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手术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常见问题,如心理因素、意外灼伤、低体温、神经肌肉损伤等,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寻找徇证支持,结合护理实践,采取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中安全。
  【关键词】徇证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7-01
  徇证护理是受徇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以其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使现代护理科学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不断深入。[1]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以下徇证护理。
  1 心理因素
  手术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焦虑,降低了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从而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加剧,術后对止痛药依赖以及怕疼痛导致卧床不起。[2]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言谈、行为的不慎也会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损伤,因此在手术中不要高声喧哗,不谈论与手术和医疗相关的问题,注意言行举止,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2 意外灼伤
  高频电刀在各类手术中使用愈加广泛。由于高频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灼伤。因此,在给患者贴电极板时要保证电极板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3]检查患者有无接触导电物体,如手术床、输液架等。在更换手术体位时,及时检查电极板有无脱落。同时,要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灼伤患者。进行头面部、颈背部手术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的灼伤。
  3 低体温
  患者术野的长期暴露,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冷的生理盐水冲洗体腔,单位时间内大量冷的液体进入血液,对手术的紧张、害怕引起情绪波动,使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体热散失,体温下降。低体温可引起麻醉加深,出现苏醒延迟,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4]因此加强术中保暖,对患者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可在术前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6-27℃,注意覆盖非消毒区域躯体部位,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术中输注液体可加温至37℃,进行体腔冲洗应使用37℃左右热盐水冲洗,都可避免体热散失,体温下降。
  4 神经肌肉损伤
  手术体位的安置要以即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位原则,在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安置充分显露手术野的体位,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平卧位时,上肢外展应<80°,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损伤[5]。摆膀胱截石位时,在下肢各支撑点垫软枕,以免损伤腓总神经,双腿分开夹角以100-108°为宜,防止过度外展引起大腿内收肌损伤。摆俯卧位时,双上肢摆在头部上方,自然弯曲功能位。双足部垫小软枕使踝关节自然下垂,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同时加强术中观察,每15分钟检查一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
  循证护理运用批判性思维获得最佳护理证据,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将科学实验与传统理论有机结合,积极倡导和实践一种用实证来决策的思维模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通过循证护理,预见可能发生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及时杜绝安全隐患,高水平保障患者手术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2] 赵为禄 ,罗佛全,雷恩骏主编 围手术期医学 第1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16-17
  [3]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1-182
  [4] 魏革,刘苏君主编 手术室护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5-266
  [5] 宋烽主编 实用手术体位护理 第1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15-18
  [6] 胡雁主编 循证护理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53-01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的更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内镜下对曲张的食管静脉注射硬化剂,此疗法近期疗效良好,能迅速控制出血,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1」。我院自2012年以来开展了无痛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使该项治疗顺利进行并有效减少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乳头异常引起乳汁缺乏的预防与干预。方法:对2009年来我院参加孕妇培训的66名乳头异常的孕妇进行产前乳房准备、营养指 导、健康教育、心里护理、手法复位纠正,产后积极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纠正错误方法与观念,积极解决乳腺管阻塞问题。结果:66例乳头异常产妇均成功地进行了母乳喂养,未发现乳腺炎等并发症。结论:通过产前的预防与产后的护理干预,绝大部分乳头异常的产妇均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0例脊柱骨折病人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加强营养供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0例脊柱骨折病人均得到满意复位及固定。结论:对待脊柱骨折患者,应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准确无误的病情监测,才能更好的进行患者康复治疗。  【关键词】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3-01  脑卒中患者常常因意识障碍、球麻痹而引起不能自行进食、吞咽困难,为了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维持生命体征和机体需要量,常常需要留置鼻胃管,注入流质食物。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出现并发症,通过加强对留置胃管病人的护理,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通过对我科
期刊
【摘 要】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事故等问题,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及对急救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制订目标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我科采取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手术;病人;安全;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9-02  白内障为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双眼同时发病,也可一眼先发病,另一眼随后发病,临床表现为瞳孔区发白,视力下降[1]。目前,全世界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途径就是手术治疗,及时发现与手术治疗是目前眼科医护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治疗高处坠落致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性地分析1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共16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9例,完全截瘫6例,死亡1例。结论:高处坠落伤致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正确及时地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高处坠落;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
期刊
【摘 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受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并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并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5-02  口腔是白血病常见感染部位之一。化疗后更易并发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影响患者正常饮食,造成营养缺乏,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率与血液病类型及化疗药物的剂量等有关,感染率高。因此,有效预防和加强护理
期刊
【摘 要】重症颅脑创伤病人由于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口及鼻腔和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咽下或自行排出,引起呼吸不畅,出现低氧血症,脑组织缺氧,脑水肿加重,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从而造成颅内压升高、脑疝,危及病人生命,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来解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清除呼吸道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现将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