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手术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常见问题,如心理因素、意外灼伤、低体温、神经肌肉损伤等,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寻找徇证支持,结合护理实践,采取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中安全。
【关键词】徇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7-01
徇证护理是受徇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以其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使现代护理科学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不断深入。[1]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以下徇证护理。
1 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焦虑,降低了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从而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術后对止痛药依赖以及怕疼痛导致卧床不起。[2]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言谈、行为的不慎也会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损伤,因此在手术中不要高声喧哗,不谈论与手术和医疗相关的问题,注意言行举止,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意外灼伤
高频电刀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愈加广泛。由于高频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灼伤。因此,在给患者贴电极板时要保证电极板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3]检查患者有无接触导电物体,如手术床、输液架等。在更换手术体位时,及时检查电极板有无脱落。同时,要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灼伤患者。进行头面部、颈背部手术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的灼伤。
3 低体温
患者术野的长期暴露,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冷的生理盐水冲洗体腔,单位时间内大量冷的液体进入血液,对手术的紧张、害怕引起情绪波动,使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体热散失,体温下降。低体温可引起麻醉加深,出现苏醒延迟,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4]因此加强术中保暖,对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可在术前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6-27℃,注意覆盖非消毒区域躯体部位,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中输注液体可加温至37℃,进行体腔冲洗应使用37℃左右热盐水冲洗,都可避免体热散失,体温下降。
4 神经肌肉损伤
手术体位的安置要以即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位原则,在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安置充分显露手术野的体位,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平卧位时,上肢外展应<80°,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5]。摆膀胱截石位时,在下肢各支撑点垫软枕,以免损伤腓总神经,双腿分开夹角以100-108°为宜,防止过度外展引起大腿内收肌损伤。摆俯卧位时,双上肢摆在头部上方,自然弯曲功能位。双足部垫小软枕使踝关节自然下垂,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同时加强术中观察,每15分钟检查一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
循证护理运用批判性思维获得最佳护理证据,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将科学实验与传统理论有机结合,积极倡导和实践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思维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通过循证护理,预见可能发生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及时杜绝安全隐患,高水平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2] 赵为禄 ,罗佛全,雷恩骏主编 围手术期医学 第1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16-17
[3]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1-182
[4]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5-266
[5] 宋烽主编 实用手术体位护理 第1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5-18
[6]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关键词】徇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7-01
徇证护理是受徇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以其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使现代护理科学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不断深入。[1]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以下徇证护理。
1 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焦虑,降低了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从而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術后对止痛药依赖以及怕疼痛导致卧床不起。[2]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言谈、行为的不慎也会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损伤,因此在手术中不要高声喧哗,不谈论与手术和医疗相关的问题,注意言行举止,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意外灼伤
高频电刀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愈加广泛。由于高频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灼伤。因此,在给患者贴电极板时要保证电极板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3]检查患者有无接触导电物体,如手术床、输液架等。在更换手术体位时,及时检查电极板有无脱落。同时,要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灼伤患者。进行头面部、颈背部手术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的灼伤。
3 低体温
患者术野的长期暴露,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冷的生理盐水冲洗体腔,单位时间内大量冷的液体进入血液,对手术的紧张、害怕引起情绪波动,使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体热散失,体温下降。低体温可引起麻醉加深,出现苏醒延迟,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4]因此加强术中保暖,对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可在术前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6-27℃,注意覆盖非消毒区域躯体部位,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中输注液体可加温至37℃,进行体腔冲洗应使用37℃左右热盐水冲洗,都可避免体热散失,体温下降。
4 神经肌肉损伤
手术体位的安置要以即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位原则,在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安置充分显露手术野的体位,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平卧位时,上肢外展应<80°,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5]。摆膀胱截石位时,在下肢各支撑点垫软枕,以免损伤腓总神经,双腿分开夹角以100-108°为宜,防止过度外展引起大腿内收肌损伤。摆俯卧位时,双上肢摆在头部上方,自然弯曲功能位。双足部垫小软枕使踝关节自然下垂,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同时加强术中观察,每15分钟检查一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
循证护理运用批判性思维获得最佳护理证据,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将科学实验与传统理论有机结合,积极倡导和实践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思维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通过循证护理,预见可能发生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及时杜绝安全隐患,高水平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2] 赵为禄 ,罗佛全,雷恩骏主编 围手术期医学 第1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16-17
[3]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1-182
[4]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5-266
[5] 宋烽主编 实用手术体位护理 第1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5-18
[6]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