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前)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我科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的评价、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血尿NGAL、尿RBP检测的价值及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72例HSPN患儿作为观察组,均予以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根据用药量不同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对象。利用双盲法分为各52例的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负面心理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以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某院接受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集病例数220例,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12例,对照组10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给予对照组患者酶联免疫发进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检出率、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检出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继而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基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的分层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TRF、PA和ALB方面,两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吞咽功能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67%)比对照组(7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巴曲酶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巴曲酶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和对照组(巴曲酶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7.78%vs.82.22%,χ2=4.444)以及治疗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9.58±4.28)分vs.(72.40±5.31)分,t=4.096]高于对照组(P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并探究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病例,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生化指标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并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各项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在诊断方式中,病理组织学检查诊出率70.0%、超声检查诊出率68.0%、MRI检查诊出率64.0%、CT检查诊出率60.0%均高于生化指标检查诊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0例参与本次试验,按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n=40)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护理前后FEV1值均明显上升,且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显著(P<0.05)。
目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成效。方法选取2019年1~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9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进行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60±2.70)d,对照组则为(13.30±3.50)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改变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内科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脑梗死45例)、对照组(脑出血45例),进行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具体异常分布情况(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治疗后2周,统计疾病发展情况,分析不良预后情况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7.78%,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总发生率分别为15
目的探究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8例在抚顺中医院接收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