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自学”。“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求得课本中的知识,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从事事物物中读不用文字写的书”,最根本的是“练成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的能力”;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他们将来终身自学。活用叶老的“自学”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自学”教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深远意义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是“为的学生,要学生进步和成长”。而学生决非“空瓶子”,他们是活生生的社会的“生活体”,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自我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因此,教学绝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的消极被动的容受,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凭借“自力”对所学东西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建构。从而“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学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学要培养的是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和世界变化,不断探求新知,主动开创未来的跨世纪的公民和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最根本的是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掌握当代先进技术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强调:本来.“所有做人的必需的东西非常之多,教不尽的,各种教育机构只能取其重要的,作为例子来教”,“教了一同时要引导来学的人能够反三: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为此,他反复地阐明这个观点:“从幼儿园到大学,还有其他有关的补习进修班级,其实都是鼓励来学的人自学成才,辅导来学的人自学成才。”“要是不在学的时期学好自学的本领,离开了学校或班级之后怎么能够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我想,学生受教育,就是要学到一辈子能够坚强的自学的本领。”而就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不但是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同时也就在他们身上塑造起了未来社会所必需的主动好学、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人格。
  自学能力也正是这样一种人的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由发展的根本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强或弱根据在校时所受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学校教学不可能为人的一生准备一切,可是人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却又必须靠学校教学打好基础。这就充分说明了学校教学“引导自学”对实施终身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二、活用叶老的“自学”观,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养成
  
  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灌输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就成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叶老的“自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能活用叶老的“自学”教育思想,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养成。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预习—讨论—直用—考查”。
  
  1 预习,初获阅读兴趣和快感
  预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先自己进行探究的教学阶段。它也是教学中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始。叶圣陶先生分析:通过预习,“他们动了天君,得到了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设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率,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预习对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并且学会自学,实在是至关重要的。把预习作为第一教学阶段,打破了以教师讲解开始,并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教师一开始就把引导学生自学作为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2 讨论,深刻认识的开端
  讨论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交流、切磋琢磨,使全体学生求得对新的学习内容比较正确、系统、深刻认识的教学阶段。它也是预习阶段学生自学活动合乎逻辑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指出,预习之后,“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有别的事了。”讨论,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主动性。讨论,也进一步改变了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听讲”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思维高度开放、活跃,并体验到当主人的种种快乐,使教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亲密的组织者、合作者、鼓励者和指导者。
  
  3 应用,创造性得以施展的结果
  应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应用已获得的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去解决有关的和类似的问题,进而掌握所学的东西,增强自学能力的教学阶段。它也是教学中学生自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应当得到更加自由、充分的施展。教师根据具体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课的目标要求,可以让学生精读之后,去略读、参读类似的和相关的文篇,“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或者可以布置适量的作业,出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来做,不过这些练习“着眼在巩固学生的记忆固然有其必要,可是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4 考查,学与教双方的积极反馈和调整
  考查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温故知新,学与教双方积极地通过考查获得反馈和调整的教学阶段。叶圣陶先生指出:“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效益决不会比上一篇新的来得少。”“温故知新当然包括知识的巩固,但是决不等于单纯的背诵记忆,而是学生对已学东西的再认识和新探究。”由此可见,这里的考查,与传统的考试和应试教学根本不同,是“引导自学”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三、“引导自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呢?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论述,“引导自学”,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定目标.致力于“导”
  “引导自学”,首先要认定目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
其他文献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要注意育人,这是我个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党的利益的需要,是语文学科性质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成绩本身的需要,只有坚持教书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魏老师言之有理,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更要育心。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其
摘 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文章依据浙江省近7次学考试卷寻找核心考点,并以农业区位因素考点为例,分析核心考点之常考特点,探讨解锁核心考点的路径,以期为学生攻克学业水平考试提供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核心考点;农业區位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要求,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以检测学生
摘 要:山东省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的地理试题,与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地理试题相比,在考试形式、题型结构、考点分布、核心素养、图表、热点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文章对其共性、差异进行解读,总结其命题特点,提出今后备考的宏观方向和具体策略等。  关键词:对比统计;试题解读;备考策略  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了2020年夏季高考和普通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和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由于时空等限制,高中阶段地理实践力的提升途径尤其依赖课堂探究活动。本文以新湘教版必修一“喀斯特地貌与海岸地貌”为主题,以越南下龙湾为实践空间,从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等方面设计探究活动并进行教学实践,同时提出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的优化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焦点。课堂教学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途径,通过课堂反映出师生共同理解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如何创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融洽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去学习去思考,通过平等沟通与交流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尊重学生,实现
摘 要: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环境,缺一不可。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素养、三观养成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家庭教育应承担的重要职责。文章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课时为例,展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学生在家校合作下学习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意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关键词:家校合作;区域地理;台湾省  一、设计理念  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许多加强中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立足于校园,充分挖掘校园地理资源,通过应用“形色”App辅助地理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植物调查,发现并解决校园植物布局、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校内资源;地理实践力;形色App  校园作为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场所,从地理学的角度充分挖掘校园资源,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踐力的重要途径。大数据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滚滚而来,但当前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和学校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是升学率,致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始终围绕着升学在运转。在教学上往往采取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等机械的死板方法,甚至还加班加点去训练学生的应考本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样的教育与新课程体系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摘 要】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加强科际联系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建构主义理论,也具有心理学依据。历史学科要加强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关键词】 历史学科 科际联系 综合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突破写作教学误区,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解除束缚,凸显主体地位    传统的作文教学,起于教师的“限题”、“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批改,整个过程漠视了学生主体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