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 深化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思路,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等内容,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科院校 改革 应用型人才
  0 前言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为我们共享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与便利,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而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培养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的实际能力,就应该成为当今每个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处于扫盲打基础阶段,这些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要,更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学生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将会给他们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困扰。笔者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1现状分析
  1.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忽略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小学计算机信息课的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零起点”教学。但由于高校招生是面向全国各地,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而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的参差不齐导致了教学上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握教学进度。[1]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造成了课堂中的两级分化现象,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简单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进度快跟不上,慢慢自我放弃,这样的结果是两类学生都学不好、学不透。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教学改革,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
  1.2 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脱节,无行业性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它的实用性特点要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专业对接。[2]实际上,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完全脱节,一本教案講遍所有专业,并未注重学生所在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未发掘学生潜能,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存在质疑,学生在学习软件时既不清楚这门课到底“学以致何用”,也不太了解目前这些工具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程度及重要性,出现“学完就忘,考完就丢”的局面,形成“所学非所需”的低效教学模式。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根据专业不同、行业不同而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
  1.3 陷入“应试教育”,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协调
  在普通本科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比例多数为1:1或2:1,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培养较强的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最终的考核标准是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70%-90%,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不得不将很多精力放在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于是选择了重理论轻实验,最终忽略了主动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导致很多学生不会利用自己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甚至在毕业时连求职简历都做不出来,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1.4 认识偏差,应用能力弱,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往往认为会打字、会上网、甚至会游戏,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就很好了,从而忽视了这门课程真正的重要意义。据笔者调查,大学里90%左右的学生都持有此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大大降低。我们要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这种应用能力是在某种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被带入大学基础教育的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识偏差,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动手习惯,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无章可循,失去学习兴趣,更无创新意识。
  2改革策略与方法
  由上述现状分析可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应当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认真思考并重新审视了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教师改革意识的确立到改革策略的实施,一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前提,尝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转变,将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转变,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精神,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具体改革思路如下:
  2.1 采用“分层”式教学,达到因材施教
  所谓“分层”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对学生、教案、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与制定,整个教学活动可分为三部分内容。
  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制定出“学生代表档案”。
  然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分层”式教案。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档案,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教学进度进行细致划分,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最后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层次划分。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讲课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配合“分层”式教案,实施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让所有学生都从中受益。
  2.2 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标准,实现“1+x”教学模式
  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知识体系,是面向不同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3]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白皮书)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重点是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目前中小学网络教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网络教室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提出应用云计算技术,桌面虚拟化平台部署和管理网络教室的观点,分享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教室建设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小学 网络教室 桌面虚拟化 云计算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有三项主要任务,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
从我国服装设计实用主义教育发展入手,分析实用主义教育对当前服装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的利弊,提出了未来我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即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对未来衣生活的探索能
元月六日,总后卫生部组织全军卫生队长岗位培训考核。我区挑选的三名同志,他们是53205部队卫生队长王德明、53507部队卫生队长熊小平、53262部队卫生队长成仲
主要介绍双面集圈网眼织物在UP372提花圆机上的编织,分别从编织原理、编织机械、编织方法和织物效果等方面进行说明。
为有效地整治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以降雨、高程、坡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作为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山洪灾害风险
结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对竹材结构模型提出了双层楼板减震与顶层TLD联合减振的方案,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双层楼板的分离加速度公式,并得到了相应结构体系
从CPⅢ控制网建网条件、CPⅢ控制网测量仪器要求、控制点埋设要求、控制网的网型要求、测量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的特点、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及工艺流程。
【摘要】阿迪达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平台上,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广告媒体传播策略、推广系列活动策略,品牌赞助策略,产品策略,完成了自己在世界杯期间的品牌营销,并建立了自己在世界杯上面的形象。本文以阿迪达斯的世界杯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阿迪达斯在南非世界杯上营销策略以及所带来营销理念、目标以及方式。  【关键词】南非世界杯 营销策略 阿迪达斯  
【摘要】学校是育人场所,理应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有作为。通过对中职生加强教育,转变观念,确立正确认识,势必会做好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词】素质 懒惰 累  对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不能单靠学科成绩来衡量,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综合素质最直接的表现。[1]根据搜狐网调查,更多的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越来越关注求职者的行为习惯。技能强,行为习惯好的受到用工企业吹捧,而那些行为习惯不好,即使技能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