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在推动“低碳经济”建设,倡导“低碳生活”中,担负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在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倡导“低碳生活”,具有特别意义。开展低碳教育途径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低碳教育 意义 途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低碳”不仅成为各国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地球上每一位公民的责任。职业学校有效地开展“低碳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的涵义
  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是职业学校广大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志愿者,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广大学生和与之相联系群体为对象,开展以“发展低碳经济,践行低碳生活,树立低碳意识,构建文明生态型社会”为内容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低碳教育是人类迎接低碳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是共同履行保护地球家园责任的需要,也是顺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二、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就业创业的人才市场需要为切入点的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投资大,能耗高,专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密切联系的一类教育。所以,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其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职业教育实践性和专业性为特点的一类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源的高效利用、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联系紧密。为适应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需要,职业学校必须尽快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从职教现状来说,职业教育拥有更多的实训实习技术设备,存在设备利用率低,消耗型实训严重、专业课教学成本等高碳式教育情况,要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由损耗型向盈利型、效益型转变,由高能型向低碳型转变,开展低碳教育势在必行。
  再次,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目的就业创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培养未来劳动者生产习惯方式和生活理念问题,所以,职业学校理应率先成为培养教育者具有低碳环保意识,关注节能减排方式,珍惜能源、爱护环境、低碳环保的实践园地和示范窗口。
  最后,从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唤起职校生对低碳生活的理想追求,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眼光重视低碳生活的构建,让学生在校园生活时期,就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与能力。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职业中学学生群体特点是,职业岗位实践者者,社会生活的草根群体,他们的低碳意识水平,低碳生活习惯素养,代表着社会的最基层。他们良好的低碳意识和行为容易形成“自下而上”的低碳效应,影响着整个社会低碳理念树立和良好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的基本路径
  职业学校开展低碳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体现在:
  (一)树立低碳教育意识
  职业学校要开展低碳教育,就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低碳教育”的重要意义,率先树立低碳意识和科学的低碳生活理念。观念决定行动。如果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不能深切的感觉到开展低碳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主动开展低碳教育,也无法将这些意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把对低碳生活粗浅、零散、被动的认识,转变为较为深刻、全面、主动的认识。并能积极地将这种意识传递给自己周围的人,与他们一起身体力行。因此,职业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应当敏锐的觉察到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开展低碳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政府的指导下,面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增长方式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主动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和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广大管理者和教师树立低碳教育责任意识,并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训中,落实低碳环保要求和措施,有效开展低碳教育。
  (二)实施低碳课程教育
  1.德育低碳课程教育
  面对严峻的地球气候环境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低碳教育”已成为现代学生基础知识建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课程教学则是实施“低碳教育”的主渠道。就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来看,践行低碳生活,执行环保、节能和节约要求,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还是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照现行德育教学大纲和德育教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将其凸显,持续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向学生传授“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又要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治观”。
  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恶化现象,积极开发图文并茂的“低碳教育”的校本教材建设,作为实施“低碳教育”的专门教材,国编教材的补充教材,进一步发挥德育课开展“低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举办 “低碳教育”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能动地探究自然,强化他们对低碳生活实际的观察与体验,运用掌握的低碳知识与技能,逐步养成与环境友好互动、和谐相处的文明习惯。
  2.专业课程实施低碳教育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大多是实验科学,实训技能教学,实验课时多,能耗高,对环境有累积破坏效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难免。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学好专业技术,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帮助学生有保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自己素质,爱护环境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责任感。   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一要深入挖掘、研究专业教材中的低碳理念?和低碳教育元素;二要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不节能、不环保现象与现行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对比中,有效开展低碳理念教育。??例如,?《电工基础》教材中有节能减排理念,显性的或隐性的都比较多,把它们分类、归纳,进行再加工,以形成一定的低碳渗透要点。如对电的认识,电能可以从水能、热能、原子能、化学能及光能等转换而来,这些能当中哪些是绿色能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哪些能源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等等,要让学生对清洁可再生能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再例如,通过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空调使用时不要频繁开机以节约用电;同时开空调时,将电风扇放在空调室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来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低碳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校园低碳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包括节约型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等。低碳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低碳制度建设,对教育教学和管理进行有效规划、设计和建设,充分考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最大限度地节水、节电,减少浪费问题。其次,加强校园低碳环境建设,通过低碳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情感,实现潜移默化教育。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墙壁宣传、低碳校园主题班会、街头宣传等活动,与社会形成互动,形成强大舆论宣传,使低碳思想深入人心。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绿色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开展低碳校园建设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建设低碳校园环境文化的有效路径,构建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价值观。
  (四)低碳教育家校联动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低碳教育”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低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理解低碳知识和生态道德准则,而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低碳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和学生的有效互动。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从心深处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自然、热爱自然,有对自然负责的道德品质;通过学生与家庭的连接,以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带动家庭,使父母了解自己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积极关注自己的生存情况,培养学生家庭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家长在家庭中应带头践行低碳,在生活细节方面教育和引导孩子践行低碳。
  (五)校园绿色志愿者行动
  校园绿色志愿者,是具有良好的低碳意识,积极的行动态度,倡导与践行低碳生活,开展“绿色志愿者行动”,积极组织低碳实践活动的绿色校园积极分子。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和团队,以积极倡导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校园和提升低碳学校形象的为主要内容,开展行动,号召有关部门组织领导、积极扶持、指导配合,为实现校园和社会有序、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低碳教育宣传与管理。他们积极利用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五四”青年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服务日”等节假日、纪念日,积极开展绿色志愿服务活动。从维护校园卫生、垃圾分类、废品回收、校园节能减排、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展开活动。
  “低碳经济时代”到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开展“低碳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低碳教育”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包括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家庭在内的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我们要积极探索并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真正探索出一条便于操作、富有成效的“低碳教育”之路。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过去的社会是这样,在未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重在听、说、读、写四方面。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段话深刻地阐释了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音乐欣赏确实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
期刊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这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强调了学生自身内在的能动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兴趣”及其它非智力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
期刊
摘要:“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英语 趣味教学 师生关系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 他们眼中枯
期刊
每个学生都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个体,如果说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的话,那么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独立的世界。面对着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如何在做好“共性”教学的同时,如何做好个性教学,便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快乐气氛,树立爱的形象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是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爱甚至不接受自己的老师,他们是不可能很好地听这个老师的话,接受这个老师传授的知
期刊
摘要:在世纪之交,英语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涤荡着地球的角角落落,在教过旧教材之后,翻阅新教材,尤其在教了一段时间之后,新课改形势下的英语给了我很深的感受。  关键词:教材 教学模式 英语教师 新形势  在世纪之交,英语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涤荡着地球的角角落落,在教过旧教材之后,翻阅新教材,尤其在教了一段时间之后,新课改形势下的英语给了我很深的感受。  一、教材焕然一新  新旧教材相比之下,
期刊
最让学生充满信心,又最让学生感觉渺茫的就是对古诗文的复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满分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上,文言诗文的分值就占22~23分。考试主要以中学六册语文为主,所选课外文段其设题内容又很有限,归根结底还是以考查课内知识点为主。近几年课内诗文的选用范围也大大缩小了,主要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出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诗词为主。内容具体,考试又不超纲。这样学生复习时不盲目,有的放矢,再加上行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然而,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为最终目的;历史教育与现实相脱离,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历史人文素养教育支离破碎,无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且方法单一,缺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践行。  关键词:爱 理解 尊重 信任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期刊
化学属于自然现象,本身与社会、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既可以使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谈谈笔者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迁移理论”告诉我们,为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要善于将知识迁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