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品”,树“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人父母,在孩子刚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横向比较,四处张罗和打听该上哪一所幼儿园,目的就是要选择一所环境好、老师责任心强的学校;等到孩子上初中了,又开始选择初中,哪怕跨学期,都希望上选择的学校,目的是此小学教学条件好;上高中,父母又希望小孩上市最好的高中,目的是此高中升学率高。众多的选择,无非就是“名声”,也就是所谓的“品牌”在左右我们的选择。职业学校发展正面临着瓶颈,正经历着生源大战,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创品树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无论在选择什么商品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看或问这是什么牌子?因为什么牌子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买或者不买。当然,对职业学校而言,我们也可以树起自己的品牌,树起自己的特色品牌,来左右学生的选择,因为品牌的效应在实际选择中占据着主导作用。
  一、保存经典,拓展流行,创“专业”品牌
  2009年8月7日,合肥地铁建设开工,相继公布了2020年合肥轨道线站点初步规划图,预示合肥地铁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充分显示了政府和民众的决心,在这一背景的催化剂下,“轨道交通”和“高铁乘务”专业在高职及中职中专学校中孕育而生,“轨道交通”和“高铁乘务”成为学生这几年的热衷选择,代表学校“合肥建设学校”。2008年股市的暴跌使大部分股民在股市中丧失信心,一味向股市中输送金币开始转向稳定的银行投资,大量资金又开始回流,中国的银行业往往就是金融业的代表,金融业开始在市民中升温。2008年中国经济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并未阻止金融业在国民心中的热度,金融专业在学生中选择的比重不减,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上首选就是金融,不但名字好听,而且毕业之后能跟“钱”直接交流,可谓“高大上”专业,代表学校“合肥金融学校”和“合肥经管学校”。2011年前后,我国汽车业发展进入规模化的高增长区,汽车达到20%的家庭普及率,快速增长的汽车产业,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前景,大街小巷汽车维修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是一个行业的兴起会带来相关产业的崛起,学校内“汽车制造”专业也开始成为热门,2012年汽车制造专业出现火爆,代表学校“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在时代背景下,近几年特别流行的专业还有“电子商务”和“美妆形象设计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设置确实给涉及的学校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也是学生在这几年选择专业除去兴趣爱好之外的最佳选择。此类专业,在某个阶段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并得到追捧,我们暂且将类似上述专业定义为流行专业,将其建校以来并能够保存至今,能代表学校名称的专业定义为经典专业,以便区分。
  专业的设置是学生走进职业学校的北极星,是职业学校面向社会的桥梁,学生选择什么就预示他之后会从事什么,好就业且工资高是学生和家长最初的想法。为了迎合他们的想法,挑战我们的不是建多少专业来供他们选择,而是设置他们想要的专业,能够代表未来前景的专业,至少能代表学生刚毕业就能得到体面工作的专业。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甚至研究城市及区域三年发展政策与规划,知道城市及区域产业三年的需求,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具有前瞻性的,能代表时代前进步伐的专业设置,而这些专业的设置的效应也会显而易见,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虽只红极一时,却会在那个时段拥有大量的市场。
  流行专业的设置,的确能够获得市场的需求,但永远不能掩盖经典专业的发展,它代表着70年代、80年代乃至以后的时间,经典专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且稳步,往往是市场一如继往的需求,它一直拥有足够的市场,这也正好迎合了中国人的心理——“稳定”压倒一切,比如烹饪、计算机等专业,这类经典专业不光代表着一个时代,更拥有一个信赖的群体。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流行与经典相融合,不但是现代职业学校发展的需求,更是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能力象征,争“金牌”品牌
  创办于2007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赛事,素有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参赛选手参加大赛获奖,尤其获得一等奖,不亚于普通高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同样具有很强、很广的名声效应。如果说在省内取得好的名次,决定了学校在所在省份的地位,那么能代表省参加国赛取得好名次,就直接决定学校在全国的地位。如果能连届取得好名次,那更是了得。
  2013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一等奖1人(服装设计)、二等奖2人、三等奖10人;2014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二等奖4人、三等奖14人;2015年合肥市市属学校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纵观合肥市市属学校近三年的参加大赛的比赛成绩,成绩是在滑坡的,当然对个别学校而言成绩优异,可谓满堂红,但对外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获奖的含金量及参加人数比例来说,省内我们比不上马鞍山工业学校,省外我们无法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相抗衡。单从成绩上来看,合肥市中职学校发展空间还很大,社会地位还未建立起来,对于外界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省会合肥,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有哪几所,哪怕一所中职学校,因为我们的品牌还没有打出去。如果想让学校走出去,提高社会知名度,技能大赛是最好的和直接的方式,也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体现。在争取全国大赛的名次上,个人认为,竭尽全力必须争取金牌,同时扩大银牌的数量,因为“金牌”代表着全国领先,“银牌”代表大众实力。当我们的金银牌数量增多的时候,效应就会扩散,声誉就会传开,地位就会提升,全国大赛就可能以你为落脚点,比如“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三、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树“企业”品牌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质机制经历了雏形期、初创期、建立期、改革期和确立期的历史演变过程。雏形期(1866-1911),这时期外国列强入侵,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开办工厂的需要,创办了校厂一体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时期的特点为厂办校,以企业为中心;初创期(1912-1948),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思想兴起和发展,再加上个人谋生的需要,创办了校内工(农)场,建教合作的“中华职业学校”,这时期的特点为校办厂,以实业学校或以学校为中心;建立期(1949-1978),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建设需要解决升学问题,创办了半工半读的“天津国棉一厂”,这时期的特点为校办厂、厂办校、校厂联合,以学校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并存;改革期(1979-200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增加了办学经费,在此社会背景下,1991年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形成了产教结合、校厂合作的模式,特点为以学校为中心;确立期(2002-至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工荒”成为现实,2005年8月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专题座谈会》,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这时期的特点为以学校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并存。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对于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以企业的实践来反馈自己的学习,学生可以与就业无缝对接;对于企业,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然双方共赢的事情为何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甚至于时间还将继续。归根结底,校企合作还未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是简单的结合。当然,企业与学校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以利益为驱动,学校以培养人为导向。当将校企合作发展成以企业为中心,违背了教学本质;当将校企合作发展成为以学校为中心,冲击了企业的利益。在企业还是企业、学校还是学校的基础上如何寻找到两者合作的利益点是关键,个人认为利益点的选择不能靠学校和企业简单的协商,形式化的签合作合同,因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光靠两者自身,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仍会继续朝各自机制方向发展,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结合容易,融合难,要想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能力,让校企真正融合,利于学校和企业,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方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必不可少。
  四、政策需支持,生存是关键,借“政策”品牌
  198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只有28万人,中专和中师招生总计是432万人,小中专和中师都是由国家包分配的,高中毕业则没有国家分配,所以读高中不如读小中专;2015年本专科招生人数从698万增加到700万,而中专学校招生面临巨大压力,曾经几乎一县一所甚至两所职业的学校,面临难以生存甚至被兼并的可能,每年秋季各中职学校都为招生奔波于大街小巷,宣传、游说甚至诱惑,尽可能的多招一些学生,弥补计划的缺口。从80年代中专的火爆到今天的萧条,从80年代的香饽饽到今天的避而远之,中专学校的发展同样经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万事万物总是经历着发展的过程,时代的变迁注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横向的比较中专和高中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的演变开始,中专的发展历程为:新生命阶段(80年代,特点:国家包分配,众人眼中的铁饭碗)——生命力旺盛阶段(90年代,特点:延续众人眼中的铁饭碗)——萧条阶段(20年代以后,特点:招生大滑坡,选择上的越来越少)。高中的发展历程为:新生命(1977年恢复高考,特点:就读的人数少,读完国家不包分配)——生命力旺盛阶段(1999开始,特点:大学扩招,社会的需求)。纵观中专和高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专和高中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成显着此消彼长的趋势,80、90年代中专受欢迎,是因为那时的时代背景下中专生已经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且有着既得的利益“包分配”;而1999年大学的扩招,又呈现出学历、知识水平的社会需求,致使20年代起,中专已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如果以辉煌的时间长短来计算,高中阶段再辉煌5年才能赶上中专。
  当然,事物的发展不是绝对的,中专的萧条并不等于生命的结束,高中的辉煌并不等于他会一直灿烂,时代的发展需求决定我们需要趋向于哪一面。唯心的说,萧条之后必有事物的复苏阶段,依据于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着“物极必反”的时候,比如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学历时代会向重能力的时代变迁,因为学历只代表知识水平,不能代表能力水平。此外,中专的萧条会放缓社会技能人才的培养,终究会使得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蓝领的缺乏。两者结合,社会的目光又会转移到中专行列中来,时间会考究这一切。而这一系列的意识转变,需要有一股力量来牵引大众的眼光,那就是政策。当然一些政策已经倾向于中专学校,比如,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再比如对口升学、3 2、校企合作等等,当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就好比当初改中专上高中的年代一样,民众的意识转变还有待时日,更何况现在的中专生也可以跟高中生一样去考大学,只是缺少名牌大学,缺少省外大学。诺诺的说,当代中专学校其实缺少的是生源,如果中专学校每一学期一如既往的为生源发愁,那也只能空口套白话了,有雄心没资源,等于白搭。乐观的说,按时代的发展,按“我的推理”,也许再过5年,中专会迎来第二个春天,但如果还有更长的时间,加上我们的生源年年吃紧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们让“导学案”介入初中语文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授予学生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困难之时,能及时引导点拨,通过科学的“导学案”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有效学习,达到课堂教学真正有效,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语文 有效学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实了物理的教学内容,激活了物理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解放了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关键词】兴趣 学习方式 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实了物理的教学内容,激活了物理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解放了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
【内容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教师在教学中要是不创新教学方式,就不能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不足之处。本文围绕着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译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翻译 母语  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却感到十分苦恼,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总是会利用母语思维进行学习,使得英语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由于其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能力及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学生的情况也就“千佛千面”,各有特色。正如有人所说“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学生便是一本活书”。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就需要为师者对其了解、阅读、琢磨、研究、改造……  为此,在目标教学过程中,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分层实施的
儿时读《水浒传》,实觉纯真至极,对梁山好汉,只一个慨叹“棒极了”。而今捧起它,依然是那陈年佳酿,醇美无比。这坛酒,从明代至今日,浇着天下人的块垒。难怪金圣叹这样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水浒英雄,大都是坦荡刚直的血性汉子,嫉恶如仇,心底美善。李逵如此,武松如此,鲁达更如此。就说鲁达,他救了流落异地的穷女子金翠莲,救了赵员外的女儿,因朋友林冲妻子受辱,他又要打
【内容摘要】散文阅读教学要抓住语言文字细加品味,本文结合《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实践,探究散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可操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散文阅读 语言品味 品读设计  散文能赢得读者的心,全在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阅读教学,要求教者能引领学生领会文本中创作主体所寄予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而文学是
【内容摘要】当今的很多中学生缺乏人文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和公德意识。中学历史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人文价值观。本文结合笔者在备课中几个例子,谈谈关注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之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历史 人文价值观 三维目标  当今很多学生缺乏同情心和关爱心,忽视甚至漠视人与人之间的宝贵情感。缺乏人文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和公德意识①。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反思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
【内容摘要】本个案是描述一位曾经的“问题少女”,因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缺少关爱,早恋、无心学习等这些表现似乎与她的年纪不相符,通过与心理老师的有效沟通、交流后,该生表示愿意改掉以往的不良习惯。通过努力,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关键词】女孩 交流 关爱 成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高一女生,两个月后收到了她的一封长达8页信笺的心理咨询信。  女孩在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高一女
【内容摘要】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运用语言“抓手”、阅读比较、重音技巧、拓展研读等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含英咀华”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实践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对文本进行“含英咀华”,便会有了“慧眼”和“诗心”,才会在阅读中学会创造。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含英咀华”能力。  一、运用语言抓手,“抓”出精魂要义  特级教师陈跃说过:中学生对文章
【内容摘要】英语作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其对高考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怎样在高中时让学生既愉悦的学习语法又能习得一些应用能力,这成了时下困扰着不少一线教师的难题。本文笔者就教学中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做法,希望能达到现行英语语法对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语法 高中英语 障碍  目前不少老师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而传统英语教学中教法单调,一味的将语法集中讲解。虽然教师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