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leman病五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以不明原因淋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1月收治CD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在外科感染中常见的耐药菌有两类:耐药革兰阳性(G+)球菌和耐药革兰阴性(G-)杆菌.前者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G-杆菌主要有两类:(1)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产染色体介导Ⅰ型β-内酰胺酶(AmpC)菌;产超超广谱β-
期刊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病因是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套叠脱垂[1].目前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本病,但总体疗效欠佳.2004年Longo[2]采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pled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我们自2007年1月始,应用STAR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3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高达30.36%[1],不少患者被迫多次再手术.由于胆道镜的应用,这一窘况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期刊
目的 评价在肝切除术中连续性半肝血流阻断(hemihepatic inflow occlusion,HH)与间歇性全肝血流阻断(totalhepatic inflow occlusion,T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80例肝肿瘤患者分为HH组(40例)和TH组(40例).术中施行肝切除时,HH组患者采用连续阻断血流的方式,TH组患者采用阻断血流20min、复流5 min的阻断方式.测量2组患者
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6年1月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DVI)患者施行了改良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181例,并有130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总结该术式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特别是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119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早期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早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率为90.9%,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直径<2 cm组、2 cm≤直径<4 cm组与直径≥4 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
患者女,41岁,因左腹部感饱胀不适1个月,2个月内消瘦5 kg,2007年5月16日入院.查体:左上腹一直径10 cm可推动质韧肿块.B超示左上腹部208 mm×120 mm的囊实性肿块,与胰尾关系密切,边界清,有分隔,分隔及囊壁上数个等回声乳头状突起,最大43 mm×35 mm,超声造影示囊壁及乳头状突起弥漫性不均匀增强。
期刊
患者女,66岁.因髂腰部肿物4个月,破溃伴腹痛、腹胀7 d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诊断肠梗阻,曾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未见异常;对症治疗肠梗阻症状消失。
期刊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胰头后淋巴结(第13组)微转移率及转移规律,探讨第13组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免疫荧光PCR法(RQ-PCR)检测研究组44例行D2胃癌根治术+胰头后淋巴结清扫术的胃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第13组淋巴结中胃癌特异性标志物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另选取49例同期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44例中共有11例发生第13
患者男,49岁.因体检发现左侧甲状腺肿块2月入院.既往因体检发现CEA增高,行4次肠镜4次胃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查体:颈软,气管居中,右颈部可触及一 10 mm×12mm肿块,边界欠清晰,无压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