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安忆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括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状况,以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为例,进行讨论,讨论中又以其重要作品《长恨歌》为例,展现对于王安忆小说的研究现状,作出举例概括,并且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具体情况分析原因,最后对已经形成的意识寻找新的突破点,如何突破。
  关键词:王安忆 城市 女人 突破
  
  现代文学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许多作家作品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许多都是商业化效应下的产物,但是也存在真正的在发挥着作家本职作用的作家,对于社会和文化传承、发展都具有巨大作用,这里我想着重讨论的便是王安忆,她是许多人归结的当代十大作家其中的一个,总体来说对她的印象就是十分能取得人们的敬意,她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不管是平静或者是焦躁的心情,文字的细腻使得急躁的人走开。
  王安忆的小说多是以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出他们平凡的生活,以及在这平凡的背后所透射出来的不平凡的感情与经历,她总体的创作路线就是偏重于感情而后期又慢慢走向理智与细腻,但是无论怎样都能让人感觉到她的“爱”。她以细腻的洞察力和很高的悟性驾驭着作品中情节的发展变化和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十分准确。再加上她是一位女性作家,天生的细腻、温柔、谨慎,更成一家独特风格。
  在王安忆的诸多作品中,《长恨歌》可以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步作品了,在她的笔下,即便是上海的小弄堂也是具有灵魂和生命的,而在《长恨歌》中,这一灵魂和生命就表现为一个少女形象——王琦瑶,王琦瑶生得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就单看外貌,王琦瑶与许多经典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并无二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王琦瑶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弄堂中的女儿,她也是上海弄堂的灵魂和生命。《长恨歌》里面讲述的一切都是现实,而这些现实本身也都免不了使人们感到失望。
  一、王安忆的小说研究现状
  就王安忆整体小说现状来探讨太过宽泛,这里我们就以《长恨歌》为例来说明。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出发,一方面是王安忆从一岁开始便居住的地方——上海出发来阐释的,这里上海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概念被说明的,另一方面就是从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角度,她在创作时所拥有的女性意识,并且怎样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个角度来阐释的。
  1、 城市的角度
  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的人有很多,比如邵文实《女人与城市·漂泊与寻找——王安忆小说创作二题》、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和高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评》等等都是重点从城市的角度来解读王安忆以及她的作品。
  大多数从这方面出发的研究者就会提到,王安忆在谈到《长恨歌》的创作时说:“在那里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1]10 或者提到作者自己还曾说过,“她是要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这仿佛更能够解释从城市这一角度解读的重要性。“城市故事”是王安忆作品的重点,她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城市。在一个时期内,乡村才是被大众所认可的地方,认为它纯净,城市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是纸醉金迷的代名词,是十分不好的地方,然而在王安忆的笔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这一固有观念,她恰恰将城市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
  2、 女性的角度
  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的文章有董蓬蓬《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陈小花《一颗心弄堂里的“心” 一个都市里的“魂”——<长恨歌>女主人公王琦瑶析》、张浩《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等,这方面的研究者也是不少的。
  在提到王安忆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时,必不可少的是寄寓每一个故事的女人,在展现城市的时候要通过很多女性形象来表现的,城市是构建女性主体的最理想的场所。比如王琦瑶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挫折之后依然没有绝望,在她的脑海里认为什么都能失去,但是每日的吃睡是实实在在的,这是都市女性的一种世俗化的生活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王琦瑶能够抵抗残酷生活给她带来的压力,使她很坚强,王安忆说过:“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她们的硬不定时硬在‘攻’字上,也是在‘守’,你没有见过比她们更会受委屈的了,不过不是逆来顺受的那种,儿时付代价,权衡过得失的。” [2]
  二、有此现状的原因
  1、 城市的角度
  王安忆幼时随着母亲移居上海并常年在那里生活,所以上海这座可以称得上是东方巴黎的城市是她所有写作的源头,写作的环境对于作家创作的结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相应的这座城市具有的精神文化也在她作品中得到深刻体现。那时他们的创作让人们也拾起了对文学的兴趣,上海的大街小巷也同样充满了怀旧的情绪。王安忆在这样的小我的环境以及大环境浪潮的推动,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创作中多加了些地域因素的考虑,从地域方面来反应某些观念。
  比如在《长恨歌》中在那一时代的出现,对于作家来说不是有意为之,是个偶然,但从社会潮流来说是个必然事件,所以《长恨歌》被作为怀旧热的典范作品,被作为反应上海地域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作。
  上海是个移居城市,正如王安忆也是随母亲移居到那里的,十分的复杂,就正是这种复杂使得王安忆能够拥有丰富的创造力以及有个性的思想,赋予了她很多智慧结晶,视野也变得很开阔,不拘泥于小我的表述。
   一方面,从惯性思维出发,将作者的生活环境作为研究出发点是很普遍的,另一方面,正是王安忆这种经历以及上海发生的巨大变革,让许多研究者都十分注重从这方面来加以研究,在解读作品时也是以这个作为一个大的背景进行阐述。
  2、 女性的角度
  王安忆为了让我们能够认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创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利用平民女性的边缘化的命运来反应,上海有很多的怀旧氛围,但是更多的是新生的气息,这种新旧两种文化和道德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能够让人有新的视野。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就塑造了王琦瑶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通过她四十年代“上海小姐”的角色表现,文章说到: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在上海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窃窃私语。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生活也是弄堂的生活。
  这里作者想说明的是王琦瑶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群人,就是四十年代的一种上海女人。王安忆认为,女性是城市的代言人,“上海的繁华是女性风采的”。她用很独到细腻的洞察力展现了女性的特点,并且通过这点表现了弄堂以及城市的灵魂。
   很多研究者从女性的角度来观照王安忆的作品,因为王安忆本身是位女性,研究者就在想这种状况就决定她有更多的可能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表达某种观念和思想,在突出女性这点时也结合城市的概念,充分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新的突破
  王安忆在1995年创作了《长恨歌》,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尽管作者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改变不了落寞的现状,在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也没有改变什么。王安忆说:“五六年过去以后,不期然间,得之于上海时尚的知遇之恩,这部小说突然引人瞩目起来。《长恨歌》因时因地成了一夜间弥散开来的、想象中的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标本,甚至成了上海的旅游指南。”从此后,人们对王安忆的认识也大多凭借《长恨歌》所取得的成就来评判,她本人其他的作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样走上了一条岔路,说白了就是她真正的思想没有得到理解,是被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的。
  她认为,《长恨歌》是她自己为自己布置的一个陷阱,将自己局限于某个位置,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定位,“所有的虚构都在现实中放大,覆盖了本意,而我也堕入了特定的陷阱,这个陷阱的名字就叫‘长恨歌’。”后来,她本人也承认事实上上海只是她的小说的一个布景而已。这里我们就应该看出,其实研究者不必同样拘泥于大众给的定位出不来,总是从城市这一宏观角度上来分析王安忆的所有作品及其所具有的思想内涵。王安忆创作《长恨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那里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研究者不应该抓住这句话不放,在从城市角度研究的时候就把这句话拿出来,仿佛为自己的研究找个十分可靠的依据。也不应该认为王安忆本身是位女性,就一定是完全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话语和女性化的审美取向来表达她对城市日常生活中女性主体身份的确认。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她更多的是超脱了女性中心或者男性中心话语权,以很超然的态度面对性别秩序的,然后在城市描写中大胆突出女性。
   我们应当突破这一俗套研究路线,尽管这一路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更应该寻找具有新意的方面。伍尔夫说过:“如果我们是作家的话,能够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任何方式,都是对的;如果我们是读者的话,能够使我们更接近于小说家的意图的任何方式,也都不错。”
   王安忆是个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的作家,她很敏锐的把握着现代人的情感特征,并且坚持描写这些特征,所以塑造了一系列意向来反应,这些意向代表的食物大多被她视为阻挡人们之间交流的隔阂。这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王安忆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与她对人类命运和人类精神的思考有很到的联系,她对“人的精神”的思考也有了新的境界。我们应该准确的把握这点,更多的从这方面来关注,加以研究。
  四、总结
  《长恨歌》以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当虚幻幻灭了之后,生活中拥有不同喜怒哀乐生活的女性所具有的智慧,她们就是用这种智慧张扬了自己。研究者不仅要从城市方面、女性方面关照作品的意蕴,更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找寻新的方面来解读王安忆及其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齐虹,林舟.王安忆访谈录》.995.
  [2]刘颋.态的王安忆,非常态的写作》.002.1.15.
  [3]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一版.
  [4]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5]吴义勤主编.王安忆研究资料》.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6]王安忆.长恨歌》.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5月北京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学界在有关要不要建立翻译学这个问题上一直推撞纠缠,不少译界学 对此问题也是老生常谈。而当“众人皆醉”,随大流而“纸上谈兵”之时,谭载喜教授则清醒冷静,觉破藩篱,另辟蹊径,意识到翻译学界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对翻译学理论作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通过解决具体层面上的问题来推动翻译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就该书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一评述。  关键词:翻译学 框架 内容与内涵    一、概述  谭载喜编著的《
期刊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协力,一致抗日,而重庆作为战时首都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重庆市妇女在妇女会的领导之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力图以重庆妇女会在抗战中的表现为例阐述重庆妇女的解放  和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关键词:重庆 妇女会 妇女解放 抗日战争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在抗战中的作用甚是突出,抗战期间的重庆妇女在妇女会的指导下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术界有关抗战时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小说创作在挖掘中国精神、心理机制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乐天精神在阿Q时代的存在根源、徐福贵和许三观时代的人本复活、刘高兴时代的情感转型的分析,揭示中国底层百姓于苦难生活中的生存和处世状态,及其对当代人生存境遇的启迪。  关键词:小说创作 乐天精神 刘高兴    从古至今,中国人始终有一种得天独厚的精神,从容、坚韧和历经磨难后的宽宥,这种外在的人性气质也练就
期刊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李金发应该大书一笔。虽然他真正的艺术生命非常短暂,可谓昙花一现,但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实践,他那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实践给草创时期的中国诗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成为“现代派诗”第一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说他是可以和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等相提并论的现代著名诗人。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方法移植、引入中国,宣告中国新诗进入了现
期刊
摘要:总所周知,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但如果供应链管理和资金管理不能有效结合最终会限制它效用的发挥,竞争优势得不到合理体现,所以实施贸易融资的新战略必不可少,反向保理融资解决方案就是这项新战略的首选答案。本文对Ralf W. Seifert和Daniel Seifert的文章《Financing the Chain 》进行翻译,以期对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思路。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画史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送别图逐渐形成了某种既定的模式,而为后代的画家所参照、依循。这也在无形中束缚了送别图的创作。送别图这种早已既定的模式到了明代中叶以后,逐渐从画坛上减少甚至消失,至少不在受到重要的画家所青睐。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出现,又是在什么情形下转变的?都需要得到一个说明。本文从文徵明所著的《雨余春树》图入手,对此图进行简单描述后在深入到对中国画史上送别图的发展和所体现的情感与
期刊
摘要:在浩如烟海、特色各异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左联”作家叶紫创作的系列中短篇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艺术特色。其作品深刻地书写并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血泪史和斗争史,是作家在对时代、家庭和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中以血泪的滋养绽放出来的“恶之花”,是作家用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创作歌唱给敢于正视血淋淋的现实的乡民和革命仁人的仁慈之声、仁爱之声、仁道之声,同时也是作家献给灵魂的战斗歌音。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短篇
期刊
摘要:在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的格局下,鲁迅和沈从文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的完善中去。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沈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鲁迅 沈从文 现代性 内涵 
期刊
摘要:小说《废都》,人们对其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叙述逻辑视角的角度,综合众家之长,以期重新从更加直观的角度来诠释《废都》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意蕴,使人们更加简洁地了解其背后深沉的涵义。  关键词:《废都》 叙述视角人物形象    一、关于《废都》  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是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城市小说,小说长达40万字。作品主要以西京城“四大名人”之首的作家庄之蝶,
期刊
摘要:通过对比柳宗元的《江雪》诗与范宽的山水画《雪景寒林图》得出诗画具有的同一性。一,中国诗与画中的形象都具有典型性。二,在表达意境时运用的虚实对比的手法具有相似性。三,无论诗还是画,对事物的关照绝不是"眼见为实"而是"神思"。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观照是一种超脱肉体的精神上的洞悉。四,诗画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反映。探讨诗画的同一性,有助于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江雪 雪景寒林图 诗画 同一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