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9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观察; 体验; 以人为本; 数感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学会“数学地”思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体验生活,形成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将会寸步难行,而“数感”更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数感。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在认识大数目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体验。让学生说出见到的比较大的数的情境,估计一个操场大约有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相,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有50个人,30个班是一所学校,一万人是多少个班?是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致终都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数感。
  三、以人为本,增强数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 從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一本书9元,全班52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 = 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2 = 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50 = 450,肯定比45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解决问题,提升数感
  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提升。例如拓展练习可以这样设计:“鸡和兔共21只,它们的脚共60只,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其中一位学生猜测的答案是:“鸡16只,兔5只,16+5=21(只)”。这时。教师先不急于作出正面回答,而是给学生设疑:这个答案正确吗?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很快发现脚的总只数少了8只。显而易见结果是错误的。学生的计算经常会出现某班学生人数是52.6人,某家电视机有1.5台……这样的案例很多,只要学生稍加质疑、反思,就能判断正确与否。经常设计这样的练习,学生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学生的数感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上,我们创新提出了“引导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始终把学生的成功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狠抓课堂教学这一学生成长的主阵地,竭力创建情趣交融、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运用“高铁”理念和心理内化理论,精心打造素质教育发展的“高速列车”,从而实现学生素质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成功教育;素质发展;高速列车;专业成长;师生共赢     在全面提
期刊
摘要:“问题意识”的树立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老师引导不够,造成学生“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革新,努力创造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条件、氛围,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 老师; 学生     有的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
期刊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在英语交际中也无法真正做到“言为心声”。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掌握,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实践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的审美要求日益强烈,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这对人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人的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规定。因此,按美的规律塑造人,按美的规律教育人,已成为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美育成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丰富的美育因素,特别是属于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更是要充分利用这些美育因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美育教学。这样
期刊
摘要: 本文作者在美国、加拿大担任访问学者和汉语教师期间,对两国ESL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基本模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就此产生了一些感想。本文提出,美加两国ESL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对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ESL; 美加两国ESL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发展; 启示  The Implications of Canadian and A
期刊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分析,指出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占有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 科学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的总结和探索得出的。实验既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实验做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创设丰富的写作体裁题材,通过佳句佳篇欣赏,模仿性创作,语境化创作,个性化创作等途径来实施学生的创造性写作,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推动学生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创造性; 写作; 评价     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和情感,叙述事情,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写出各种体裁的应用文(信函、通知、申请书
期刊
教学反思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为动力,强调“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过程。学会反思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实践证明,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进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课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听与说的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语感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和表达思想。如何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教师所面临的首先是自我挑战。要想实现课改目标,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自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开放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
期刊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內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