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和学的完美统一。一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参与,是失败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是很难成功的。教学的核心是“学”,“教”是要通过学生的学来达到目的的。衡量一节课教得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学”的效果。如果把“教”视为为外因,那么“学”就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然导入
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似乎都知道导入的重要性,但真正在这方面下工夫的不多,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好的导入,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千篇一律。有的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比如,上《赵州桥》一课,事先可以搜集有关桥梁坍塌的实例,探究坍塌的原因,自然过度到设计的重要性,联系到赵州桥的巧妙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有的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比如,上《松鼠》这篇说明文,可由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出说明的对象。有的需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及心路历程,比如上杜甫的诗篇,知道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了解杜甫政治上的失意,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了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对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有好处,有些诗歌在了解这些后,学生只要读几遍就能理解。有的可以通过解题的方式,比如,上《拿来主义》,可从“拿来”和“送来”、“送去”的比较,让学生理解“拿来”的含义;可从“主义”是一种思想观点入手,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准备。总之,导入要根据所上的课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设置情境
设置情境就是要营造便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有置身其内的感觉。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此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设置情境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有的老师只重视导入时的情境设置,而忽视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教师应使情境的设置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要处处设置情境,以此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积极性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情境设置的方法很多,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实际,结合所授的课文内容。比如,可以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可以借助图画,从直观形象上予以激发,带领学生置身其境;亦可以通过话语描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等等。例如,教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开始为了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播放歌曲《妈妈的吻》,而到了后来,提醒学生,要理解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奉献自己的爱心时,则可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诗歌的朗读教学中,适当的音乐配合,效果不言而喻。欢快时或悲伤时,相配的音乐,亦可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宣泄。教授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不可能都能到达建筑物所在的地方,但如果能在课堂上挂上该建筑物的有关图片,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很好。例如教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塞宫》等。更多的课文内容,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比如教授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可以设置这样的语言情境,“假如我要大家以‘我的老师’为题来作文的话,你打算怎样来写?”让学生各自发表看法,然后将其与课文所写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巍巍选材的艺术和表达的意图。教授杜甫诗《登高》,为了理解诗歌的主旨,我们不妨可以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假如你现在年岁已高,功业未成,政治失意,贫穷孤独;国家时局动荡,百姓灾难深重,在重阳时节,登高远眺,面对眼前悲凉的秋景,你的感觉如何?”这样的情境定能加深学生对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主题的理解。
三、预设问题
要使学生始终处在思维活跃的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预设问题必不可少。我们不少教师都在这样做。但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置问题要巧。切不可随意,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寻找适当的时机,运用简洁的语言。要暗示问题的指向性,预埋学生思考探索的脉络和线索,使学生在充分发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找到较为准确的答案。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叙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目的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父亲为子女买橘子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事,几乎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发生过,但朱自清父亲为其买橘子为什么如此感人呢?”学生于是会结合当时的背景、父亲的动作作出较为准确的回答。其次,设置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我们要明确设置问题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每个问题都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者要多问问自己设置本题的意图。这方面我不想多谈。我想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将问题落到实处,往往不了了之。我认为,提出问题才是教授某一知识点的开始,接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那便是讨论订正。最好是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者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教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预设答案。让学生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答题,了解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在这“活动”的过程中,将问题得到解决,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每一个问题解决过后,小结和感悟必不可少。当然,这里的小结感悟既包括学生的,亦包括教师的。教者要及时让学生谈问题解决后的感想或收获,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通过小结感悟,明确教学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把今后的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第三中学)
一、自然导入
我们绝大多数教师似乎都知道导入的重要性,但真正在这方面下工夫的不多,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好的导入,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千篇一律。有的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比如,上《赵州桥》一课,事先可以搜集有关桥梁坍塌的实例,探究坍塌的原因,自然过度到设计的重要性,联系到赵州桥的巧妙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有的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比如,上《松鼠》这篇说明文,可由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出说明的对象。有的需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及心路历程,比如上杜甫的诗篇,知道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了解杜甫政治上的失意,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了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对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有好处,有些诗歌在了解这些后,学生只要读几遍就能理解。有的可以通过解题的方式,比如,上《拿来主义》,可从“拿来”和“送来”、“送去”的比较,让学生理解“拿来”的含义;可从“主义”是一种思想观点入手,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做准备。总之,导入要根据所上的课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设置情境
设置情境就是要营造便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有置身其内的感觉。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此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设置情境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有的老师只重视导入时的情境设置,而忽视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教师应使情境的设置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要处处设置情境,以此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积极性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情境设置的方法很多,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实际,结合所授的课文内容。比如,可以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可以借助图画,从直观形象上予以激发,带领学生置身其境;亦可以通过话语描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等等。例如,教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开始为了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播放歌曲《妈妈的吻》,而到了后来,提醒学生,要理解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奉献自己的爱心时,则可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诗歌的朗读教学中,适当的音乐配合,效果不言而喻。欢快时或悲伤时,相配的音乐,亦可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宣泄。教授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们不可能都能到达建筑物所在的地方,但如果能在课堂上挂上该建筑物的有关图片,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很好。例如教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塞宫》等。更多的课文内容,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比如教授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可以设置这样的语言情境,“假如我要大家以‘我的老师’为题来作文的话,你打算怎样来写?”让学生各自发表看法,然后将其与课文所写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巍巍选材的艺术和表达的意图。教授杜甫诗《登高》,为了理解诗歌的主旨,我们不妨可以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假如你现在年岁已高,功业未成,政治失意,贫穷孤独;国家时局动荡,百姓灾难深重,在重阳时节,登高远眺,面对眼前悲凉的秋景,你的感觉如何?”这样的情境定能加深学生对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主题的理解。
三、预设问题
要使学生始终处在思维活跃的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预设问题必不可少。我们不少教师都在这样做。但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置问题要巧。切不可随意,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寻找适当的时机,运用简洁的语言。要暗示问题的指向性,预埋学生思考探索的脉络和线索,使学生在充分发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找到较为准确的答案。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叙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目的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父亲为子女买橘子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事,几乎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发生过,但朱自清父亲为其买橘子为什么如此感人呢?”学生于是会结合当时的背景、父亲的动作作出较为准确的回答。其次,设置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我们要明确设置问题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每个问题都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者要多问问自己设置本题的意图。这方面我不想多谈。我想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将问题落到实处,往往不了了之。我认为,提出问题才是教授某一知识点的开始,接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那便是讨论订正。最好是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者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教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预设答案。让学生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答题,了解自己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在这“活动”的过程中,将问题得到解决,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每一个问题解决过后,小结和感悟必不可少。当然,这里的小结感悟既包括学生的,亦包括教师的。教者要及时让学生谈问题解决后的感想或收获,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通过小结感悟,明确教学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把今后的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