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作为A股典型的白马股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板电器”,002508.SZ)不知怎么了?公司股价连续下滑,几日之内导致市值蒸发百亿元。
不少市场人士感叹:这一跌,就跌掉了公司去年一整年的涨幅!
据了解,老板电器2017年度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0.18%,创下公司上市后最低增速。那么,老板电器业绩增速大幅下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針对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改善?
此外,如今的厨房家电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并且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巨头也都纷纷加入,这一举措势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毛利率。研究老板电器财报我们发现,其营业利润增长率在逐年下降,那公司将靠什么去与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到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获得一些回复。
在过去15个交易日里,老板电器成为A股市场的焦点。在这期间,自上市6年以来股价涨幅逾10倍的老板电器遭遇了上市以来首个跌停。
其中,从2月23日开始至3月5日,这5个交易日的时间里,老板电器股价下跌22.29%。其股价从50.21元跌至39.02元,一跌就跌掉了去年一整年的涨幅,流通市值同步蒸发掉106.19亿元,由2月26日的476.49亿元降至370.3亿元。3月6日,老板电器被深股通净卖出2.15亿元,创下其单日被净卖出金额最高纪录,同时连续4个交易日被净卖出。
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内,老板电器的股价稍微企稳。据Wind数据统计,在2月22日至3月15日期间,老板电器的股价从50.21元跌至39.95元,期间还创下了38.1元的最新低。
对于这期间的股价下跌行情,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自2014年起,每年都有一轮涨跌,形成了循环态势。近日以来,我们的股价已经企稳,并已出现回升。”
为何作为白马股的老板电器会遭遇这么一轮下跌行情?或许可以从其业绩中看出端倪。
数据显示,老板电器自2010年上市后,一直保持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增长的不败神话。根据历年财报,老板电器的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3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7.95亿元,且历年增长率均高于25%。净利润从2010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2.07亿元,年增长率均高于40%。
而据老板电器公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度的营业收入为70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0.18%,这也创下了公司上市后的最低增速。
谈及2017年业绩情况,上述人士对记者解释道:“2017年是公司新三年(2017~2019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一方面面临着房地产调控后续影响、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实现技术驱动转型与品牌升级,较好地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指标。”
如果说老板电器的业绩增速下滑是此轮下跌行情的内因,那么,其高管、高管亲属陆陆续续地减持套现则可能是影响投资人信心的主要外因。
据统计,老板电器从2017年2月到当年年底期间,已经累计套现金额将近两亿元。
据老板电器公告,2017年2月,老板电器高管任建永减持12.5万股,减持均价为42.8元; 5月中旬,公司管理层大手笔减持,累计减持284.44万股,该部分股票市值约1.08亿元。四季度时,再次出现高管及高管亲属大份额减持股份。老板电器董事长任建华配偶沈国英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为180万股,按照减持均价49.2元计算,套现金额达8856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共有54只基金持有老板电器4711.77万股,持股市值为226636.13万元,2017年四季度持仓减少1416.37万股,季度持仓变动比例为-23.11%。
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数年,每年都有对员工激励的兑现,须知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让高管获得其劳动的未来增值,而集中兑现是老板电器激活管理干部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厨电市场的关注度日渐提升。《投资者报》此前从今年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了解到,厨卫电器展区较去年基础规模直接翻倍,面积暴增至3万平方米且一席难求。
此外,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厨电市场规模近千亿,其中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零售额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8%、11.5%和8.8%,嵌入式厨电市场规模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38.1%,潜力巨大。
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近两年来,海尔、美的、格力等都在厨电领域加大投入,频频推出自己的厨电新产品。
尽管老板电器是以厨电为主营的上市公司,但随着巨头们的加入,这一举措势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况且,一旦这些巨头们发力,其追赶之势则不容小觑。
对此,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也曾表示,“包括海尔、美的这样的大集团进入厨电领域,会对原有的领跑者形成一定压力。”
既然如此,老板电器又将靠哪些因素去与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公司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引领行业走向何方,而不是寻找与家电巨头之间的差异化问题。”
不少市场人士感叹:这一跌,就跌掉了公司去年一整年的涨幅!
据了解,老板电器2017年度的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0.18%,创下公司上市后最低增速。那么,老板电器业绩增速大幅下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針对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改善?
此外,如今的厨房家电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并且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巨头也都纷纷加入,这一举措势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毛利率。研究老板电器财报我们发现,其营业利润增长率在逐年下降,那公司将靠什么去与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到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获得一些回复。
市值蒸发百亿元
在过去15个交易日里,老板电器成为A股市场的焦点。在这期间,自上市6年以来股价涨幅逾10倍的老板电器遭遇了上市以来首个跌停。
其中,从2月23日开始至3月5日,这5个交易日的时间里,老板电器股价下跌22.29%。其股价从50.21元跌至39.02元,一跌就跌掉了去年一整年的涨幅,流通市值同步蒸发掉106.19亿元,由2月26日的476.49亿元降至370.3亿元。3月6日,老板电器被深股通净卖出2.15亿元,创下其单日被净卖出金额最高纪录,同时连续4个交易日被净卖出。
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内,老板电器的股价稍微企稳。据Wind数据统计,在2月22日至3月15日期间,老板电器的股价从50.21元跌至39.95元,期间还创下了38.1元的最新低。
对于这期间的股价下跌行情,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自2014年起,每年都有一轮涨跌,形成了循环态势。近日以来,我们的股价已经企稳,并已出现回升。”
为何作为白马股的老板电器会遭遇这么一轮下跌行情?或许可以从其业绩中看出端倪。
数据显示,老板电器自2010年上市后,一直保持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增长的不败神话。根据历年财报,老板电器的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2.3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7.95亿元,且历年增长率均高于25%。净利润从2010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2.07亿元,年增长率均高于40%。
而据老板电器公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度的营业收入为70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0.18%,这也创下了公司上市后的最低增速。
谈及2017年业绩情况,上述人士对记者解释道:“2017年是公司新三年(2017~2019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一方面面临着房地产调控后续影响、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实现技术驱动转型与品牌升级,较好地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指标。”
高管减持套现或为主因
如果说老板电器的业绩增速下滑是此轮下跌行情的内因,那么,其高管、高管亲属陆陆续续地减持套现则可能是影响投资人信心的主要外因。
据统计,老板电器从2017年2月到当年年底期间,已经累计套现金额将近两亿元。
据老板电器公告,2017年2月,老板电器高管任建永减持12.5万股,减持均价为42.8元; 5月中旬,公司管理层大手笔减持,累计减持284.44万股,该部分股票市值约1.08亿元。四季度时,再次出现高管及高管亲属大份额减持股份。老板电器董事长任建华配偶沈国英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为180万股,按照减持均价49.2元计算,套现金额达8856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共有54只基金持有老板电器4711.77万股,持股市值为226636.13万元,2017年四季度持仓减少1416.37万股,季度持仓变动比例为-23.11%。
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数年,每年都有对员工激励的兑现,须知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让高管获得其劳动的未来增值,而集中兑现是老板电器激活管理干部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厨电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厨电市场的关注度日渐提升。《投资者报》此前从今年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了解到,厨卫电器展区较去年基础规模直接翻倍,面积暴增至3万平方米且一席难求。
此外,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厨电市场规模近千亿,其中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零售额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8%、11.5%和8.8%,嵌入式厨电市场规模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38.1%,潜力巨大。
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近两年来,海尔、美的、格力等都在厨电领域加大投入,频频推出自己的厨电新产品。
尽管老板电器是以厨电为主营的上市公司,但随着巨头们的加入,这一举措势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况且,一旦这些巨头们发力,其追赶之势则不容小觑。
对此,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也曾表示,“包括海尔、美的这样的大集团进入厨电领域,会对原有的领跑者形成一定压力。”
既然如此,老板电器又将靠哪些因素去与行业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
老板电器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公司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引领行业走向何方,而不是寻找与家电巨头之间的差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