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领悟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其新课程中重在让学生主动地领悟知识,并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而其中探究式教学最能使体现学生在获取知识中的主动性及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它具有综合优势,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与其他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其“探”重在让学生主动尝试去做,重在让学生体验过程性。“究”重在让学生知其原因,得出结论。让学生“宁愿做草原上的狼,也不做家里养的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实施,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因教师的设计不够优化而不能使教学有效的完成,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完成探究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优化以下几方面,来倡导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激活原有认知结构
  因探究式教学重在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或合作完成整个探究过程,而在整个探究中,学生对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自己大脑中已有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即使有所创新或发展也只能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所以如果学生对原有知识很模糊或遗忘,那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不能完成任务或降低效率。如在设计“电离平衡及外界因素对平衡的影响”的探究中,如果学生对已有知识,如: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很模糊。或“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不是很明白,那么在这节的探究中,可能有许多学生不能完成任务或效率很低,甚至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必须在探究教学之前让学生在课后回顾或复习相关内容,或者查阅相关书籍,让学生必须在大脑中重建已有知识结构,为自己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学生才会有效的完成探究任务,不会浪费时间,不使学生产生烦躁情况,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有兴趣,有效率的完成探究任务。
  二、有效地选择探究方式
  在学校环境下的化学学科的探究或教学可以有非常丰富的类型。但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学生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如果我们不能合理选择就会降低探究效率,甚至不能完成探究任务。如在气体的“摩尔体积”这一节的探究教学中,如果在完成第一个探究任务“电解水原理”试验后,再让每个学生来完成第二个探究任务,即让每个学生计算出两种气体“氢气”,“氧气”在0℃,101kpa下的体积,两种固体“铁”,“铝”在20℃下的体积,两种液体“水”和“硫酸” 在20℃下的体积,由于根据密度计算而用到的数据大多都为多位小数,如氧气的密度为0.089g/L,水的密度为0.998g/cm3, 所以学生计算起来计算量比较大,如果让每个学生完,那么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再也无时间来完成探究的具体任务。所以这时我们可进行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完成上述探究任务。因计算对学生来说并没多大的意义,而重在进行计算结果的比较。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有效的完成探究任务。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探究内容灵活的选择方法。对于容易,答案唯一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对于量大、复杂、多答案的探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提高效率,同时也更易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有效提高教师的指导
  在探究教学中,由于我们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重建,有些探究学生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探究,而有些探究如果全部由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完全不加以组织和引导的话,可能以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是无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设计出较为科学严密的实验探究方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老师不进行探究思路的引导的话,学生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进行探究。因此在许多探究中需要老师先设置阶梯式的问题,学生通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交流之后对探究的思路就有了明确的认识,自然而然的就能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探究。
  四、有效加强教师的督促与管理
  由于在探究或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大,时间充足,而作为学生往往有惰性和随意性,所以老师除了作为指导者更重要的在探究中要做好督促者和管理者,不然可能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会乱成一滩散沙,只图热闹而不进行实质性的探究活动。往往“油耗尽了灯不亮”。所以作为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要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提醒其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尤其在试验探究中。如果我们不加强督促和管理,可能试验中既浪费药品,又无效果,甚至可能还会引发实验事故。
  总之,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导演好每个环节,优化好每一步,才能让学生唱好每台戏。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细心谋划,才能有效的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率。
其他文献
在我们现在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谈谈个人体会,以供大家鉴赏。   一、品德与社会课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鼓励尝试活动   学习方式有很
期刊
学习物理,没有实验不行,而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教师进行演示时,不仅要保证演示成功,而且还应精心设计演示的方法,使演示产生最佳效果。  1、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仅是对这些现象简单重复,学生会感到乏味。这时教师应另辟蹊径,推陈出新,增加刺激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生在初中时就观察过,并且他们自己也做过带
期刊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认识数学的空间,重
期刊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的,对幼儿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幼儿在学习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积极加以引导,幼儿就会很容易降低学习数学的兴趣。苏联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如何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幼儿数学教学艺术,以期对幼儿数学教学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的选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后进生个性心理特点分析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干头万绪,如果班主任不论事情大小,事必躬亲,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效果也不会很好。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班级管理属一门管理科学,有一定规律性。现将我的班级管理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敬业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只有爱学生,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境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容易被调动起来。一般说来,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期刊
复习,从字面上看就是把原来已学过的知识再学习一遍,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回忆,再现已学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巩固,更加系统。历史知识的复习巩固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家的遗忘规律“遗忘曲线”证明遗忘过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想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好,必须经常反复的进行复习。通过复
期刊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存在“假、大、空”现象,尤其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更甚。其原因有许多,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  1、平等交流,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
期刊
新课标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