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对特定的事物或人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選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且使人较快地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感觉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然而,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就不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此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变成了对身心的折磨。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和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处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 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的优秀素质,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敏锐的数学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心理上的发展,并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而不是心理上的排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更易于接受。另外,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太多的束缚,教师应对他们给出的不同解释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视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形象思维,相对抽象的理论,他们对于有具体形象的实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设计大量的直观形象的图形,用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比多(少)的应用题时,在上课前先准备好用白、黑纸版分别剪小猫纸型14个和9个,然后用教学板进行贴示,说明 “黑猫比白猫少”、 “白猫比黑猫多”、“黑猫比白猫少多少” 、 “白猫比黑猫多多少”等概念,之后,要求学生依据“同样多”、“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进行图示说明,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图形,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解法,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直观操作,为学生充分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到实际的物品,使学生多感官协同活动,把学生变成活动的主体。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拼图以后,再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之间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经过观察和推理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综合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并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所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牢固得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联系生活,保持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就已经知道“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到明年的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一年”、“妈妈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 在讲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这些生活经验入手,再介绍闰年和平年,十二个月中哪些有三十一天,哪些有三十天,为什么二月只有二十八天。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成功得向他们灌输了新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上学之前的生活经历会使学生获得有关数量和几何形体初步的观念,尽管这些概念或观念有些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却为日后数学的正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被“重新解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会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
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美,挖掘数学本身的兴趣因素,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感,增强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培养、保护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我们广大小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更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文江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郗月相保
[3]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梁利云
[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冯以良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和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处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 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的优秀素质,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敏锐的数学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心理上的发展,并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而不是心理上的排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更易于接受。另外,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太多的束缚,教师应对他们给出的不同解释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视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形象思维,相对抽象的理论,他们对于有具体形象的实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设计大量的直观形象的图形,用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比多(少)的应用题时,在上课前先准备好用白、黑纸版分别剪小猫纸型14个和9个,然后用教学板进行贴示,说明 “黑猫比白猫少”、 “白猫比黑猫多”、“黑猫比白猫少多少” 、 “白猫比黑猫多多少”等概念,之后,要求学生依据“同样多”、“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进行图示说明,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图形,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解法,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直观操作,为学生充分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到实际的物品,使学生多感官协同活动,把学生变成活动的主体。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拼图以后,再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之间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经过观察和推理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综合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并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所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牢固得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联系生活,保持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就已经知道“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到明年的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一年”、“妈妈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 在讲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这些生活经验入手,再介绍闰年和平年,十二个月中哪些有三十一天,哪些有三十天,为什么二月只有二十八天。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成功得向他们灌输了新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上学之前的生活经历会使学生获得有关数量和几何形体初步的观念,尽管这些概念或观念有些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却为日后数学的正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被“重新解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会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
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美,挖掘数学本身的兴趣因素,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感,增强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培养、保护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我们广大小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更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文江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郗月相保
[3]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梁利云
[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冯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