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9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唱主角”。面对新材料作文,很多同学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作文要得高分,审题立意、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面对新材料作文,我们该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呢?
  一、了解材料类型,把握材料核心,抓住审题关键
  我们知道,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首先必须审视材料,了解新材料作文题的类型和特点,才能进行准确的审题立意。
  从材料的内容看,可以分为:
  1.时事新闻型或社会热点型:即选用社会关注的时事或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如2015年全国I卷(“女儿举报老爸”)、全国II卷(“谁更具风采”)、天津卷(“范儿”),2016年全国III卷(“小羽创业”);
  2.日常现象型: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发生的某件事作为材料。如2015年重庆卷(“公交车等妈妈”)、山东卷(“小孩想分辨丝瓜藤蔓与肉豆茎须的不同”)、安徽卷(“显微镜下看蝴蝶”)、四川卷(“班会讨论课:我看老实与聪明”),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3.寓言故事型: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或意象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材料。如2015年湖南卷(“大树与种子”)、湖北卷(“泉水与喷泉”),2016年山东卷(“行囊已经备好”);
  4.语录言论型:提供名言警句或有关话语作为材料。如2015年上海卷(“柔软与坚硬”)、福建卷(“路”),2016年江苏卷(“话长话短”);
  5.漫画型:指的是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它與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如2016年全国I卷(“吻痕与掌印”);
  6.文学文化型:提供文学文化意蕴浓厚的文字作为材料。如2015年浙江卷(“文品与人品”),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为了突破时事新闻类、漫画类、寓意故事类等类别的材料作文审题难度,探求审题立意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比较后发现:“时事新闻型、日常现象型、文化文学型”等这几类作文题,材料含意都明显,内容都通俗易懂,它其实可以称为“直白类”新材料作文;而“寓意故事型、语录言论型、漫画型”等这几类作文题,材料内容都含蓄,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或意象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托,意思是隐含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含蓄类”新材料作文。
  “直白类”或“含蓄类”这两类材料作文题或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富于思辨,寓意深刻,但这些作文题所提供的文字材料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普遍偏重于阐述文字材料背后的事理,即材料的核心。
  因此,“直白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由表及里,理清材料背后的事理,探求材料的本质特征,把握材料的这一核心概念。
  而“含蓄类”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弄清材料“言在此”的“此”的内容;第二步找出材料“意在彼”的“彼”的内容。一般不“就事论事”,因为要想准确把握命题人所期待的切题立意,就要用心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将材料隐喻的意思还原出来。同学们只要着眼于喻比性,不停留于文本的表层,就能切入“本质区”。通俗地说,把材料本义背后的寓意找出来,或把题目的“寓意”所影射的意思找出来,立意也就豁然开朗了。
  二、根据题型特点,析词抓句悟义,准确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题,无论是“直白类”还是“含蓄类”,要抓住它们的共性,理清材料背后的事理,把握材料的核心,就必须准确地分析材料中的重点词、迅速地捕捉材料中的关键句、敏锐地悟出材料中的言外义,这对新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来说至关重要。
  1.析词——析重点词,由表及里,明确写作方向。
  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重点词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它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我们审题,首先判断它属于哪种类型的材料,而后就要善于捕捉并分析材料中的重点词,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由表及里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紧扣核心,明确写作方向。重点词有时在材料中非常明显,有时需要我们通过思维的延伸找出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旦在这个步骤出现差错,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是无用功了。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卷这道作文题属“日常现象型”,是“直白类”材料,是一道贴近社会现实,十分接地气的新材料作文题。作文题共有三段文字,第一段和第二段在说虚拟技术走近大众,是一个现象;第三段则是面对这个现象,大众最基本的三种态度:“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作文题要求同学们对信息时代的“虚拟和现实”采取什么态度,在三种态度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很显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两个是重点词,考生只要抓住这两个重点词,深入理解其内涵,以“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立论,无论选择“拥抱”或者“远离”或者“保持距离”,都得认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是“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抑或是“与它保持适当距离”,都可以看做审题准确。而审题准确的作文就是一类卷作文(49分~60分)。当然,在这一类卷里还有高下之分,同学们对虚拟世界的到来所持的态度,既需要考量现实,也需要对未来进行想象与思考。因此,必须紧紧扣住“虚拟”这一重点词,并以“现实”为参照,深刻地揭示出虚拟技术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既要谈到虚拟对现实的超越,也要谈到虚拟对现实的侵蚀。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引领性,当今网络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 ”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碰撞、交换和组合势不可挡,并且闪烁着多彩的光芒。——同学们如果根据“直白类”作文题的特点,由表及里抓住这一材料的核心,就能领悟命题人命题的意图,那么在立意上就胜人一筹了。   2.抓句——抓关键句,由果溯因,确定作文主旨。
  在新材料的作文题中,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重复句、点题句等),快速归纳材料的文意并迅速捕捉材料中的关键句至关重要。因为关键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找准了它,并通过由果溯因,往往就能确保审题立意万无一失。
  例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江苏卷这道作文题属“语录言论型”的材料。材料有三个句子,可分三层:第一层“俗话说”是由头,第二层“有人却说”,语意转折,第三层“有时这是……有时则是……”,是对第二层的解读。综观整则材料,我们发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句话显然是这道作文题的关键句。为了确保审题立意的万无一失,我们应该抓住材料中的这一关键句,通过“由果溯因”方法进行探究:“有话则短”是因为“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言外之意对应着“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从“不必”二字可见个性;而“无话则长”是因为“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言外之意对应着“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所以,我们既可以从个性角度或创新角度切入,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即创新并不妨碍个性的彰显;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不妨去大胆追求创新等。综上所述,可以至少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从“有话则短”切入,强调个性,不拾人牙慧,杜绝陈词滥调,注重的不是表达本身,而是表达的质量。
  ②从“无话则长”切入,在“无”与“有”的对立当中隐含的其实是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创新意识,才能在从无到有的话语中去发展新的机会,展开新的尝试,开拓新的成果。
  ③将“彰显个性”与“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谈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比如,可以谈“彰显个性”是拥有“创新意识”的前提,正是因为有这种“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的想法,才可能进一步去探索别人是否有没说到之处,也才可能在“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我们如果没办法抓住这一关键句,通过“由果溯因”悟出其深层内涵,就有可能造成审题偏差,只停留在“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角度,而忽略了相关的另一方面,即“个性彰显”和“创新意识”,这样文章的得分自然就不会高。
  3.悟义——悟言外义,由此及彼,把握深层内涵。
  而像“寓意型、漫画型”这种“含蓄类”的作文题,特别要深入把握其寓意及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并注意由此及彼对接现实社会及人生。只有真正领悟了题目或材料的言外义,才能把握好题目或材料的深层内涵、核心概念,从而准确地立意。
  例如2016年全国I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属“漫画型”,是“含蓄类”的材料。审题立意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弄清漫画材料“言在此”的“此”的内容;第二步找出漫画材料“意在彼”的“彼”的内容。
  漫画材料“言在此”的“此”的内容是:画中有两个学生,即甲学生和乙学生。第一次考试,甲学生得了100分,受到家长的奖赏(从其脸上的吻印推知),甲学生很愉悦;乙学生得了55分,不及格,受到家长的掌掴(从其脸上的掌印推知),乙同学表情痛苦。第二次考试,甲学生得了98分,受到家长的掌掴,表情痛苦;乙同学得了61分,刚刚及格,受到家长的奖赏,表情愉悦。
  这幅漫画包含了4个要素,即人物、分数、面上印迹及表情。人物有四个,显性人物两个,即甲学生和乙学生;隐性人物有多个,主要隐性人物是甲学生的家长及教育者和乙学生的家长及教育者。分数有四个:100分、98分、55分、61分。孩子脸上印迹有两种,即唇印和掌印。唇印代表奖赏、肯定、表扬,掌印代表处罚、批评、责备。表情有两种,即愉悦表情、痛苦表情。
  这些要素之间构成漫画材料的内容:1.学生考试成绩理想,家长就奖赏;2.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惩罚;3.学生起点不同家长的期望值不同;4.家长在学业成绩上追求完美;5.家长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对待孩子发生变化的考试分数;6.家长对孩子的考试分数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7.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反映了家长对孩子考试分数的态度;8.孩子因家长对待自己的方式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
  第二步要找出漫画材料“意在彼”的“彼”的内容,即“寓意”,指由漫画抽象出来的较为深层的意思:围绕“漫画中人(可从“人”联想到自己、某类群体甚至人类)、漫画中的分数(亦可理解为学业成绩工作成绩乃至团体社会或国家的進步程度)、漫画中的成绩浮动与奖惩的多重反差对比(亦可对进步退步、起点与程度、数量与质量、表扬与批评)”等进行思考写作的,都属于符合题意。
  比如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莫让分数左右了孩子的成长”“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不可取”“单一以分数来评价孩子不可取”“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单一以分数评价孩子,将扼杀孩子的天性”“教育当以德为重”“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即使拥有超人的智慧,无德就有可能让自己滑下深渊”等。
  如果同学们就漫画说漫画,仅仅是围绕漫画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缺少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缺少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升,这类作文只能评定为三类文。
  再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道题属“寓意型”,也是一道“含蓄类”的材料。不但要理解材料中的重点词“行囊”“旅程”的含义,更要悟出它的言外义即象征意义,这是审题立意的先决条件。
  材料中的“行囊”“旅程”显然与人生是紧密相关的,人生就如“旅程”,人生成长中需要提炼和准备的东西,当然就如“行囊”。那么这些“行囊”的比喻意义是什么呢?物质层面如人生旅程中必备的水、衣服、钱、工具等;精神层面如坚强、自信、执着、果断、诚信等品质。
  本道作文题只有先从“行囊”“旅程”的言外意即比喻义入手去悟,然后再结合“准备”“用到”“用不上”这三个重点词进行立意,就会比较准确、到位:
  ①从“行囊”与“准备”切入:准备好行囊,方能从容上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人生之旅的准备与未准备……
  ②从“行囊”与“有用、无用”切入,所谓有用的东西,肯定是旅程中最需要的,那么那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就真的无用吗?由此来写,会让作文更具深度:人生中的有用与无用;无用的东西也是人生的陪伴者;有用的东西助我们一帆风顺,无用的东西伴我们走向远方……
  通过以上的解析可知,领悟“行囊”“旅程”的言外义是这道题写作的关键。这样悟出言外之意后,才能由此及彼,透过表层意义,探究到它的深层内涵,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才能使文章既能具备应有的思想深度,又能拥有内容的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
  总之,“直白类”材料作文题审题要由表及里,探求材料的本质特征,“含蓄类”材料作文题要由此及彼,悟出材料的言外之意,才能确保审题立意的万无一失。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28日,有群众向《法制日报》记者反映称,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小学向小学生们发放的红领巾上,竟然印有“菏泽万达广场”以及“11月16日盛大开业”的广告字样。除此之外,发放的学生帽上也印有该广告。对此,记者采访了菏泽市开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发放的,学校发现后很快全部收回。  菏泽市开发区教育局一位高姓负责人说,25号下午的活动共向丹阳路小学三年级发放了一百
Module 1  一、重點单词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凸显了“课程政治方向的引领”要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坚守育人导向,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努力做到在辨析判断、实践养成中实现价值引领。但在长期的教学中,功利、被动、肤浅、孤立、机械等教学弊端使得不少教师忽视了引領功能。要突破这种弊端,就必须努力做到在民主氛围中引导价值选择、在思辨课堂里寻求价值澄清、在典型示范下树立价值标杆、在践行道路上实现价值自信。  关
三次函数是导数内容中最简单的高次函数,其导函数是二次函数,这类问题的难点是研究其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破解难点的方法是对三次函数求导后,化归成二次函数,通过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求解,解三次函数的问题,可借助导数工具进行研究,推進了二次函数性质的深化与二次函数方法的研究.
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数学的热点问题,而其中的范围问题是考试的难点.实际上任何范围问题,其本质都是函数问题,三角形的范围(或最值)问题也不例外.三角形中的范围(或最值)问题的解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函数求解;另一种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縱观近几年高考,三角形中的范围问题大致分成三类:边的范围问题、角的范围问题、面积的范围问题.下面就这类常考问题加以归类解析,切实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解决解三角形中的范
摘 要: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嘉兴卷思品试题在坚持能力立意的基础上,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富含思维的问题和结构严谨的参考答案,达成价值引领、思维锤炼的目标,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特质。这份试题不仅具有很好地检测学生学业水平的功能,而且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嘉兴卷;思品试题;价值引领;思维考查;核心素养  20
[英]伯特兰·罗素 著  何兆武 李约瑟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63年9月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根据读者阅读层次和深度的不同,可以将作者的思想融入读者意识,建构其思维方式,形成思想体系。书读多了,也便能从中掌握一些阅读中的经典著作和阅读规律。比如,有关哲学与历史的书籍,其相较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格局会更大些,而一提到哲学和历史的经典著作,也就绕不开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罗素的《西方
平面向量兼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特性”,对同一问题,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入手解决,会对问题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就会培养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坐标法等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选择最佳方法的能力.故向量的学习要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牢牢抓住向量的运算,向量有了運算,其威力变的无限,使向量成为解决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向量的命题体现了平面向量考查的四个层次与命题趋势.  
在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章节涉及生命科学的发现史,如光合作用的发现、抗生素的发现和遗传规律的发现等。生物科学史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物学家们的探究活动与方法,是了解科学探究、掌握科学方法的绝佳范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效率呢?下面以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为例,谈谈科学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追溯历史,激发求知欲望  “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摘要: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从人本思想方面来阐述对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本校)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管理,对本校体育特长生的课堂教学管理及课余训练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以人为本;教育管理     本校各个项目的体育特长生,多年来为学校和各兄弟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的各类体育赛事,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教育,团队意识教育,爱校教育以及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