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应用的进展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诸多优点,已成为下颌骨重建修复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与精确的手术引导,往往难以达到精确的修复重建效果.个性化和精准化功能重建概念的提出,以及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数字医学技术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三维重建技术、虚拟手术设计(VSP)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等数字医学技术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特点.
其他文献
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和骨科在线主办,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支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承办的“2021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之“骨感染-骨缺损显微重建”专题于2021年7月8-1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顾立强、喻爱喜担任论坛主席,陶圣祥、潘振宇、祝少博、漆白文任执行主席.此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侯春林、裴国献、刘小林、赵德伟、徐永清、汪华侨、唐举玉、陈山林、朱庆棠、程震、穆广态、张春、王增涛、艾合买提江·玉素甫、余斌、章一新、王树锋、王欣、徐雷、刘国栋、郑宪友、钟刚、黄继锋、邢丹谋、贾俊等知
期刊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常委会议于2021年8月8日(周日)8:30-10:00在线召开(腾讯会议ID:342857 987),会议讨论研究了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十三届显微外科学术大会相关安排.常委会参会人员23人: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孟庆龙主任、常委22人[顾立强、张长青、徐永清、赵德伟(刘保一代)、唐举玉、陈爱民、张树明、蔡志刚、陈山林(李文军代)、李文军、李津、张桂生、崔树森、张世民、徐雷、芮永军、王欣、丁小珩、侯建玺、朱庆棠、甄平、艾合买提江.玉素甫],请假人员2人:柴益民、赵广跃;
期刊
2021年7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在一些地方(南京、郑州、张家界、扬州等地)还可能出现疫情(已波及10省25市),这就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要突出快、狠、扩、足.当日,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紧急叫停8月份全国性中华医学会线下学术活动(包括原定8月7-8日中华医学会第13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大会广州审稿会),只允许线上学术活动.我所在的广州市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省;中山一院严格执行政府严防严控决议,原则上不离穗.
期刊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表浅分区与其同源血管皮瓣或筋膜嵌合一期修复小腿离断和Gustilo III B-C型损伤伴有环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肌表浅分区嵌合移植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严重损伤49例,其中车祸伤30例,重物砸伤13例,机器伤6例;男40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42岁。完全离断共6例,Gustilo III B型损伤27例,G
目的探讨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离断耳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耳廓离断伤11例,其中完全离断2例,不全离断9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0~8.5 h,平均5.5 h。运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损伤的耳廓动脉、静脉,术后予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1例均完成再植,其中7例血管断端直接吻合,2例行静脉移植修复,共吻合血管17条。术后发生静脉危象1例,经切口
期刊
目的观察小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中靶肌肉内神经肌肉接头(NMJ)与肌梭在神经损伤后及再生中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的变化过程。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挤压伤组(损伤组,12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分别在损伤后1、2、3 d及4周取材,对照组于损伤后3 d及4周后取材,均取手术侧胫前肌,行神经纤维丝抗体(NF)、突触素抗体(Syn)以及荧
本文报道2016年11月收治的1例左足跟部巨大脉管瘤患者,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后,创面大小6 cm×8 cm,由同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1年随访,肿物未见复发,左足跟外观及功能良好。
伴有多发伤的严重肢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棘手问题。郑州仁济医院近年来通过建立大肢体离断救治中心,优化多发伤救治流程,采用动态评估保肢模式,积极保肢和(或)果断截肢,多学科与多技术结合优化救治策略,提高伴有多发伤的肢体严重创伤救治效率与救治成功率,形成仁济模式。同时,该救治体系也需要在不断的救治患者中予以完善和提高。
张涤生院士祖籍江苏省无锡市,吉林省长春市出生,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rn张院士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劳动模范;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主任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