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利之所系,焉能不争?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东盟会议期间,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指出,南海主权争议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关注南沙、西沙群岛的主权争端,不支持任何一方对有关地区拥有主权;二是东盟将邀请美、俄两国加入东亚峰会。两件事显示上述争端呈现国际化、多边化的趋势,对中国国家安全层面的影响尤其深远。
  
  南海争端:牵一发而动全身
  
  南海争议涉及主权及巨大的经济利益。当年越南正是出动了军队,才得以鲸吞29个岛礁,而中国也是通过武力才夺回了7个礁盘的驻军权。北京自1990年就南海主权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以来,历时20年矣,越南从蚕食过渡到鲸吞,愈演愈烈,诚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可见和平解决至少在南海是难以有解的。
  如今美国强调必须和平解决,在南海先下手者感到有恃无恐,当然有利于其维持既得利益,却使后到者徒呼荷荷,处境尴尬。
  就对中国安全利益的冲击而言,美国此项政策宣示远甚于黄海军演。类似军演十数年一遇,军演结束之日,即威胁消失之时,此项政策宣示却在未来相当时期内继续有效,此其一。军演不至于在东北亚政治格局上留下后遗症,此项政策宣示却可能改变南海周边地区的政治生态,此其二。
  东盟邀请美、俄两国参加东亚峰会,旨在引进这两个强国,以抵消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既然决定重返亚洲,为了继续保持在东亚的主导权,当然乐意应邀与会,同中国周旋。俄罗斯同东盟尚无至关重要的联系,却决意在南海问题上趟浑水,动向诡异。实际上,越南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源远流长,非美国可比,目前俄越两国在军事、经济层面的战略合作亦远非美国所能及。比如越南近年为准备同中国对抗而添购的新锐武器装备,大部分购自俄罗斯。
  2010年3月,中国向访华的美国高官表示南海主权关系到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美方自然警觉到,中国又赋予“核心利益”以新的内容,很有可能将在南海采取大动作。
  于是,希拉里选择出席东亚峰会的时机作此政策宣示,显然是警告中国今后不要单方面处理南海主权问题。中国外长杨洁篪随即对此作了七点讲话,提请美国注意,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多边化,只能使事情更糟,解决难度更大。
  平心而论,南海主权争端呈现国际化、多边化的趋势由来已久,已逾30年矣。中国发现这项争端出现解决难度大的迹象,自不待于今日。
  越南在统一全国之前,对于南海南沙、西沙诸群岛的立场,是正式承认中国拥有全部主权,甚至在学校教科书中也是如此说法。不料1975年越南统一后,旋即翻脸,相关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坚称越南对于南沙、西沙诸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至于为什么过去承认中国拥有全部主权的问题,河内直截了当地辩称,“那是为了抗美救国斗争的需要”。
  今天回顾南海争端演变的全过程,会发现,河内高层在如何对待并处理南海主权的问题上,决心大、下手狠。鉴于西沙群岛业已被中国海军收复,河内就从南沙群岛着手。河内不打口水仗,索性诉诸武力占据南沙诸岛礁,并且得策辄行,毫不犹豫。
  1973年7月至1974年12月,南越陆续侵占了南沙群岛中的6个岛礁(以南威岛最重要)。1975年4月,北越从南越手中接管了这6个岛礁。次年6月,越南出版新地图,一举将西沙、南沙诸岛囊括入其版图,并将南沙群岛改名“长沙群岛”。越南在南海初步站稳脚跟以后,迅即派遣军队,鲸吞蚕食,占据了许多岛礁。
  随着南沙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其他矿产一事被国际媒体陆续报道,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也不甘落后,自上世纪80年代起,竞相夺占邻近本国的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大略说来,菲律宾占据了位居南沙群岛东部的岛礁,马来西亚占据的岛礁则位于南沙群岛的南部。
  至今越南已占据南沙群岛的29个岛礁,数量多、面积大、分布海域广。由于越南占得先鞭,姿态尤其强硬。从既成事实的角度着眼,在南海主权争端激化的时刻,越南可能会成为中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越南在占据南沙大部分岛礁以后,迅即在邻近海域进行勘探活动,同时划定了部分油气招标区块,着手“招商引资”。越南同外国合作开发南海资源,除了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利益、争取利益最大化以外,还有一层战略上的盘算,即寄望于大规模引进国际势力,利于日后进一步与中国在南海全面抗衡。
  果不其然。迄今越南已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不断同美、俄、法、英、德等国的能源大公司签订勘探并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国际势力被引入南海后,获取了既得利益,就在相当程度上同越南形成了经济共同体。
  如今世界主要大国业已卷入南海经济开发,南沙群岛主权争端必然牵涉它们同越南等国形成的经济共同体的切身利益。对中国而言,恐怕南海争端已呈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征兆。倘若主权争端趋于激化,导致军事冲突,势必蔓延、扩大,难以善了。由此可见,其实南海争端国际化、多边化的走向已经成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越南为何得以构成对中国安全利益的严重威胁?按照常理,在历史上同本国有着恩怨情结的一个邻国日趋强盛,必非本国之福。可以认为,美国之所以在二战结束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原因之一就是大西洋、太平洋把它同世界诸强国远远隔开,而在西半球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足以对其安全构成威胁。如果当年苏联或者今日伊朗仅隔着一条界河或者一座山脉同美国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势必牵制其崛起无疑矣。这层战略估计在国际政治学上仅是常识,然而我们过去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似乎忽略了这一点。
  例如,中国当年为支持北越“统一祖国”,不惜承担巨大的民族牺牲,给了北越各项援助,时值200多亿美元。少数高干或出于地域政治考量,或着眼于国内经济困难,建议不宜剧增援越金额,却被斥为“叛徒”,阖家遭遇厄运。中国当年一番好意,却令北越势力坐大,终成一大隐患。河内刚统一了越南全境,同中国的关系便急剧恶化,“翻脸如翻书”。此事足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处不赘。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中国将南沙站选址在永暑礁。1988年3月,中国海军到南沙赤爪礁建立观察点,与越南舰船发生冲突,中国在海战中获胜。如果那时中国海军乘胜驱赶越军,当可夺回不少岛礁,后来却撤回了海军。
  当然,当时我们在国内改革开放中急于闯关攻坚,在国际上又争取进入关贸总协定,为大局计,当以缓和为主;另外,我方海军航空兵无法从海南岛陵水机场向在南沙岛礁上守卫的军队提供空中掩护,而越南海军却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这也是军事上制约决策的原因。然而,这些障碍并非无可逾越。君不见,当初越军亦缺乏制空权、制海权,仅以机帆船载运少量军队前往南沙。越军后勤困难,仅穿着短裤衩,肩负轻武器,携带干粮、食水,就在岛礁上长期据守。
  越南在南沙鲸吞蚕食的行动变本加厉,终于宣称不仅拥有南沙群岛全部主权,还向中国西沙群岛的主权提出挑战,事态堪忧。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复指出,“任何其他国家单方面对该海域采取的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侵犯,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越南乃虎狼之国,如此表态,效果如何有待观察,笔者并不乐观。
  1988年,中国终于挤进南沙,目前在7个礁盘上驻军。然而毕竟这少数中国军人倨处一隅,处境危殆,在南沙形成不了大气候,甚至还有在未来中、越南海之战中被驱赶殆尽的可能。
  当年越南领导层在战略盘算中却是相当老辣。河内长期借助中国、苏联的援助,终于统一了全国,顺手还几乎全部拿下了南沙群岛,占有了南海大部分资源。近年越南凭借从南海开采油气换得巨额外汇,国力蒸蒸日上,举世有目共睹。
  一部历史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集成。事后解释毕竟是多此一举的。河内准确地推断了未来双边关系的最终走向,而官员和民众也提前为日后事态的变化作了心理准备。迄今不少中国人却仅停留于责骂对方是“白眼狼”而已,却对此未作历史反思。
  
  南海诸国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向中国叫阵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统计,南海油气储量估计为600亿吨,可与波斯湾媲美。举世滔滔,为确保能源供应,各大国竞折腰。利之所系,焉能不争?
  国际上,能够在水深300米海底开采油气的企业不足20家,在水深3000米海底开采油气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南海平均水深1200多米,开采油气确实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一项产业。
  南海周边国家已与西方大石油公司为主体的200多家国际企业签订合同,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每年产油量多达5000万吨,绝大部分产自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海域。
  1992年5月,中海油与美国克里斯顿能源公司签署了“万安北-21”合同。1997年,当克里斯顿能源公司依照合同在南沙群岛西部万安滩附近海域进行勘探时,越南政府提出抗议,用于勘探的电缆、管道等也遭到人为破坏。据说当年我方“出于大局考虑”,指示“勘探三号”船及拖船从万安北海域撤离。
  随后越南却大张旗鼓地与西方各大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海油气田。据报道,2006年上半年,越南油气总公司在南沙海域开采了原油860万吨、天然气37.65亿立米。在此期间,越南出口原油820万吨,创汇41.4亿美元。可见南沙海域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给越南带来的利润是何等巨大,说是越南经济命脉所系,不为过甚之辞。
  从河内和北京在南海角逐油气资源的立场和手法来衡量,可看出两国处理国际事务时在战略和策略层面的区别。河内的宗旨是锲而不舍,凡事谋定而动,在初始阶段注重实惠,在国际上重视拉拢其他国家;我们的主旨则是以和为贵。
  正是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当前越南才敢于向中国叫阵。越南在开发我南海资源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外汇,并用这些外汇购买武器装备强化对南海海域的侵占。
  自1988年3月中、越在赤瓜礁爆发冲突以来,除文莱外,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都纷起效尤,直接派军舰保障其海上油气田的安全。过去30年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开发南海资源这件事上也没闲着。尤其是马来西亚,尽管它占据的岛礁不多,却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和矿藏。马来西亚在有关“中国威胁论”的问题上,不时发表同情中国的言论,然而,它是“闷声发大财”,在开发资源上是不甘落后于越南的。目前马来西亚成为在南海开采油气资源最多的国家,每年在南海开采的石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天然气近1.5亿立米。
  试问:即使目前南海资源尚未进入大规模开发的阶段,南海海域油气年产量即已达到偌大一个数字,对于南海周边国家意味着怎么样的经济利益,不是一目了然了吗?要求它们放弃已经到手的庞大利益,不啻与虎谋皮,岂可得乎?
  
  南海对策须另辟蹊径
  
  南沙群岛远离亚洲大陆,一旦爆发军事冲突,制空权和制海权掌握在谁手中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对战争的结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惹人注目的是,越南2004年底在南威岛上修筑了机场,2007年底又在“长沙岛”上修筑了机场,并且大事修缮了海军舰艇可以驻泊使用的码头设施。可以认为,且不说越南本土的海、空军基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越南已经掌握了南海海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了。
  诚然,在中国纵横捭阖,试图游说南海周边国家接受共赢的解决方案时,坚持必须避免这个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仍然不失为一种外交说辞。然而,我们在制定相关政策尤其是军事上的因应措施时,必须正视以上事实。
  时至今日,究竟应该如何评断中国拟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采取大动作的紧迫性及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总的评断是时已过晚或者时机过早。表面看来,这个结论是矛盾的。深思一下,其实并不矛盾。
  概言之,从前期无所作为的角度衡量,南海局势演变至此,今日再议论是否必须采取大动作,确实下手过晚矣。另一方面,当前南海问题已经出现国际化、多边化的趋势,在中国综合国力未臻真正强盛的前提下,贸然诉诸用兵,在多半情况下,冲突演变的结果恐怕同初始愿望背道而驰。基于此,倘若在国际大气候发生了变化而国内小气候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贸然诉诸用兵,岂非时机过早?
  战国时期,战略家孙膑在齐国大臣田忌家做门客时,就赛马赌博之事对田忌献策说,“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如今美国业已作出明确的政策宣示,一旦冲突爆发,就不能排斥强敌介入的可能性。如是,将出现“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的窘境,重复出现类似田忌赌马的结局。区别在于,不像田忌还可以赢得另外两场赌局,今天的赌局仅此一场而已。
  究其底蕴,其实美国、中国都不愿意看到南海局势演变至此。一旦出现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结局,可以断言,得偿夙愿的恐非中美两国。
  时至今日,中国究竟如何做,才能在南海切实改善处境?才能同老谋深算的河内高层周旋?对此,中国战略家必须在观念、思维上创新,另辟蹊径。否则,放言高论,不知彼也不知己,犹如赵括谈兵,不仅添乱,反而会牵动大局。不久,笔者将撰文探讨如何方可另辟蹊径。
  
  (薛理泰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赵刚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22日,冬至,广东最后一位1955年授衔的开国少将宋维因病在广州逝世。    宋维栻将军离休前任福州军区顾问。晚年迁居广州白云山东麓。将军宅临山而筑,四面花果,一池春水。纵步看山,气象非凡:十余株古松,霜皮剥落,虬枝峭拔,生机盎然。  将军晚年关心时政,社交频繁。闻时事有疵,必加详驳;见政务不当,直抒胸臆;而当大事,持大论,笃信自守,不移如山。其记忆超人,思维活跃,战争年代经历之人
期刊
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他成为被选择的人;而当他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却被自己的政治对手出卖与抛弃;当他终于成为悲壮的革命烈士,却又被和平年代的混乱“革命”所批判和打倒。在不同的时代,他被冠以种种截然相反的称谓,从“革命先烈”到“叛党投敌”,从被“顶礼膜拜”到“掘墓鞭尸”,鲜花与粪土同在,谩骂和颂扬齐飞,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功绩与罪名,也许连从不看重“虚名”的
期刊
1988年秋,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的秘书陈维仁,为自己的老领导写了首诗,前两句是:“戎马倥偬为大同,十年开拓振雄风。”“十年开拓振雄风”,是对耀邦同志“文革”后复出的十年不平凡历程所作的很好概括。胡耀邦同志1977年3月到中央党校任职,到1987年初,整整十年。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近年来,我用了相当大的精力,将我掌握的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时的讲话和文稿加以整理,形成四个材料:胡
期刊
【古代之“帝丘”】  中原行的第二站是濮阳。对于濮阳,我行前的了解仅限于三点:一是古人所说的“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那些“靡靡之音”就发生在这么一方土地上。正如30多年前,官方说邓丽君的歌听不得,都是靡靡之音,是台湾国民党反动派打“心战”用来瓦解我们革命斗志的;如今我们当然不会那样评价“桑间濮上”的民俗和民歌了,而说那是“原生态”的反礼教的人性化的浪漫的情爱。二,我知宋辽澶渊之盟发生在这里,
期刊
提及卢作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1938年武汉失守后,享有“中国船王”之称的卢作孚集中了所有船只,经过40天昼夜奋战,终于在宜昌失守前,将中国当时最重要的工业、企业及上万名精英经三峡航道运送到西南大后方,完成了被称为“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抢运行动,不仅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西部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实,卢作孚不仅是一位实业家、教育
期刊
文化强不强,不是看有没有大剧院,也不是看挖出几个帝王陵,而是看在社会发展中,能不能及时提供先进的思想资源,能不能营造一种宽松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大众舆论空间——只有这样,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喷薄而出。单凭广州市民可以批评“亚运会”,就能看出这是个文化强省。    广东省大力倡导建设文化强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10年7月初和网民代表交流时,说了一句饱含深情的话:“不要让岭南文化在我们手中断代。”当时,笔
期刊
令人喜爱比让人惧怕更重要    “软实力”或曰“软权力”(soft power)已成为国际政治的关键词,被视为21世纪大国竞争的核心。一国的外交与其内政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内在的实力,在国际上也难当大任。  “软实力”是前哈佛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克林顿政府的阁僚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1990年出版的《命中注定的领袖:美国权力的本质性变化》一书中提出的。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势力仍然
期刊
1956年10月爆发的震动世界的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危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1956~1957年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突然转轨,在很大程度上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90年代初以来,有关波匈事件的各国档案文献相继解密和开放(感谢波兰华沙大学扬罗文斯基教授为笔者提供了波兰档案公布的情况),并不断被整理、公布于世。可以说,过去被认为是一桩历史谜案的波匈
期刊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深圳并发表讲话,明确指出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0年前,中国改革破除意识形态的障碍得以前行;今天,改革進入深水区,面临更大的阻力,其中不可忽视的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  实际上,早在2001年,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曾强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而在更早以前,毛泽东主席就指出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
期刊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蒋介石的表现大失所望,对毛泽东则大加赞赏,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    【重庆见闻:“绝无一项稍感满意”】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偕印尼侨领庄西言、南侨总会秘书李铁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