交往动机,3、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求知兴趣,4、形成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5、丰富教师的想像力,6、增强教师的思维能力,7、增强教师与人合作的能力,8、激发教师工作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师;心理健康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