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积累:联结起生活与写作的纽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学生言语表达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日常积累与运用之间相隔离,导致学生在写作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就以《赶海》中叹词教学的拓展写作为例,试图通过联结性学习,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拓展协作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盘活学生的日常积累,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日常积累 生活积淀 课堂教学
  一、基于学生写作问题上的一些思考
  1.基于言语表达的不平衡性
  不会写、不敢写,似乎是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的通病。对刚开始入门写作的三年级学生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另外,学生身上还存在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平常生活交流中,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常常是鲜活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哪怕是班级中比较后进的学生,也常会说出一些妙趣横生的话来。但要让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时,他们就会出现语言干涩、缺乏真情实感、千篇一律的现象。
  由此可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明显高于书面表达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会说不会写。从学生在两种言语情境下所反映出来的能力水平差异来看,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亟待提高。
  2.基于积累与运用相隔离
  平时教师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审题、选题、要求、方法、范例,等等,太多的所谓“写法”“技巧”,让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已经被关在了一个个框里,犹如“带着沉重的镣铐在跳舞”。这样的作文教学,教师看似着力甚多,但却犹如隔靴搔痒,学生们因不喜欢而缺少主动动笔写作的兴趣和愿望。写作的知识本位性、技法至上性使得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同时,因缺乏足够的言语素材积累,学生不想、也不愿意进行书面表达。
  针对小学生在起步作文时出现的问题,要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将他们的生活积淀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口语化的生活积淀与书面化的知识技法相结合,充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可以积累的素材也是无处不在。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赶海》为例,我们可以就上述问题进行联结性学习,来寻找学生写作能力发展背后的一些奥秘。
  二、基于“叹词”的课堂学习,联结起生活与写作
  《赶海》这篇课文充满着童真与童趣,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中几个叹词的使用,更是把小作者在赶海中的乐趣描摹得淋漓尽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中,就以这些叹词为切入口去指导学生朗读,去体会课文当中所蕴含的特殊情意:
  师:你捉到海星了吗?说说你的心情,谁能用朗读把捉海星的快乐表现出来呢?
  (生朗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大家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两个词语)
  师:“嘿”字怎么读?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你这个“嘿”字读得特别有味道,介绍介绍读书的经验。
  生:抓住这只小螃蟹特别兴奋,我还看到句子后面的感叹号,我读“嘿”的时候特别高兴。
  ……
  这里,薛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叹词,去体会赶海时的心情和体会。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关注到了叹词的使用在表情达意以及朗读上的妙用。再如,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联盟赛课中范建健老师执教赶海时,在体会叹词背后的情感时,在对比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的情感:
  师:加上这些表示感叹的字,原来的这段话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分别读一读,我为什么会发出“嘿”这一声呢?(兴奋、激动、开心)
  ——摸了好久,终于抓到一只海星,难怪会开心地“嘿”出来了。你能把开心的心情读出来吗?(两人一组)
  生:“摸呀摸呀”,读得要慢;“嘿”,轻快、惊喜;“一只小海星……”
  师:“摸呀摸呀”读得真有趣,就像在寻找着什么宝贝一样,真不错,“嘿”字读得特别开心,一快一慢,惊喜之情全被你读出来了
  ……
  师:你看,加上这些字,赶海时不同的心情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有惊喜、有疑惑、有恍然大悟,文字读起来也就更加有趣了。这些字,也有特殊,都有一个(口),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叹词。
  师:下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先自己练一练,在朗读的时候要把这些叹词表现的不同的心情读出来。
  ……
  这里,范老师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叹词背后藏着的心情,从而理解赶海的有趣。同时,辅助以朗读技法的指导,从而实现从能读到读好的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进一步加深了。
  关于叹词的本体性知识,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其在表达上的丰富情感,是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没有感知的,《赶海》的教学目标中应该有感受叹词背后的情感。但是关于叹词的教学,我们是否有其他的途径使学习的内容更为丰满一些呢?范老师在他的教学案例中就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师:关于叹词我们之前已经认识不少了,可是光积累还不够,更要会用。现在我们来使用它们,好不好?
  出示:(1)( ),我获得了亚军。(三种不同的感情:喜悦、惊讶、失落)
  师引导:能不能加上其他的叹词,让心情也不一样?
  (2)地上是什么东西?我急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钱包。我捡起来一翻,里面居然有这么多钱!谁丢的呢?他一定很着急吧!
  师:读读这段话,请在合适的地方,加上些叹词,让“我”不同的心情,表现得更明显。
  学生修改并交流。
  ……
  范老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就是通过迁移的手法,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在迁移中巩固学生所学,实现了言语能力的生长。在课堂中,我们对叹词的再关注,是为了读到叹词背后所隐藏的情感,目的是为了形成对叹词这个知识的再认知。借助于迁移运用这个环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唤醒他们已有的生活積淀。如有位教师在案例中就设计了让学生说一段自己生活中运用过叹词的经历。其中,一位同学的发言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有趣,他说:   今天是我们班发第三单元语文试卷的日子,拿到试卷后,我发现老师给我打了90分。嘿嘿,还不错嘛,考了九十分,好歹优秀了!但是当我得知全班最低分是90分时,我又惊呆了。啥?我竟然考了第一名,还是倒着数的?妈呀,这下我可完了,我的心情瞬间从高山跌入谷底。哎,惨啊,看来回家只能等着吃“竹板炒肉”了!
  ……
  这段一波三折富有情境感的语言,让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叹词在表达情感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追问有时就是引导学生连接感悟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明白原来这就叫运用叹词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把在写作时可以运用叹词来辅助表达情感的要求藏在闲聊里。在调动学生情绪的同时,把作文的写作要求落实在笔尖上。
  教师由课文情景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叹词的用法。在学生打开思路之后,激活学生的生活资源库,让他们回到可触可摸的具体事件中去,让他们去说,去体会,最终再把自己所说的话,所体验到的感情变成语言文字,用笔尖进行表达,就形成了书写生活的作文,也就实现了语言能力的生长。
  三、盘活积累,综合提升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
  从上述教学案例的分析来看,教师们所采用的方法其实就是将课堂教学所学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有机联结,以生活化写作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用叹词进行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1.重视日常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平时,学生所积累的词句、语段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何时用,何处用,如何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上是茫然的状态。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只有在运用时,才能实现语言积累的真正价值,发现自己语言积累的贫乏,从而产生进一步积累的需求和愿望。
  但是,要达到对所积累材料的灵活运用,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学生把这些积累的知识用“活”,就需要让学生树立起一种生活化写作的理念:以我手写我心。同时,还要拓宽语言积累的途径,丰富学生的语感。
  2.以阅读教学为阵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
  课堂是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主阵地,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归纳课堂教学的要点,唤醒学生生活的积淀,对这些教学点进行陌生化处理,让学生在重新认知的基础上,逐渐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感知力。以《赶海》中叹词的教学为例,就是在课堂与生活的联结下,使学生完成对叹词的深度学习。
  四、基于联结,将课堂、生活与写作相结合
  为了实现灵活运用这一目的,在基于课堂教学和积累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书面表达能力相结合,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以口语表达为尝试,激发学生言语表达的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表达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以词语为零件,以思维为主轴,以兴趣和情感为动力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话的机会,也是给了他们充分运用语言的可能。只有学生产生了内在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2.以笔头表达为契机,实现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时,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从他们具体可感的生活入手,降低难度,一级一级地进行,要让他们在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同时,善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生活的真情实感来。
  3.以多元化评价为机制,促进言语表达习惯的良性循环
  在评价体系上,教师还要将学生是否能主动运用所积累的词句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经常选取典型加以鼓励和表扬。在习作修改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表达的需要,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句为自己的习作润色加分。教师及时指出学生语言或表达上的不妥之处,为其他同学学习规范用语提供参照。同时,学生在评议同伴的基础上,始终以相互发现,相互欣赏的态度参与其中,分享同伴的经验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将生活与课堂教学、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联结的基础上对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積淀、课堂教学的积累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初见端倪,“移动学习” “微课” “慕课”和“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热门词。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成为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主要选取作业环节作为切入口,例谈数字化背景下小学数学的个性化作业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 小学数学 个性化作业 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
您得承认让一个农场为一个项目投资5 000万欧元(约合3.58亿人民币)非常困难,但勃林格英格翰公司为了建设一处动物健康研究实验室便做了这样的投资,该处设施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离。这处设施是位于德国汉诺威的疫苗研究中心,它不允许一个微粒自由出入。  建造一个高度安全的实验室,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确地测试和检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勃林格英格翰兽医研究中心(Bochringer Ingelheim Ve
【摘要】范读就是语文教学中教师示范性的朗读,也是范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缺失,教师不重视范读的意义使得范读的价值难以实现。本文从教师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该如何正确范读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研究,试图打造“有声”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范读 实施策略   有一次,笔者听学校一位新教师执教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其中有一环节,印象颇深:  师:谁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数学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模型思想是数学教学的十大关键词之一,模型思想的感知、发展、建构的过程,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进步、提高、发展的过程。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为例,谈一谈教学时要如何聚焦数学模型思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感知模型——建模的起点;叙述思路,建立模型——建模的
【摘要】问题导向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学会深入分析、合理推理相關数学问题知识。利用分层设计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有层次、有梯度,使每个学生与同伴进行思维碰撞、经验交流、学习反思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知识的构建与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向 分层引领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
【摘要】大多数的儿童对于作业是有抵触情绪的。当前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千篇一律,令人诟病。因为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进行有效作业设计,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让作业成为儿童学习的助推器势在必行。在作业练习的助推下,让儿童既能丰富知识储备,又能发展智力水平,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審美能力。因而在作业设计中,笔者进行了“大空间作业”变革的新实践。  【关键词】儿童学习 作业设计 大空间作业 
【摘要】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综合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拓展性课程是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深度思考后的延展与拓宽,是在日常教学基础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学力并关注未来学力增长,以形成学生高品质思维能力、高水平综合素养为导向的选择性、延伸性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突围之路:整合与重组,旨在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时间、内容与要求;沟
“翻译”原为两种语言系统间的转换。现今的语文教学中,翻译只是作为古文阅读理解的练习,但“翻译”曾是公认的一种作文练习。回顾历史,最先提出“作文用翻译”的是胡适先生,这个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积极响应。后来,“翻译”的作文练习在1932年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40年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中都有提及。在二十多年的课程编写史上,“翻
記得儿童文学博士徐丹曾说:“经典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爱上阅读。”绘本图文共存,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绘本,爱上绘本,从而开启生命的桃花源。  打开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与小黄》,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震撼:“这样的绘本我也会画。”每一页的大部分都是留白,几个撕贴的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30-01  当畜牧业面临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及其价格增长时,在饲料中使用替代性原料,如干酒糟及其可溶性物(DDGS),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DDGS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必须经过仔细计算,因为在DGGS产品加工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并没有被破坏。因此,这些毒素仍然普遍存在,且与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