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欹器的形制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ganle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每件器物的从其产生之初至今都历经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本文尝试以儒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为背景,立足欹器形制演变,结合其使用方法与其变化的演变关系,进而理解形制变化的规律,印证器物造型的原理,即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希望能对今天器皿设计有所启迪。
  关键词 欹器 演变 功能
  
  一、引言
  欹器又名“卮”、“宥卮”或“侑卮”,是先秦时的一种劝戒之器。“三皇五帝有观戒之器‘侑卮’(《文子·守弱》)”。孔子曾在鲁桓公庙见到过欹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其后,他又让学生注水十六一下,果真如此。孔子:“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欹器慢慢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被放置于座右,并开始于当时处事为政的哲学思想相联系,以劝勉自己。
  “周庙欹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座。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晋书·杜预传》)据说,欹器在先秦时候已经绝迹。后来,历代仿制成功者很少。“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永明中,竟陵王子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南史》卷七十二《祖冲之传》)杜预曾多次仿制欹器未能成功,看来欹器的制造是存在难度的。
  二、欹器的产生和形制特点
  对于欹器的产生学者有着仁者见仁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瓶就是欹器。也有人认为,尖底瓶“这种精巧的生活用具,正是我国古代庙堂之器----欹器的原型。”据《辞海》载:欹器原是灌溉用的汲水陶罐,其系绳的罐耳,位于罐腹靠下的部位。罐空时其重心位于罐耳以上,用绳悬挂或提起时,罐身倾斜,便于打水;到了半满时,由于重心下降到罐耳以上,很易倾覆。这种汲水陶罐略加改型,便是“欹器”。
  欹器最典型的特点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欹器最初的用途尚且存在争论,但是可以推断最早欹器是做汲水和灌溉之用。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加之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恰巧迎合统治者的思想,渐渐失去其使用功能演变成居庙堂之高,警示世人的礼器。
  三、 从欹器的形制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欹器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到中国儒家思想和审美标准的影响。
  (一)最早的灌溉用具
   欹器是古代一种巧器。人类在未发明农业之前,仍是“缘水而居,不耕不稼。”从“焚林而天”以后,人们依然“靠天吃饭”,对于自然灾害素手无策。知道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了水与农作物的关系,于是,每逢干旱时,人们便从河里背水进行灌溉。用欹器灌溉确实反映了原始人的聪明才智。它具有以下几点优越性:第一,人们利用陶瓶装水后的重力来做功,使其灌溉十分轻便。灌溉是,只要用手拎瓶绳,陶瓶即可倾覆,达到浇地的目的。第二,尖底瓶因其口小,不仅浇得准,且出水慢,可以边走边浇,可浇6-7米长的一段路,陶瓶可自动倾翻,颇为省力。
  (二)神秘的葬具和明器
   仰韶文化时期,人们除用尖底瓶作为随葬品外,还专门烧制一些小型的尖底瓶作为明器放在墓室中。临潼姜寨等遗址就出土了一些小型尖底瓶。他们似乎并没有使用价值,仅仅是作为明器而已。当然作为明器的尖底瓶(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它除了被人们用作水器外,还被用于农业灌溉或充当酒器,有的则用作随葬品和明器,有的被用作葬具,形制各有不同。
  (三)居庙堂之高的礼器
  原始人利用欹器的重心原理做功,或灌溉农田,或 酿制饮料,可能只是考虑到实用和方便,并没有作为座右铭。而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被阶级社会所利用,也是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物。
  作为礼器的欹器,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不再仅限于陶,而出现了青铜等金属材质,而且制作相当精美,有些并有铭文。
  综上所诉,从欹器不同的形制变化得出结论:
  (一)使用功能决定器物的造型和材质。围绕设计就是为人们的食衣住行服务的,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不同的形制。
  (二)使用功能上任何细微的思考都导致新功能形态出现的一条途径。功能决定形式,新功能产生新形式。
  四、小结
  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特纳告诉我们的,美国社会制度并非在东部十三州预先制定好了,然后原封不动的像西部延伸,而是在延伸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建立,没有这个空间过程,就没有美国。也就是说空间区域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对一个社会的塑造过程,这一过程也包括着对空间中的人文景观的塑造和变迁。
  以欹器的形制变化为例,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中的形式和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器物创造的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过程,它受到国内政治、文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时刻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亟需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知识,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教学与心理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变式、联想与可逆联想在小学数
期刊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电化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电化教学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实现精讲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等。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有度地运用电化教学,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 电化教学 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    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来
期刊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既有消极作用,也包含有许多积极作用,教师应辩证地看待,正确认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和价值。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其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源泉。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能思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如何正确地引导逆反心理向创造性思维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呢?  一、尊重、理解、信任中学生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好奇引起兴趣,兴趣引起爱好,这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导入新课时,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新课的开始就产生了兴
期刊
摘 要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正处于建设与发展的初始阶段,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其办学的好坏,关系到其整体竞争力的高低,其正处于树信誉、谋发展、创品牌的关键时期,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关系到其自身能否发展壮大,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风建设 独立学院 对策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
期刊
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铁路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迫切要求相关培训单位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只有紧跟不断前进中铁路发展,铁路培训教育才会有生命力。本文结合近两年来铁路培训办班情况,对新形势下铁路培训工作的发展做一个探讨。  一、新形势下铁路培训发展趋势  从近两年办班情况看,铁路培训工作在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理论武装、党性锻炼的同时,坚
期刊
摘 要 当前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水资源破严重,农民利用循环经济意识不强,黑土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水平不足,政府投资不足。打造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循环经济意识改土培肥地力开发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增强政府财政补贴。  关键词 黑龙江 农业循环经济 对策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加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思品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目标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丰富和延伸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思品课教学 整合 有效    多媒体网络改变了世界,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
期刊
近几年,国家对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和高中化学课本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一改革对课任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适应困难的现象。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其原因一般有:  1.初高中课程标准、大纲等要求不同,存在很多根本上的问题。  初中教材过于注重将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整体理论体系;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