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识力. 在培养学生认识力的同时,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认识力和对自身的认识. 笔者在时常自我督促下,养成了自我反省的习惯. 认识,再认识,认识不断地更新,就会发现很多新问题. 以下几点是笔者的所感所悟,不当之处,悉听斧正.
一、主体与主导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在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精神的同时,还应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能脱离教师的引导、组织与调控,那种放羊式的、赶时髦的所谓“开放”终究要付出血的代价,盲目低效的“自主探究”会失去科学的本性. 进一步讲,教师在课堂上还想着“怎么去组织,怎样去引导”也是不行的. 教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的即时生成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是一个知情交融的动态系统,很多信息传递和微妙的心理变化稍纵即逝,容不得你回到理论中再找应对策略. 高明的教师脑子里压根就不需要想“组织探究”这个词,它已融入教师的潜意识中成为自然的行为.当你始终能够站在学生需要的角度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一节课教学问题的时候,就自觉地聚焦于学生的活动,这就是在别人看来的“组织”.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反应,教师需从善如流,需灵机一动,需因势利导甚至巧妙周旋. 把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把该掌握的东西顺着学生敞开的智慧之门悄然送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已知与未知的相互吸引和对接碰撞中实现自主建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思辨,实现同化与顺应.
高效的学习是学生情感投入,调动全部身心的火热思考的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决定方案的时候,教师做什么呢?笔者认为,适度点拨,尽量把问题的思考留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处理的,甚至需要花费不少脑筋才能处理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教师少插嘴,更不要以讲代思. 教师只做教学活动的策动者、引导者.
二、激情与务实
郑毓信教授将课程改革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激情阶段、困惑阶段和务实阶段. 这大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规律.
想办好一件事,情感要投入,要有激情,甚至冲动,如果一开始就预感失败,还有什么动力可言?当真正做下去才会发现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会遇到挫折甚至非常棘手的问题,能不困惑吗?这时甚至会怀疑是否当初决策失误,是否时机不够成熟,是否走错了路. 彷徨之时还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另一是坚持做下去.当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冲动,冷静地思考,发现前头露一丝并不耀眼的曙光,这足以让人增加勇气,但不会欢呼雀跃,因为随时要提防又一次陷入困境,平静后,处理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就更加谨慎务实.如果要描绘中国教育改革的心态变化,如图1表示并不为过.
三、热点与盲点
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大家特别关注的热点,早已被无数次地谈及和深究,而“教师巡视”这一活动却很少有人研究. 对于“教师巡视”这一盲点,笔者认为不是人们想不到,问题出在观念上.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突出 “预设”而忽视“生成”,对于重在体现学生的活动往往疏于关注.“教师巡视”从字面上看是教师行为,事实上教师巡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可以说,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唯一少受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期盼、难得的“自主空间”. 很多公开课,当学生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后,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而教师巡视却往往流于形式. 或背着手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仰望天花板,若有所思;或长时间站在某一学生旁边,盯住不放.到底大家处理得怎么样?优秀学生是否得出准确而巧妙的解答?大部分学生是否找到解决方案?个别学生是否还在发愁?是否需要个别引导?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任课教师凭感觉结束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尽管还有许多同学意犹未尽,无奈被教师强行打断,感觉很不舒服,丢掉了绝佳的探究时机.
四、减负与升学
“现在的教育现状,小学生没有时间玩,中学生没有时间睡觉,长此下去怎么办?”这是许多教育家对教育负责任的忧思. 只要放眼世界教育发展格局,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一些悖论“死结”一时难以化解,教师无奈,学生无奈,家长也无奈.归根结底是就业压力所致.要找一份好工作,除了技术出众,还要好文凭,好文凭从哪里来?名牌高校. 要考名牌高校,就要先上名牌中学.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名校择优生、优生选名校就成为自然的法则.大考小考也就在所难免,谁能取消月考、周周练、高三质检?万一升学率上不去,家长不会放过你,人家会说:“某某家孩子原来和我家孩子一样,怎么后来差得这么多?”你再解释都改变不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课改时至今日,人们已采取许多措施抵制应试教育,杜绝加班加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送教下乡,缩小城乡差距,改革考试制度,加强必修科与选修科分期考核等等,这些有力的措施确实改变了一些面貌,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要实现全新的素质教育和素质评价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师问与生问
“学问”,作名词,即《辞海》里面说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作动词,就是引申的含义. 刘洪翔教授在“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中曾对“学问”一词做过生动的描述:“‘学问’会使人更有学问,‘学问’会使人更富有创造性.‘学问’应该像学问本身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学问”的两种词性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入木而传神. 然而,对于“学问”一词的动词性解释,人们往往只认为是针对学生,忽视了“学问”一词对教师的意义,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不光体现在数学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也体现在认知科学上的人人平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知识,很多源于对学生的研究,既然学生的活动中蕴涵着普遍的真理,那么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灵性、好奇、清纯、好动这些成人已经有所退化的性质,不正是教师该回过头来思考的吗?教师不能回到童年,但教师必须要感受童心,必要时要向学生请教,“学问”学生!
六、无声与有声
这里,笔者想借用特级教师华志远的观点展开自己的思考. 华老师说:“‘出声想’只是知识的复现性思考,练习操作是技能、方法的思考,这两者都处于思考的较低层次水平,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则需要从数学观念、思想、方法、知识不断检索,反复多次,才能实现,因而需要一个过程,其思考形式往往是‘无声的’,但思维活动及心理活动极为丰富和复杂,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思考水平处于较高层次.”因此,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特征,它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是课堂教学实现对话、互动、生成的必要条件,或称之为“蓄势”阶段,否则,动态课堂就会因缺乏应有的思维张力,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现在的公开课评价中常有:“本节课学生自始至终在讲,学生唱主角,教师成了旁观者,教学气氛热烈,掌声雷动……”试问,这就好吗?学生一刻也没有住嘴,如同一场晚会,从头到尾都是摇滚歌曲和狂热的舞蹈,震耳欲聋的欢呼与震天的爵士鼓足以让你回家后,脑子里还再“嗡嗡”直叫. 我们不妨想一想,小说家搞创作,科学家搞研究,甚至学生掩卷回味教材,没有安静的环境,会不会心烦意乱?数学中好多深刻的东西需要“悟”,需要“品”,需要“参”,不“参”何“透”?
七、要求与给予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就是不听,而有的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就快乐接受,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威信,要能够通过教育艺术感染、震撼、征服学生.其实,教师在要求学生做什么之前,应先考虑你给予他们什么,这是做教师的最起码要求. 就这点起码的要求,有些教师却没有做到,难怪学生不服.于是说,当你要学生做什么之前,不妨先付出一些,做一些铺垫性工作.
教师是否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关注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这些本来是搞教育的人所思考的问题,学生能否意识到呢?不要说学生什么不懂,其实,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他们能够体验到快乐与苦恼,知道教师的水平高低和负责态度. 所以说,教师千万不要低估学生,一旦陷入僵局,就很难挽回局面,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你让他们做的他们偏不做,你所害怕的事情往往就会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比任何教学上的不到位都更可怕.
八、点拨与等待
适时适度地点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引领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速度.其实,点拨是把双刃剑,每一次点拨,都会削弱学生的思维. 因此,要让学生尽量去独立思考,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尤其是经过捶胸顿足而得其价值会更高.
学习科学知识有一个“时间等待理论”. 等待,相对于点拨,体现出教师的耐心程度,更是体现教育的艺术. 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这不是随心所欲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要根据你对学生已有的了解和现时的观察,来判断各个问题要留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特别是教师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元认知提问”,更需要时间. 一些教师等不及学生思考,抢在学生前头,筑起学生思考的“围墙”,教师“把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学生的一线“思路”被教师阻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到头来,后果比讲授更糟!
九、通法与巧法
通法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其严格界定至今尚无定论,特别对具体问题更是各执一词,原因很简单,确实难以划清通法与巧法的界限,因为通法是相对的,发展的.
笔者在《中学教研》(数学)2006年第6期发表题为“通法—巧法—模式”的文章,文章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常是通过最基础的思考方式,逐步提炼、升华,以揭示本质,逼近真相,最终得出结论. 因而,解数学题,既要会通法,又要求巧法,思维能力提高了,巧法可化为通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思考模式.” 事实上,许多看似技巧性的方法一旦经过提炼往往能归入最为简单的原理中,重新界定并感慨其绝妙,那就是高级的思考模式.
以上所述问题只是笔者一孔之见,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权作引玉之砖吧!
一、主体与主导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在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精神的同时,还应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能脱离教师的引导、组织与调控,那种放羊式的、赶时髦的所谓“开放”终究要付出血的代价,盲目低效的“自主探究”会失去科学的本性. 进一步讲,教师在课堂上还想着“怎么去组织,怎样去引导”也是不行的. 教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的即时生成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是一个知情交融的动态系统,很多信息传递和微妙的心理变化稍纵即逝,容不得你回到理论中再找应对策略. 高明的教师脑子里压根就不需要想“组织探究”这个词,它已融入教师的潜意识中成为自然的行为.当你始终能够站在学生需要的角度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一节课教学问题的时候,就自觉地聚焦于学生的活动,这就是在别人看来的“组织”.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反应,教师需从善如流,需灵机一动,需因势利导甚至巧妙周旋. 把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把该掌握的东西顺着学生敞开的智慧之门悄然送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已知与未知的相互吸引和对接碰撞中实现自主建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思辨,实现同化与顺应.
高效的学习是学生情感投入,调动全部身心的火热思考的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决定方案的时候,教师做什么呢?笔者认为,适度点拨,尽量把问题的思考留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处理的,甚至需要花费不少脑筋才能处理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教师少插嘴,更不要以讲代思. 教师只做教学活动的策动者、引导者.
二、激情与务实
郑毓信教授将课程改革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激情阶段、困惑阶段和务实阶段. 这大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规律.
想办好一件事,情感要投入,要有激情,甚至冲动,如果一开始就预感失败,还有什么动力可言?当真正做下去才会发现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会遇到挫折甚至非常棘手的问题,能不困惑吗?这时甚至会怀疑是否当初决策失误,是否时机不够成熟,是否走错了路. 彷徨之时还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另一是坚持做下去.当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冲动,冷静地思考,发现前头露一丝并不耀眼的曙光,这足以让人增加勇气,但不会欢呼雀跃,因为随时要提防又一次陷入困境,平静后,处理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就更加谨慎务实.如果要描绘中国教育改革的心态变化,如图1表示并不为过.
三、热点与盲点
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大家特别关注的热点,早已被无数次地谈及和深究,而“教师巡视”这一活动却很少有人研究. 对于“教师巡视”这一盲点,笔者认为不是人们想不到,问题出在观念上.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突出 “预设”而忽视“生成”,对于重在体现学生的活动往往疏于关注.“教师巡视”从字面上看是教师行为,事实上教师巡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可以说,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唯一少受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期盼、难得的“自主空间”. 很多公开课,当学生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后,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而教师巡视却往往流于形式. 或背着手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仰望天花板,若有所思;或长时间站在某一学生旁边,盯住不放.到底大家处理得怎么样?优秀学生是否得出准确而巧妙的解答?大部分学生是否找到解决方案?个别学生是否还在发愁?是否需要个别引导?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任课教师凭感觉结束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尽管还有许多同学意犹未尽,无奈被教师强行打断,感觉很不舒服,丢掉了绝佳的探究时机.
四、减负与升学
“现在的教育现状,小学生没有时间玩,中学生没有时间睡觉,长此下去怎么办?”这是许多教育家对教育负责任的忧思. 只要放眼世界教育发展格局,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一些悖论“死结”一时难以化解,教师无奈,学生无奈,家长也无奈.归根结底是就业压力所致.要找一份好工作,除了技术出众,还要好文凭,好文凭从哪里来?名牌高校. 要考名牌高校,就要先上名牌中学.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名校择优生、优生选名校就成为自然的法则.大考小考也就在所难免,谁能取消月考、周周练、高三质检?万一升学率上不去,家长不会放过你,人家会说:“某某家孩子原来和我家孩子一样,怎么后来差得这么多?”你再解释都改变不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课改时至今日,人们已采取许多措施抵制应试教育,杜绝加班加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送教下乡,缩小城乡差距,改革考试制度,加强必修科与选修科分期考核等等,这些有力的措施确实改变了一些面貌,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要实现全新的素质教育和素质评价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师问与生问
“学问”,作名词,即《辞海》里面说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作动词,就是引申的含义. 刘洪翔教授在“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中曾对“学问”一词做过生动的描述:“‘学问’会使人更有学问,‘学问’会使人更富有创造性.‘学问’应该像学问本身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学问”的两种词性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入木而传神. 然而,对于“学问”一词的动词性解释,人们往往只认为是针对学生,忽视了“学问”一词对教师的意义,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不光体现在数学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也体现在认知科学上的人人平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知识,很多源于对学生的研究,既然学生的活动中蕴涵着普遍的真理,那么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灵性、好奇、清纯、好动这些成人已经有所退化的性质,不正是教师该回过头来思考的吗?教师不能回到童年,但教师必须要感受童心,必要时要向学生请教,“学问”学生!
六、无声与有声
这里,笔者想借用特级教师华志远的观点展开自己的思考. 华老师说:“‘出声想’只是知识的复现性思考,练习操作是技能、方法的思考,这两者都处于思考的较低层次水平,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则需要从数学观念、思想、方法、知识不断检索,反复多次,才能实现,因而需要一个过程,其思考形式往往是‘无声的’,但思维活动及心理活动极为丰富和复杂,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思考水平处于较高层次.”因此,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特征,它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是课堂教学实现对话、互动、生成的必要条件,或称之为“蓄势”阶段,否则,动态课堂就会因缺乏应有的思维张力,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现在的公开课评价中常有:“本节课学生自始至终在讲,学生唱主角,教师成了旁观者,教学气氛热烈,掌声雷动……”试问,这就好吗?学生一刻也没有住嘴,如同一场晚会,从头到尾都是摇滚歌曲和狂热的舞蹈,震耳欲聋的欢呼与震天的爵士鼓足以让你回家后,脑子里还再“嗡嗡”直叫. 我们不妨想一想,小说家搞创作,科学家搞研究,甚至学生掩卷回味教材,没有安静的环境,会不会心烦意乱?数学中好多深刻的东西需要“悟”,需要“品”,需要“参”,不“参”何“透”?
七、要求与给予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就是不听,而有的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就快乐接受,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这是为什么呢?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威信,要能够通过教育艺术感染、震撼、征服学生.其实,教师在要求学生做什么之前,应先考虑你给予他们什么,这是做教师的最起码要求. 就这点起码的要求,有些教师却没有做到,难怪学生不服.于是说,当你要学生做什么之前,不妨先付出一些,做一些铺垫性工作.
教师是否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关注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这些本来是搞教育的人所思考的问题,学生能否意识到呢?不要说学生什么不懂,其实,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他们能够体验到快乐与苦恼,知道教师的水平高低和负责态度. 所以说,教师千万不要低估学生,一旦陷入僵局,就很难挽回局面,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你让他们做的他们偏不做,你所害怕的事情往往就会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比任何教学上的不到位都更可怕.
八、点拨与等待
适时适度地点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引领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速度.其实,点拨是把双刃剑,每一次点拨,都会削弱学生的思维. 因此,要让学生尽量去独立思考,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尤其是经过捶胸顿足而得其价值会更高.
学习科学知识有一个“时间等待理论”. 等待,相对于点拨,体现出教师的耐心程度,更是体现教育的艺术. 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这不是随心所欲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要根据你对学生已有的了解和现时的观察,来判断各个问题要留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特别是教师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元认知提问”,更需要时间. 一些教师等不及学生思考,抢在学生前头,筑起学生思考的“围墙”,教师“把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学生的一线“思路”被教师阻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到头来,后果比讲授更糟!
九、通法与巧法
通法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其严格界定至今尚无定论,特别对具体问题更是各执一词,原因很简单,确实难以划清通法与巧法的界限,因为通法是相对的,发展的.
笔者在《中学教研》(数学)2006年第6期发表题为“通法—巧法—模式”的文章,文章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常是通过最基础的思考方式,逐步提炼、升华,以揭示本质,逼近真相,最终得出结论. 因而,解数学题,既要会通法,又要求巧法,思维能力提高了,巧法可化为通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思考模式.” 事实上,许多看似技巧性的方法一旦经过提炼往往能归入最为简单的原理中,重新界定并感慨其绝妙,那就是高级的思考模式.
以上所述问题只是笔者一孔之见,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权作引玉之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