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结合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8例)和未复发转移组(72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复发转移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果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但组间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复发转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结肠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结肠癌病理因素复发转移相关性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随着人群饮食习惯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该癌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该癌症的方法较多,例如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但有研究显示,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调查发现,大部分结肠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术后复发和转移[2]。我院为了探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结合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8例)和未复发转移组(72例);100例结肠癌患者及其家属均在医生的介绍下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复发转移组28例结肠癌患者男女分别为16(57.14%)、12(42.86%)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4、43岁,28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8.56±4.35)岁。
未复发转移组72例结肠癌患者男女分别为39(54.17%)、33(45.83%)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6、42岁,72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8.43±4.41)岁。
复发转移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10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情况(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Dukes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研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结果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x±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复发转移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果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但组间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群体,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癌症的发病原因,但其和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较多研究显示[3],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4],结肠癌患者术后2-3年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高达90%,该结果和本研究不一致,这很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少所致。
由于复发转移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腹痛、便秘、便血等,早期诊断较困难,所以,为提高结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对影响复发和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本研究为了探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对10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复发转移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果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但组间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不是导致结肠癌复发和转移的影响因素,但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为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尤其对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重点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复发,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5]。同时,应嘱咐结肠癌患者定期复查,改善饮食习惯,积极参与锻炼,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复发转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结肠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秦琼.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及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状态对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
[2]胡俊杰.左、右半结肠癌中Asef2的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5.
[3]王月彬.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对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
[4]江涛.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性靜脉化疗与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疗效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
[5]杨晓琳,殷先利,郭戈杨等.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5):104-106.
1通讯作者: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结肠癌病理因素复发转移相关性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随着人群饮食习惯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该癌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该癌症的方法较多,例如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但有研究显示,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调查发现,大部分结肠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术后复发和转移[2]。我院为了探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结合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8例)和未复发转移组(72例);100例结肠癌患者及其家属均在医生的介绍下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复发转移组28例结肠癌患者男女分别为16(57.14%)、12(42.86%)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4、43岁,28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8.56±4.35)岁。
未复发转移组72例结肠癌患者男女分别为39(54.17%)、33(45.83%)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76、42岁,72例患者年龄均数为(58.43±4.41)岁。
复发转移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10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情况(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Dukes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研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结果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x±S)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复发转移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果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但组间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群体,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癌症的发病原因,但其和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较多研究显示[3],复发和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4],结肠癌患者术后2-3年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高达90%,该结果和本研究不一致,这很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少所致。
由于复发转移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腹痛、便秘、便血等,早期诊断较困难,所以,为提高结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对影响复发和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本研究为了探究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对10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复发转移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果和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无显著区别,但组间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不是导致结肠癌复发和转移的影响因素,但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为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尤其对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重点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复发,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5]。同时,应嘱咐结肠癌患者定期复查,改善饮食习惯,积极参与锻炼,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复发转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结肠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秦琼.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及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状态对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
[2]胡俊杰.左、右半结肠癌中Asef2的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5.
[3]王月彬.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对Ⅱ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
[4]江涛.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性靜脉化疗与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疗效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
[5]杨晓琳,殷先利,郭戈杨等.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5):104-106.
1通讯作者: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