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基于HS分类商品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HS分类商品,采用一个修正的国际贸易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进出口收入效应强弱的巨大差异是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根源,价格效应的特殊性是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因素,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解决中关贸易不平衡问题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贸易结构的变化可以影响中关贸易不平衡。政策含义是:人民币应该对美元小幅度升值,并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采取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中国从美国进口。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分位数的回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计量模型: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并给出了其数学表示、参数估计与预测方法等一整套建模技术。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能够细致地给出响应变量在各个分位点上的条件分位数,便于揭示响应变量位置、散布与形状等动态调整过程的全景信息,从而得到比均值局部调整模型更为深刻的结果。最后,将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应用于中国货币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在货币需求的不同阶段,不仅调整速度不同,调整方式也呈现出非对称性;M1存在货币失踪之谜现象,而M2却在条件密度第一个最优区域实现了供求均衡;最优货
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式研究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跳跃扩散过程已经成为模拟存贷款利率最为有效的动态模型。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为对象,研究分析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首先基于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特征,建立利率的CKLS—JUMP跳跃扩散模型;其次,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MC)对其参数进行理论估计;最后,以我国商业银行五年期存贷款利率为例进行实证模拟。研究结论认为:CKLS—JUMP模型更加符合我国存贷款利率动态行为;同时MCMC方法比传统估计方法更加准确。
日前,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以通讯形式召开,绝大多数理事一致通过了推举新理事长并更换学会法人的决议。超过半数的学会理事专门以邮件或电话方式发表意见,支持李平同志担任学会理事长,并报请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变更学会法人。理事们表示,希望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在李平理事长的领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把学会越办越好。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定于10月15-17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届时将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出席大会作主题演讲。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系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制度弹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减弱,同时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但货币数量政策则由汇改前的具有自主性变为缺乏自主性;在我国通过增强汇率制度弹性以提高利率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但对货币数量政策并不成立。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应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本文采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考察了政府管制影响行业出口依存度的微观机制和作用渠道,并运用29个省份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行业出口依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政府管制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扩张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外商投资则缓解了政府管制带来的制度扭曲,并充当了内资企业“保护伞”,从而促进了制度依赖型行业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对内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是行业出口依存度的重要解释因素。另外,地区人力资本禀赋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出口依存度,但显著性不高。
违约分析的结构方法大多选择纯扩散过程描述股票和资产价值变化,不能反映突发信息引起的异常跳跃。违约度量的理论研究虽有考虑跳跃,却多基于假设参数和蒙特卡洛模拟。由于资产价值变化难以直接观测,所以无法在实证中验证相关理论。本文则在结构模型中引入跳跃,以期权定价为基础,运用市场数据分析带跳的资产价值变化,并与纯扩散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后者不能反映跳风险对整体风险的影响,从而在某些情况下高估或低估了实际违约率。
本文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应用PaneIData模型、随机前沿分析(SFA)和因子分析,考察了2003-2008年引进少数外资控股权对银行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公司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战略引资对银行盈利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其利润效率和有效放贷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排名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采用引资上市模式的四家国控银行,利润效率有超越非国控银行的趋势,有效放贷效率在逐渐缩小与非国控银行的差距,公司治理水平也排名前列,证明了引资上市的综合积极效应。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7年我国各省份经济差距的演变机制。结果显示:各省份GDP增长率已呈现出某种程度的“速度收敛”,这主要源于三大区域内部收敛以及区域间的中西部收敛。各省份GDP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特征,各省份GDP增长率的敛散性主要是纯生产率效应差距演变导致的,纯劳动结构效应和纯劳动投入效应对增长率差距的贡献较小。各省份增长的纯生产率效应主要受资本深化程度的影响,纯劳动结构效应主要受劳动力在行业间流转程度的影响。
本文通过重新估计我国在1952-2008年间的实际资本存量,推导出我国的潜在产出和GDP缺口,并对“自然率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弹性约为0.6749,全要素生产率大约经历了9个周期。通过对三种估计产出缺口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对于经历过自然条件冲击和技术革新的国家来说,生产函数法优于直接H—P趋势法和估计潜在增长率法。在对“自然率假说”进行检验后,本文认为,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拒绝了“自然率假说”,当前产出缺口的提高会提高我国的一般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