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儿与鸡娃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大家常常心有戚戚焉地传颂着一句名言:“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传颂是因为共鸣,而共鸣,大多在这句话的后半部分——这其实才是不幸。因为,每个觉得自己“不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父母亲,为别人组建起影响他们一生的原生家庭。
   无论幸与不幸,当我们为人父母时,能否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幸运的人呢?
   中华文化中,先贤们的很多做法,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的。比如:课儿。
   什么是“课儿”?字面看起来,似乎很好理解,就是“给孩子上课、教孩子读书”。从宋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都提到过这两个字,就好像中国当代父母的“陪写作业”和“鸡娃”是古人的遗风一般。不过,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古人的“课儿”,远比“陪写作业”更加身心投入,但奇怪的是,却没见他們普遍因此而痛苦、更少有听说因为“课儿”而被气到送命的——难道是古代父母的心理承受力胜过我们这届父母、又或者古代子女的个性特征都类似“乖乖虎”?
   在我看来,古今父母“课儿命运”的本质区别,在于起心动念。古代父母督促孩子读书,固然难免功名利禄、金榜题名的现实取向,但过程中始终围绕的是做人立世的品格修养,是文化的熏习传承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装点堆砌。正因为如此,“课儿”就成了言传身教、耕读与共、思想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和对错监督。前者,可以培养家风;后者,则会逼出“家疯”——父母和孩子都身心俱疲、亲子关系备受摧残。
   以孟母的断机教子为例:面对贪玩孟子逃学一事,孟母“断机杼”的行为,如果起心动念是“我得想个办法启发他”,眼光放在“做人”的毕生功课上,就不会伴随毁灭性的情绪勒索与攻击,母子间才能够平和交流;相反,如果起心动念是“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娃”,眼光锁定“快点逼他回学校”,那么,“断机杼”就不过是自我宣泄的开始,只会让孟子在幡然醒悟前,先背负上情绪暴力的阴影。
   心理咨询工作中,太多前来求助的父母们,他们一方面极度疲惫无助,一方面又变成了孩子心中的情绪恶魔。而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情绪爆发,不但没有改善作业问题,反而彻底消灭了孩子对学习甚至对生活的兴趣和情趣。
   我很想说,这不单是父母们的错——当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当标准答案取代了独立思考、知识考核取代了智慧积淀,当家庭作业占满亲子相处的大部分时间……本就焦虑到自顾不暇的父母们,又如何能享受到明朝诗人林光“手中残卷堪延我,篷底烧灯旋课儿”的天伦之乐、或者宋末元初杨公远“昼长延客话,夜静课儿书”的安宁自在?
   除非,越来越多勇敢的父母愿意调整心念,从“鸡娃”队伍退役,加入到“课儿”的家风共修中,然后,就能渐渐像宋朝诗僧释文珦所描述的那样,过上正常的亲子生活——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如果要为正常亲子生活找位带教导师的话,我想非丰子恺先生莫属,他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课儿个案演练”,直至今日,在女儿和外孙的记忆中,家中的“课儿”活动都是快乐和爱的教育,无论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一家人始终以游戏的方式共学诗词、给“搓麻将”写说明书、对对子……不亦乐乎。
   这些,也是我的童年记忆——虽然那时没人告诉我这叫“课儿”,但点点滴滴、生生不息的浸润,让我的内在自然生长出向上的力量,这份力量,历久弥新,最终凝结成孩子治愈一生的童年。
   愿你,也成为那个送出幸运的人。
   摘自《新民晚报》2021年1月2日  苏凝/图
其他文献
近日,某实名认证律师在微博发布“李娜退出中国国籍”的消息,还附上了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签发的带章证明,并很快登上热搜。随后,李娜团队、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媒体等先后辟谣,李娜本人也被迫出面澄清。   遭遇“被移民”的名人,李娜并非头一个。此事微妙之处在于,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是一个以“律师”身份实名认证的博主。如果发帖者真是律师,则意味着他为了“碰瓷”名人博流量,利用职业性的“知法懂法”,精准地规
期刊
前几天备受关注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原来的报道是,12月8日,广东东莞一位网约车司机为了送乘客患急病的婴儿上医院,闯了三个红灯,要被处罚。乘客若能向警方说明情况,为司机作证,司机就可以被免予处罚。但是,乘客拒绝作证,网上口诛笔伐遂成波涛汹涌之势:不道德,不知感恩,冷血,以后如何做人,怎么会有脸教育孩子……   然而,(2020年)12月16日,新华社、人民网报道了真相:司机请求作
期刊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务议程正发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舆情治理机制。如近期“80岁老太独自冒雨交社保被工作人员拒收现金”上热搜之后,当地政府迅速进行了整改。网络热搜问政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畅通政府和民众沟通渠道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人们的意见虽可通过歌谣、信件、电话等方式直接表达,但绝大多数舆情是散落、无形的,且倏忽消逝,像水
期刊
年终岁尾,朋友见面倘若问:最近忙吗?十有八九会回答:忙!忙得焦头烂额,尽“瞎忙”!语气表情,似没闲工夫答理你。   一俟年底,身处基层,忙,不会有假。因为,上面千条线,基层就一根针,“针鼻儿”再小,有线就得纫上,岂能不忙?说“瞎忙”,谦虚的成分或许有,然“瞎忙”现象确实在一定范围存在。有的是一层压一层,层层加码,到了底层,千头万绪,不忙,岂能交差?重复做,交叉做,应付做,走过场,没辙,不得不“瞎
期刊
读者诸君一定以为题目写错了,世人都争“知情权”,怎会有人捍卫“不知情权”?还有不知情权吗?不知情权还用捍卫?   若要回答这些问题,先得从知情权说起。所谓的知情权,就是公民享有的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比如,消费者就有权了解所要购买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含量等商品信息。一旦有商家隐瞒或篡改,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知情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所以人人都会争取。但有谁会料到,时至今日,还
期刊
前后左右
期刊
“狗拿耗子”现象,在社会生活、职场和管理界常见,在管理学上也很典型。那么,“狗拿耗子”以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以及如何对待?以下,从管理学角度,做一个研判。   先是禽畜家族乱了秩序。狗成功拿了一次耗子,便觉得自己是“复合型”干才,看家护院就不那么专心了,经常跑来跑去拿耗子,或以找耗子捉耗子名义在附近闲逛,造成门卫时常空岗。正好,公鸡早就对自己每天司晨报晓、一年四季不能睡个懒觉有意见,更对自己整天
期刊
名言曰“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一般倾向于褒义,即父亲优秀儿子必定优秀。但是,不少却是“有其父未必有其子”,方方面面的例子太多了。   性格。《大宅门》里的老爷子白萌堂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但儿子白颖轩却与世无争,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然而,白二爷的儿子白景琦却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活土匪”。贾政端方正直,热衷功名,但宝玉却一反其父,是个叛逆的“混世魔王”;贾环则是个猥琐顽劣的“问题少年”。朱元璋
期刊
“响枕”是一种内装石子、转动即响的枕头,有的还侧置铃铛,人稍一动,铃响人醒。古代读书之人用“响枕”来提醒自己惜时苦读,既实用又有警示意义。明人著《瓦夷考》有一则关于瓦枕的记述:“武孟为武冈州幕,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一更至五更,闻鸡三唱而晓。武孟破之,其中有机局,识者谓诸葛亮鸡鸣枕。”诸葛亮读书兼种地,后辅佐二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独有偶,传司马光幼时,也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用圆木做的枕头,睡
期刊
说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自然就会想到赵括。因为其自小就熟读兵书,知晓兵法,谈论军事,连其父亲——赵国著名将领赵奢都难不倒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兵书的赵括,因只会念念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蔺相如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彻底毁掉了当时很有实力的赵国。也因此,世上多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感到赵括统军兵败,不止于纸上谈兵。   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